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rsync使用详解

介绍

rsync,remote synchronize顾名思意就知道它是一款实现远程同步功能的软件,它在同步文件的同时,可以保持原来文件的权限、时间、软硬链接等附加信息。 rsync是用 “rsync 算法”提供了一个客户机和远程文件服务器的文件同步的快速方法,而且可以通过ssh方式来传输文件,这样其保密性也非常好,还支持断点续传,数据可推也可以拉,而且是免费的.

  能更新整个目录和树和文件系统;

有选择性的保持文件夹和文件的符号链链、硬链接、文件属于、权限、设备以及时间等;

对于安装来说,无任何特殊权限要求;

对于多个文件来说,内部流水线减少文件等待的延时;

能用rsh、ssh 或直接端口做为传输入端口;

支持匿名rsync 同步文件,是理想的镜像工具;

安装

安装rsync相当简单,他几乎完全不依赖什么特殊库,所以你可以直接yum安装,编译也很简单,现在最新版是3.1.2.

虽然yum安装的版本稍旧,但是胜在简单,而且这个软件是用C写的,非常稳定.

<code># yum install -y rsync </code>

<code>Available Packages</code>

<code>rsync</code><code>.x86_64            3.0.6-12.el6                os</code>

源码包编译安装

<code>wget </code><code>"https://download.samba.org/pub/rsync/src/rsync-3.1.2.tar.gz"</code>

<code>tar</code> <code>xvf  </code><code>rsync</code><code>-3.1.2.</code><code>tar</code><code>.gz</code>

<code>cd</code> <code>rsync</code><code>--3.1.2</code>

<code>.</code><code>/configure</code> <code>--prefix=</code><code>/usr/local/</code>

<code>make</code> <code>&amp;&amp; </code><code>make</code> <code>install</code>

安装完成就会有命令rsync

配置与启动

rsync的主要有以下三个配置文件rsyncd.conf(主配置文件)、rsyncd.secrets(密码文件)、rsyncd.motd(rysnc服务器信息)

服务器配置文件rsyncd.conf,该文件默认不存在,请创建它,系统默认的配置文件路径是/etc下,假如你要集中管理,也是可以独立文件夹来存放,rsync允许这么干,启动的时候指定配置文件就可以了。

rsync分全局定义和模块定义,我们来细看配置文件要写些什么东西:

<code>vim rsyncd.conf</code>

全局定义

<code>#指定pid的文件路径,通常是存储进程的ID号,路径随意</code>

<code>pid </code><code>file</code> <code>= </code><code>/var/run/rsyncd</code><code>.pid</code>

<code>#指定运行端口,默认是873,您可以自己指定</code>

<code>port = 873</code>

<code>#指定服务器IP地址,一般在本机运行,不需要指定</code>

<code>address = 10.0.2.6</code>

<code>#指定用户和用户组来执行,默认是nobody. 默认情况可能遇到权限问题,有些文件从服务器上拉不下来,具体情况自己去定义.</code>

<code>uid = nobody</code>

<code>gid = nobdoy  </code>

<code>#用chroot,在传输文件之前,服务器守护程序在将chroot 到文件系统中的目录中,这样做的好处是可能保护系统被安装漏洞侵袭的可能。缺点是需要超级用户权限。另外对符号链接文件,将会排除在外。也就是说,你在 rsync服务器上,如果有符号链接,你在备份服务器上运行客户端的同步数据时,只会把符号链接名同步下来,并不会同步符号链接的内容,视乎情况可以设为no</code>

<code>use chroot = </code><code>yes</code> 

<code>#只读,禁止客户端上传文件到服务器上,还有write only选项,因为rsync可以拉数据,也可以推数据,相当灵活,具体自己安排.</code>

<code>read</code> <code>only = </code><code>yes</code> 

<code>#指定可用IP,可以是单个IP,也可以指定整个网段,全部写一起也行,能提高安全性。格式是ip 与ip之间、ip和网段之间、网段和网段之间要用空格隔开</code>

<code>hosts allow=192.168.1.0</code><code>/255</code><code>.255.255.0 10.0.2.0</code><code>/255</code><code>.255.255.0 10.104.42.14</code>

