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央与地方,集中与制衡,中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的变化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君权和相权,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强弱变化,经历了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消亡,而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的变化。

而我们现在就来探讨一下,中国古代是怎样不断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权力的呢,而这样做的背后,又有什么样的历史内涵呢?

中央与地方,集中与制衡,中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的变化

在西周到战国时期,主要实行分封制,那时候周王是全国地位最高的统治者,而王室成员或者是功臣等则通过领赏封地,成为诸侯,共同效忠周天子。

王都附近的土地给了基本由王室管辖,而另外的土地则分封给诸侯,通过这样,加强对诸侯和地方的控制。等到秦始皇一统六国之后,则实行郡县制,在全国设置了三十六郡。

而每个郡的最高长官,都是由中央直接任命的,州郡内的政治、经济等事务都统一由郡的长官负责,统一汇报中央,郡之下还设立了县、乡、里等组织有序,便于中央的统一集中管理。

中央与地方,集中与制衡,中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的变化

汉初,则主要继承了秦国对于地方的管理制度,但是在秦国的基础上,汉朝又增加了郡国并行的一种制度,郡国并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诸侯不断增长的势力。

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的稳定,缓和了激烈的社会矛盾,有利于促进国家的生产力的持续发展。郡同样是汉代最高一级的行政机构,但是无论是规模还是管理制度。

都比秦朝规范了许多,而诸侯王国,也拥有自己内部的行政权、司法权与军事权等,汉代的州也成为了行政区,层层制度,便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制。

中央与地方,集中与制衡,中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的变化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州、郡、县成为了最基本的地方行政体系,到了隋朝,州郡制度不断发展,甚至因为划分的过于细致,导致了冗官冗费的增加。

后来则又设置专门的机构管辖官员,官员每年都要接受考核,为了防止地方官笼络权力,形成割据势力。

隋朝还规定了官员的任职时间,而基层组织的设立,也使得中央对于地方人口的户籍、赋税等方面掌握更多,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控。

中央与地方,集中与制衡,中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的变化

到了唐代,州依旧发挥这巨大的作用,州和县,作为基本行政单位,对维系国家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唐代还出现了与州平级的行政单位,即府。

与州发挥的作用基本是相同的,但是有具体的分类,如都督府、都护府等,唐朝的县发展得更为全面,有六个等级,乡也氛围五个等级,乡里设有专门的邻长、保长等,基本与汉代的三老地位一样,监督乡里的日常,掌管教化,细化的设置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但是唐代的节度使,是掌管出巡任务的,但是由于权力过大,后期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对唐代的衰败具有重要影响。

中央与地方,集中与制衡,中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的变化

宋代,由于唐代的影响,宋代的统治阶级的地方行政的管理上进一步收权,重要的官员都由中央直接负责,还在知州和知县等设置了专门负责监督管理的通判。

加强中央对他们的管控。宋代的地方行政机构逐渐变多,除了州、府,还增设了路、军、监等,通过层层把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元代的行省制,对今天中国的影响非常大,区域划分上非常利于国家的统治,也一直流传到今天。

中央与地方,集中与制衡,中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的变化

而明清时期,除了加强对地方的管控,还加强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设置专门的行政机构。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中央的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在这样的制衡中,中国历史不断向前发展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