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论语93:总有一种渠道,可以打破壁垒促成越级

论语93:总有一种渠道,可以打破壁垒促成越级

一个人的出身重不重要?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一生影响很大很大。

有一部纪录片《人生七年》,英文名字叫《7up》,大家有时间可以去看看。这部纪录片最伟大之处在于,从 1964 年开始记录14个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7个孩子,而且每隔七年就跟踪拍一次,已经拍到了孩子们63岁。

厉害吧!从7岁拍到63岁,整整拍了9个系列,跨度63年。英国人这方面不服不行,就是一个长期主义,他们就是想实际上看看,社会阶层和出身、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我全部系列都看过了,真是冒了一身冷汗,社会阶层是几乎固化的,少有人能突破越级。社会资源真的讲究门当户对,即便是通过革命的方式完成利益再分配,能够改变阶层的人数也是极少的。

在当今中国还好一些,教育相对公平,但相对来说是公平的,全国各地的教育水平差距太大了,出身、颜值、教育、职业、婚姻、人生境遇,就靠这几样去改变了。

子谓仲弓曰 :“ 犁牛之子骍且角 ,虽欲勿用 ,山川其舍诸?”仲弓就是冉雍了,开篇我们就讲过孔子对冉雍评价很高,说他可使南面。冉雍出身不好、很自卑,孔子这里在鼓励和安慰冉雍。

犁牛,是用来种地的牛,是牛的品质等级里最差的,长得不好看、杂毛;这里暗指冉雍的父母出身。骍,浑身通红、没有杂毛;角,牛剑饱满、弧度优美、左右对称。犁牛之子骍且角,是说一头杂毛耕牛生了一只小牛犊,这只牛犊等级很高,超凡脱俗。

虽欲勿用,虽然在祭祀大礼时不太想当做祭品。古代,不是什么牛都可以当祭品的,那是给天地、给神灵、给祖宗享用的,必定是最好的。

犁牛之子虽然好看、等级高,但因为出身的原因,不一定能祭祀用。你看,这里就有个等级的问题,根正苗红很关键,否则重要岗位不一定用你。

虽然这样,山川其舍诸?这么好的品相,神灵怎么能看不到,放得下呢?一定会有用武之地的。孔子安慰冉雍,虽然你出身不咋地,但只要你自己是个人才,迟早会出人头地的。

我们回头讲圈层,为什么出身很重要?因为资源这东西,从来讲究价值对等、门当户对。

前几天看了一篇文章,讲富人圈层与漂亮女人的事儿。说,漂亮女人如果仅凭颜值想打入富人阶层,最后站稳脚跟,几乎是不可能的,不过是混混而已,沦为牺牲品。因为富人要真正谈婚论嫁时,考虑的不仅是颜值,更重要的首先是出身,就是两个家族联姻带来的资源整合放在第一位。

出身好的女人,永远比犁牛之女绝对优先被考虑。如果没有好的家庭出身,居于第二位的就是教育水平,一个受过国家教育,拥有世界名校高学位的漂亮女人是其次的选择。排在第三位的是女人的名望声誉,出身贫寒,也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但只要有名有才有德也可以考虑。毕竟有了钱,教育镀金这件事很简单。

第三条路是很多明星走的,最后才是仅仅颜值高的漂亮女人。没有好出身、没有好教育、也没有名气,要想立足富人圈是很难的。这里讲了出身的重要性,也就是圈子。

前天看了俞敏洪对王中军的采访,王中军是光线传媒老板。俞敏洪问他,合作都是怎么达成的?王中军说,大多数都是在饭桌酒局上达成的。演员、导演、编剧都是熟人,一起吃饭聊天,碰到一个好剧本,脑子里都是自己熟悉的演员,就好像那些剧本都是给圈子里的人量身定做的。

这很正常,因为人总是优先与自己熟悉的人合作,圈外的人信任成本巨大,必须有圈里的人带路才能走进去。

贾玲今年过年火了,看看她的成长经历,也算是犁牛之女了。如果没有师傅冯巩,也不会有今天。郭德纲如果不拜在侯跃文名下,也不会有今天的地位。

一个人有才华很重要,人脉更重要。艺术是什么?本质上就是艺术圈。不进艺术圈,你的作品再牛也无人问津,顶多自娱自乐;进了圈,你的作品就能登堂入室、被人膜拜。这就是残酷的现实。

话说我们做保险的挺难的,子女们的未来只能靠教育这条路了,大多数也跑不出保险圈,变成保二代三代,因为资源名声都在这个圈里。孩子们要去其他圈里难度很大,需要非常好的教育完成越级,而这教育背后都是钱。

说教育靠好老师,但社会认的是教育品牌与名声。山野之中也会有好老师,但远没有大都市里的名师对学生影响大。也就是说,你们跟我学再多,也充其量有所得,对你们的包装是没什么用处的,还不如去拜樊登更直接有效,这就是现实。

对于这个社会的圈层认知、板结化认知越清晰,越要知道发愤图强的重要性。为了自己,更为了儿女的未来。人,就是一代代上台阶、跑接力。我们比父母有文化有钱,我们的儿女比我们受的教育更好、思想更先进、机会更多。

犁牛之子的命运不是不能改变,但也绝对不是坐享其成那种。远没有官二代、富二代那样轻松。他们其实更不容易,普通人安于现状反倒更容易。

今天的课,是孔子安慰冉雍,也是激励他奋发图强。看似简单的一句犁牛之子,其实是很有深意的,抓住机会好好奋斗吧!

我们都是犁牛的子女,给我们的出路本就没有多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