<code>#最大连接数,</code>

<code>max connections = 5 </code>

<code>#motd file 是定义服务器信息的,要自己写 rsyncd.motd 文件内容,可以不写,不影响运行,看个人喜好</code>

<code>motd </code><code>file</code> <code>= </code><code>/etc/rsyncd/rsyncd</code><code>.motd</code>

<code>#定义日志路径</code>

<code>log </code><code>file</code> <code>= </code><code>/var/log/rsync</code><code>.log</code>

<code>#定义锁路径,通常在出错后锁住进程不允许读写</code>

<code>lock </code><code>file</code> <code>= </code><code>/var/run/rsyncd</code><code>.lock</code>

<code>#超时时间,超过这个时间将会断开连接</code>

<code>timeout = 600</code>

<code>#是否记录传输日志,可不用</code>

<code>transfer logging = </code><code>yes</code>

<code>#日志格式化,可不用</code>

<code>log </code><code>format</code> <code>= %t %a %m %f %b</code>

2.模块定义

<code>#定义链接的名字,rsync将通过这个名字来确定同步那个文件夹</code>

<code>[erpsdk]</code>

<code>#指定需要同步的文件目录所在位置</code>

<code>path = </code><code>/data/htdocs/www/erp_sdk</code>

<code>#是否显示数据目录,默认是yes,从安全的角度出发,这里应该要no</code>

<code>list = no</code>

<code>#忽略IO错误</code>

<code>ignore errors</code>

<code>#排除不需要复制过去的或者被推送过来的文件夹名字,空格隔开</code>

<code>exclude = beinan/ samba/</code>

<code>#用来同步的用户,是必须在服务器上存在的用户</code>

<code>auth </code><code>users</code> <code>= backup</code>

<code>#指定密码文件的路径,其实文件后缀也不一定非.secrets不可,有不少朋友用的是.pass后缀</code>

<code>secrets </code><code>file</code> <code>= </code><code>/etc/rsyncd</code><code>.secrets</code>

最后说说,全局定义并不代表只能用在全局定义,也可以写进模块定义,细化权限,这个大家按需求来定义,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例子,仅供参考:

<code>gid = nobody</code>

<code>user chroot = no</code>

<code>max connections = 10</code>

<code>log </code><code>file</code> <code>= </code><code>/var/log/rsyncd</code><code>.log</code>

<code>path = </code><code>/data/htdocs/www/erp_sdk</code> 

<code>read</code> <code>only = no</code>

<code>write only = no</code>

<code>host allow = *</code>

<code>uid = root</code>

<code>gid = root</code>

<code>secrets </code><code>file</code> <code>= </code><code>/etc/rsyncd</code><code>.pass</code>

定义比较灵活,各位自己看看什么适合自己,其中host allow定义*是很危险的,而且read only还没看,各位自己衡量下.

最后来看看如何启动:

<code>#--daemon参数方式,是让rsync以服务器模式运行,--config用于指定rsyncd.conf的位置,如果在/etc下可以不写</code>

<code>/usr/bin/rsync</code> <code>--daemon  --config=</code><code>/etc/rsyncd</code><code>.conf</code>

看看端口有没有起来,起来了就成功了,非常简单.

使用

rsync有很多功能选项,下面就对介绍一下常用的选项:

  rsync的命令格式可以为:

1. rsync [OPTION]... SRC [SRC]... [USER@]HOST:DEST 

2. rsync [OPTION]... [USER@]HOST:SRC DEST 

3. rsync [OPTION]... SRC [SRC]... DEST 

4. rsync [OPTION]... [USER@]HOST::SRC [DEST] 

5. rsync [OPTION]... SRC [SRC]... [USER@]HOST::DEST 

6. rsync [OPTION]... rsync://[USER@]HOST[:PORT]/SRC [DEST]

  rsync有六种不同的工作模式:

  1. 拷贝本地文件;当SRC和DES路径信息都不包含有单个冒号":"分隔符时就启动这种工作模式。

2.使用一个远程shell程序(如rsh、ssh)来实现将本地机器的内容拷贝到远程机器。当DST路径地址包含单个冒号":"分隔符时启动该模式。

3.使用一个远程shell程序(如rsh、ssh)来实现将远程机器的内容拷贝到本地机器。当SRC地址路径包含单个冒号":"分隔符时启动该模式。

4. 从远程rsync服务器中拷贝文件到本地机。当SRC路径信息包含"::"分隔符时启动该模式。

5. 从本地机器拷贝文件到远程rsync服务器中。当DST路径信息包含"::"分隔符时启动该模式。

6. 列远程机的文件列表。这类似于rsync传输,不过只要在命令中省略掉本地机信息即可。

这么多字,我自己都不是很想看,而且解释确实有点抽象,先来看看参数说明,税后来举例一些语句怎么写.

