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西北三马众人皆知,云南也有“三马”,那他们都是谁?结局如何?

西北三马众人皆知,他们分别是马步芳、马鸿逵和马鸿宾。他们在民国时期的西北地区都是响当当的人物。

民国时期,在云南也有“三马”,却鲜有人知,但他们当时在云南可还是有脸有面的人物,今天龙叔就和大家来说说他们都是谁?结局如何?

西北三马众人皆知,云南也有“三马”,那他们都是谁?结局如何?

云南“三马”都是云南省洱源县人,这“三马”都出自同一个家庭,父亲是清同治丁卯科举人,他叫马金墀,曾被清政府授予云南省蒙自县教喻,并任书院主讲兼考试校阅院士,被誉为“滇南名士”。

马金墀先生虽是一介文士,但他的三个儿子都先后步入军界。

所谓时势造英雄,他这三个儿子,有的刚刚赶上了重九起义,有的参加了讨伐袁世凯的护国战争,之后,他们都走上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场,功勋卓著,成为云南一门三将的“三马”。

这“三马”分别是:

他的大儿子叫马鉁。

西北三马众人皆知,云南也有“三马”,那他们都是谁?结局如何?

马鉁,1886年生,云南陆军讲武堂毕业,蔡锷将军兴师讨袁时他已经是担任了滇军的团长,昆明市成立后担任市长,先后任云南陆军宪兵司令部司令,讨逆军第十路总指挥部参谋长,云南全省团务督练处副处长、处长等职。抗战开始后,马鉁任昆昭管师区司令、云南军管区中将副司令,为出滇抗战训练士兵、补充兵员出力。解放战争时期,马鉁接受卢汉的旨意,表面上应付一下老蒋,暗地里以各种借口拒绝送云南子弟出省打内战,避免了云南青壮年的巨大伤亡。1949年10月马鉁赴香港定居,1963年去世,享年77岁。

二儿子马锳。

西北三马众人皆知,云南也有“三马”,那他们都是谁?结局如何?

马锳,1893年生,就读武昌师范大学时弃学从军,后入云南讲武堂,他先后任三十八军第二师参谋长、第九十九师参谋长、第十路军总挥部参谋处少将处长、滇越铁路军警总局局长等职。抗战全面爆发后,马锳随第六十军出滇奔赴抗日前线,参加了台儿庄会战、武汉会战、南昌会战和长沙会战,先后任第六十军军部少将参谋处长、第一集团军总司令部中将参谋长等职。抗战胜利后,马锳先后任云南警备总司令部参谋长、云南绥靖公署副主任、代理主任。1949年随卢汉起义,但后来又被作为战犯进入改造所改造,1961年12月25日获特赦。1975年12月25日去世,终年82岁,后恢复他起义人员的名誉。

三儿子马崟。

西北三马众人皆知,云南也有“三马”,那他们都是谁?结局如何?

马崟,1899年生,云南讲武堂毕业,曾任孙中山大元帅府侍卫长。历任上校团长、少将参军等职。抗战全面爆发后,任五十八军十一师副师长,在参加武汉会战之崇阳战役时,因各种原因而导致战败,马崟被撤职查办,改任第五十八军新兵处处长。后来他又多次上书老蒋,要求戴罪立功,但终不给机会,后便心灰意冷,淡出军界,以经营手工业为生。1979年去世,享年80岁。

云南“三马”虽然没有西北“三马”那样的名声显赫,但云南“三马”在人民的心目中显然要比西北“三马”高出很多,主要原因是他们都走上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场,而且功勋卓著。

更多精彩文章:

他是滇军抗日将领,47年组织反蒋队伍遭围剿,后来怎么样了?

他是傅作义帐下师长,在傅将军未作起义决定前已决心起义,后来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