天天看点

基于Sbo之上的零售企业销售成本利润分析的技术实现

这段时间很少在博客发表意见,忙于设计两个功能模块,一个是为商业企业特别是零售行业的结算部门开发的销售成本与利润分析,另一个是为生产企业设计的基于Sbo的生产排程管理。前者已经完成并且交付使用单位生产试用,后者基本进入了开发测试阶段,有望在本周内完成内部测试版本。

商业企业的结算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同经销商、代销单位的结算,另一方面就是同供应商的结算。本文说说怎样完成商业企业结算部门用于同供应商结算的销售成本和利润分析管理软件的。

软件主要包括三部分构成:供应商优惠政策与二次优惠政策;销售返利补差;成本计算与利润分析。

1、供应商优惠政策

供应商不管是经销还是代销,为了激励商业企业的销售,通常会给这些经营企业一些优惠政策,这种种政策是常态的持久的,但也可是动态的变化的。言其常态持久,意味着供应商尽管每个月的优惠政策可能都不一样,但是总是会提供优惠政策的,并且优惠政策的框架体系往往是不经常改变的;言其动态变化的,因为出于产品季节因素、新品因素等原因,一种优惠政策不会一成不变,为了推陈出新快速流通,一个供应商特别是一个厂家的优惠政策总是随着不同的季节和环境变化而变化。

1.1 常态性优惠政策

供应商的优惠政策虽然属于常态规则,但是每个供应商给与的优惠政策又是各不相同的,即使同一个品牌的产品,不同的供应商提供的结算方式--对应的优惠方式也是各不相同的。比如海尔将其某种产品线的产品按照供价进行分段,不同供货价的商品其优惠的比例也不同。

经销和代销的结算方式也不相同,经销往往是先定好供价,然后按照供价进行折扣优惠或者返现优惠;而代销往往签订代销协议之后,根据销售的最终价格进行结算。

结合使用单位的实际情况,我们将制约优惠政策的条件归纳为:供应商、商品品类、品牌、货品(DVD、VCD、1.5P空调、3P空调)、结算机型(常规机、特价机、工程机、演示机等)、供价范围等,当然也完全可能针对某个蛋品进行优惠。而优惠方式包括返现--销售一台,返现金N元;返点--返点包括按供价返点、均价返点和销售价返点。

实现方式如下图:

基于Sbo之上的零售企业销售成本利润分析的技术实现

1.2 二次优惠:折上折促销政策

二次优惠是建立在长期的优惠政策的基础上的一种短期促销性优惠,尽管短期,却同常态性优惠政策一样,不同供应商提供的不同品牌、品类的商品,其优惠方式而不尽相同。制约着二次优惠政策的因素和结算方式,应该说通常态性优惠政策类似。如下图:

基于Sbo之上的零售企业销售成本利润分析的技术实现

2、销售返利补差

尽管说返利补差,但是处理的内容却不仅仅包括返利补差,还包括出于商业经营的需要而需要付出的物流、挂账、文宣等与供应商的往来费用。这些费用往往是阶段性的,一次性、无法分摊到不同单品之上的返补或者费用。

返利补差费用作为利润分析中的一块重要内容,应该在软件中纳入管理。如下图:

基于Sbo之上的零售企业销售成本利润分析的技术实现

3、成本与利润分析

有了上述的优惠政策和返利补差记录,每个月的销售成本和利润分析就容易多了。提供了两个功能来完成销售成本和利润分析:成本毛利生成与调整、成本毛利分析。

1、成本毛利生成:在上述的政策前提下,生成每个每个月的企业销售成本与利润明细,并提供可维护界面,对可能错误的成本基数和制约因素进行维护,然后生成政策之下的成本利润清单。

基于Sbo之上的零售企业销售成本利润分析的技术实现

2、成本毛利分析:成本毛利形成了,提供多种方式对成本利润数据进行查询、统计、汇总和分析。如下图:

基于Sbo之上的零售企业销售成本利润分析的技术实现

图二:

基于Sbo之上的零售企业销售成本利润分析的技术实现

本文转自foresun  51CTO博客,原文链接:http://blog.51cto.com/foresun/51281,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