参数说明:

-v, --verbose 详细模式输出 

-q, --quiet 精简输出模式 

-c, --checksum 打开校验开关,强制对文件传输进行校验 

-a, --archive 归档模式,表示以递归方式传输文件,并保持所有文件属性,等于-rlptgoD 

-r, --recursive 对子目录以递归模式处理 

-R, --relative 使用相对路径信息

-b, --backup 创建备份,也就是对于目的已经存在有同样的文件名时,将老的文件重新命名为~filename。可以使用--suffix选项来指定不同的备份文件前缀。 

--backup-dir 将备份文件(如~filename)存放在在目录下。 

-suffix=SUFFIX 定义备份文件前缀 

-u, --update 仅仅进行更新,也就是跳过所有已经存在于DST,并且文件时间晚于要备份的文件。(不覆盖更新的文件) 

-l, --links 保留软链结 

-L, --copy-links 想对待常规文件一样处理软链结 

--copy-unsafe-links 仅仅拷贝指向SRC路径目录树以外的链结 

--safe-links 忽略指向SRC路径目录树以外的链结 

-H, --hard-links 保留硬链结 

-p, --perms 保持文件权限 

-o, --owner 保持文件属主信息 

-g, --group 保持文件属组信息 

-D, --devices 保持设备文件信息 

-t, --times 保持文件时间信息 

-S, --sparse 对稀疏文件进行特殊处理以节省DST的空间 

-n, --dry-run现实哪些文件将被传输 

-W, --whole-file 拷贝文件,不进行增量检测 

-x, --one-file-system 不要跨越文件系统边界 

-B, --block-size=SIZE 检验算法使用的块尺寸,默认是700字节 

-e, --rsh=COMMAND 指定替代rsh的shell程序 

--rsync-path=PATH 指定远程服务器上的rsync命令所在路径信息 

-C, --cvs-exclude 使用和CVS一样的方法自动忽略文件,用来排除那些不希望传输的文件 

--existing 仅仅更新那些已经存在于DST的文件,而不备份那些新创建的文件 

--delete 删除那些DST中SRC没有的文件 

--delete-excluded 同样删除接收端那些被该选项指定排除的文件 

--delete-after 传输结束以后再删除 

--ignore-errors 及时出现IO错误也进行删除 

--max-delete=NUM 最多删除NUM个文件 

--partial 保留那些因故没有完全传输的文件,以是加快随后的再次传输 

--force 强制删除目录,即使不为空 

--numeric-ids 不将数字的用户和组ID匹配为用户名和组名 

--timeout=TIME IP超时时间,单位为秒 

-I, --ignore-times 不跳过那些有同样的时间和长度的文件 

--size-only 当决定是否要备份文件时,仅仅察看文件大小而不考虑文件时间 

--modify-window=NUM 决定文件是否时间相同时使用的时间戳窗口,默认为0 

-T --temp-dir=DIR 在DIR中创建临时文件 

--compare-dest=DIR 同样比较DIR中的文件来决定是否需要备份 

-P 等同于 --partial 

--progress 显示备份过程 

-z, --compress 对备份的文件在传输时进行压缩处理 

--exclude=PATTERN 指定排除不需要传输的文件模式 

--include=PATTERN 指定不排除而需要传输的文件模式 

--exclude-from=FILE 排除FILE中指定模式的文件 

--include-from=FILE 不排除FILE指定模式匹配的文件 

--version 打印版本信息 

--address 绑定到特定的地址 

--config=FILE 指定其他的配置文件,不使用默认的rsyncd.conf文件 

--port=PORT 指定其他的rsync服务端口 

--blocking-io 对远程shell使用阻塞IO 

-stats 给出某些文件的传输状态 

--progress 在传输时现实传输过程 

--log-format=FORMAT 指定日志文件格式 

--password-file=FILE 从FILE中得到密码 

--bwlimit=KBPS 限制I/O带宽,KBytes per second 

-h, --help 显示帮助信息

还有一些没完全列出来,有兴趣的可以另外再看,我后面也看看能不能补上吧,来直接看看例子:

