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抗战胜利后杜月笙重返上海滩,发现家中丢失一物,矛头直指蒋介石

一九三七年上海沦陷之前,

杜月笙举家避居香港。临行时将一张“红帖”锁在保险柜里,

派了一名黄姓管家看守。

抗战结束时回来一看,别的物什都在,唯独少了保险柜中这张“红帖”。

这张“红帖”,本是蒋介石未发迹前,向青帮递的门生帖子,上书“弟子蒋志清拜XXX为师”。

蒋氏发迹之后,杜月笙一直没找到机会将它送还。

现在它不翼而飞,显然是蒋介石本人手笔。

抗战胜利后杜月笙重返上海滩,发现家中丢失一物,矛头直指蒋介石

拿走“红帖”之后,蒋介石又接着干了几桩让杜月笙心寒的事儿。先是不与杜月笙商量,任命别人当了上海的市长。跟着,蒋经国又抓了杜月笙的儿子杜维屏。杜月笙最后交了大笔罚款,赎出了杜维屏。后来杜月笙全家都去了香港,不管蒋介石怎么叫都不肯去台湾。当然,杜月笙也不敢回大陆。

闲来无事时,杜月笙经常回想当年。因为那张“红帖”,他违背帮规,替蒋介石暗算了我党的汪寿华,把自己最后回大陆的路也给断绝了。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事读书人!杜月笙讲义气,人家却不跟他讲恩情。

于是杜月笙叹着气对儿孙们说:我们就是夜壶,没有利用价值了,他就往旁边一甩,再也不理我们这些夜壶了!

一、蒋介石与青帮的渊源

蒋介石出生在浙江奉化溪口,八岁丧父,由寡母带大。

1908年前后,蒋介石在日本留学期间,经同乡介绍认识了青帮大佬陈其美,并与之义结金兰。

抗战胜利后杜月笙重返上海滩,发现家中丢失一物,矛头直指蒋介石

后来,

陈其美奉孙中山之命回国,在上海利用“大”字辈身份(约等于当时青帮最高辈分)发动帮中上下闹革命,广结四方好友与精武门霍元甲,成为事实上的青帮坐堂。

1911年,在日本留学的

蒋介石接到陈其美电报回国。

在浙江招募奉化“栖凤帮渔民”120余人和其他闲散人员,于11月5日光复杭州。

再到后来,蒋介石帮陈其美,暗杀“光复会”领袖陶成章,两次东渡日本避险。

可以推测,

在民间,蒋介石更多的时候是以帮会中人身份联络下层人士起义,而不是以同盟会成员身份行走江湖。

但是在那个时候,蒋介石一直没有正式拜入青帮门下。

1915年,陈其美被袁世凯派人暗算,

同盟会失去了一个青帮重要联络人。

蒋介石想要调动青帮兄弟,必须得到青帮“合法身份”,于是他决定加入青帮。

民间一般认为,蒋介石当时拜入青帮黄金荣门下。可是杜月笙的孙子杜顺安却认为:

蒋介石拜的其实不是黄金荣,而是杜月笙。

抗战胜利后杜月笙重返上海滩,发现家中丢失一物,矛头直指蒋介石

因为黄金荣事实上一直不在青帮坐堂,并且在1924年之前,他都只是一个青帮“空子”,

假冒的青帮中人。而杜月笙在二十三岁时,已经成为青帮中重要头领。

黄金荣从始至终都没辞去他华界探长的职务,虽然他一直违规开堂收徒,但是正经的帮会中人,包括他的老婆林桂生,对他后来的一些做法也是不满意的。

青帮三大亨中,其实只有杜月笙一个是真正帮会坐堂。

他很早就拜陈世昌为师,是个有“字辈”的人。这一点,至少在1924年之前,还是比较重要的。只是到了后来,帮中就乱了辈分了。

二、青帮三大亨,只有杜月笙在坐堂

青帮本是一个清末发展起来的漕运帮会,后来把一些行规变成了帮规,组织一度比较严密。

黄金荣早年想要加入青帮,但是帮中人认为他不符合条件,没有同意。黄金荣不服气,于是对外谎称自己是青帮张镜湖的弟子,

在外广收门徒。

抗战胜利后杜月笙重返上海滩,发现家中丢失一物,矛头直指蒋介石

据说

当时青帮里有一个规矩,叫做“准充不准赖”。意思是你可以冒认是某人的门徒,但是你既然认了,将来那个人有事要指使你去做,你就不能赖掉。

张镜湖早就知道黄金荣冒充他的徒弟,一直不说。

后来张镜清有事,就叫人找黄金荣去办,黄金荣果然就办了,张镜湖就没有追究。

直到1924年前后,黄金荣才找机会去拜张镜湖为师,成为“通”字辈门徒。但是也有人说张以“树大根小”为由,拒绝他拜师。

三大亨中的

张啸林,入帮是“通”字辈身份,后来因为不守帮规,主动“脱帮”了。所谓青帮三大亨,真正一直在帮会坐堂的就是杜月笙一人而已。

杜月笙出身极其低微,他曾经二次进私塾读书,一共只上了六个月的学。因此他早期为人处世的经验,都是听忠义评书学来的。在帮会坐堂,曾经是他一生中最值得骄傲的事情。

抗战胜利后杜月笙重返上海滩,发现家中丢失一物,矛头直指蒋介石

蒋介石加入青帮的时候,象征性地向帮会堂口递了一张门生帖。

不管他实际上拜的是谁,

这一张帖只要是路过青帮的,八成都是递到青帮坐堂杜月笙的手上。

蒋介石本来没拿这事儿当真,杜月笙却直到最后才意识到:人家只是拿他当夜壶。蒋介石好歹是留过洋,办过报纸,能写豆腐块儿文章的人。怎么可能看得上文盲混混呢?杜月笙受到自身思想的局限,完全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杜月笙一生只想守着帮中的“规矩”,随便发一笔横财。当他接下了那张署名蒋志清的“红帖”时,心中想的是:兄弟以后就是自家人了啊!所以三大亨中,只有他坚定不移地站蒋介石这一边。

结语

杜月笙出生于社会最底层,因为生活逼迫,选择过刀口舔血的日子。发迹之后,他却一直学着文人的样子穿长衫。

那是因为他一直知道,没有人看得起文盲。

抗战胜利后杜月笙重返上海滩,发现家中丢失一物,矛头直指蒋介石

从前,

蒋介石没有发迹的时候,大家一起混江湖可是说是兄弟,但兄弟当了“皇帝”,还能是你兄弟吗?何况拜师这回事本来就是虚的,谈不上什么情分。是杜月笙自己没想明白。

杜月笙只是觉得蒋发迹之后,再收着“红帖”不合适,想找机会还给他,可没想到蒋介石却悄悄把它偷走了。

日本战败后杜月笙没有当上上海市长,但是他也没有去问蒋介石。

经过这件事他终于弄明白了:

自己是一个连报纸都看不太懂的“文盲”,蒋介石根本瞧不上。

后来,杜月笙就一直十分重视子女的教育。

劝告子女们不要走黑道,不要搞政治,让他们去学习经商。

他的八子三女,除最小的儿子死得早,别的都到美国留学,老三还考入了麻省理工大学。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