下面是从服务器拉数据的语句

<code>rsync</code> <code>-avzr --delete --progress --exclude </code><code>"*.svn"</code> <code>--exclude </code><code>"config.php"</code> <code>--exclude </code><code>"index.php"</code> <code>--password-</code><code>file</code><code>=</code><code>/etc/rsyncd</code><code>.pfproduct [email protected]::erp_sdk </code><code>/data/htdocs/www/erp_sdk</code>

意思就是从服务器10.10.45.55上面把erp_sdk模块的文件夹拉到本地/data/htdocs/www/erp_sdk,忽略文件*.svn,config.php,index.php,如果有冲突的文件就删掉从新拉.

下面是推数据到服务器的语句

<code>rsync</code> <code>-avzr --delete --exclude </code><code>"*.svn"</code> <code>--exclude </code><code>"config.php"</code> <code>--exclude </code><code>"index.php"</code> <code>--password-</code><code>file</code><code>=</code><code>/etc/rsyncd</code><code>.pfproduct </code><code>/data/htdocs/www/erp_sdk</code> <code>[email protected]::erp_sdk</code>

眼尖的人已经发现,其实推或拉数据,取决于前后顺序,参数的解析其实和上面差不多的.

报错汇总

配置一:

ignore errors

说明:这个选项最好加上,否则再很多crontab的时候往往发生错误你也未可知,因为你不可能天天去看每时每刻去看log,不加上这个出现错误的几率相对会很高,因为任何大点的项目和系统,磁盘IO都是一个瓶颈

Rsync error: 

错误一: 

@ERROR: auth failed on module xxxxx 

rsync: connection unexpectedly closed (90 bytes read so far) 

rsync error: error in rsync protocol data stream (code 12) at io.c(150) 

说明:这是因为密码设置错了,无法登入成功,检查一下rsync.pwd,看客服是否匹配。还有服务器端没启动rsync 服务也会出现这种情况。

错误二: 

password file must not be other-accessible 

continuing without password file 

Password: 

说明:这是因为rsyncd.pwd rsyncd.sec的权限不对,应该设置为600。如:chmod 600 rsyncd.pwd

错误三: 

@ERROR: chroot failed 

rsync: connection unexpectedly closed (75 bytes read so far) 

说明:这是因为你在 rsync.conf 中设置的 path 路径不存在,要新建目录才能开启同步

错误四: 

rsync: failed to connect to 218.107.243.2: No route to host (113) 

rsync error: error in socket IO (code 10) at clientserver.c(104) [receiver=2.6.9] 

说明:防火墙问题导致,这个最好先彻底关闭防火墙,排错的基本法就是这样,无论是S还是C,还有ignore errors选项问题也会导致

错误五:

@ERROR: access denied to www from unknown (192.168.1.123)

rsync: connection unexpectedly closed (0 bytes received so far) [receiver]

rsync error: error in rsync protocol data stream (code 12) at io.c(359)

说明:此问题很明显,是配置选项host allow的问题,初学者喜欢一个允许段做成一个配置,然后模块又是同一个,致使导致

错误六:

rsync error: received SIGINT, SIGTERM, or SIGHUP (code 20) at rsync.c(244) [generator=2.6.9]

rsync error: received SIGUSR1 (code 19) at main.c(1182) [receiver=2.6.9]

说明:导致此问题多半是服务端服务没有被正常启动,到服务器上去查查服务是否有启动,然后查看下 /var/run/rsync.pid 文件是否存在,最干脆的方法是杀死已经启动了服务,然后再次启动服务或者让脚本加入系统启动服务级别然后shutdown -r now服务器

错误七:

rsync: read error: Connection reset by peer (104)

rsync error: error in rsync protocol data stream (code 12) at io.c(604) [sender=2.6.9]

说明:原数据目录里没有数据存在

     本文转自arthur376 51CTO博客,原文链接:http://blog.51cto.com/arthur376/1829677,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