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抗日名将薛岳,本该受世人敬仰安享晚年,结果却贫困潦倒令人心酸

一位97岁的抗日悍将,因为拖欠房租被告上了法庭,随即当众在法庭上感慨:“我曾消灭10万日军。”

此事就发生在1993年8月21日,这场庭审在如今看来都是意义非凡的,因为庭内有抗日老将在表达自己的不满,庭外有上千位的台地区市民高喊抗议,看得出来庭审内的老人是他们心中的牵绊。

这个老人在法庭上高声感慨:“自己一生保家卫国,杀掉了10万日军,如今却遭到了自己人的审判。”

这位老人究竟为抗日立下了怎样的汗马功劳?法庭最终的宣判又是如何呢?

抗日名将薛岳,本该受世人敬仰安享晚年,结果却贫困潦倒令人心酸

这位老人名为薛岳,从名字就可以看得出来,他的父母希望他可以像岳飞一样精忠报国,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而他的一生也确实是这样度过的,丝毫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

薛岳在10岁的时候就去了军校里学习,当同龄人还在玩耍的时候,他就明白了国家的重要性。

在军校学习3年成功毕业后,薛岳进入了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军深造,在这两年期间,薛岳想要守护祖国的心情越发浓烈,终于他等到了可以一展拳脚的机会,参加革命军就是他理想的开始。

在成功加入革命军后,薛岳深知身上有非常重的担子,于是在之后的多次战役中,薛岳凭借自己出色的表现,成为了当时军中的大红人,于1924年7月得到了在老蒋麾下工作的机会。

当时的他因为实力超群受到了老蒋的重用,仅花了一年的时间就成为了副师长,此时的薛岳已经成为了大家心目中的能力佼佼者。

抗日名将薛岳,本该受世人敬仰安享晚年,结果却贫困潦倒令人心酸

在抗日战争爆发后,薛岳凭借自己的实力在淞沪会战中取得了大优势的胜利,之后的各种战役中更是屡战屡胜,让日军看到了薛岳的强大,毫不夸张的说,薛岳绝对是让日军闻风丧胆的存在。

之后在万家岭战役中,薛岳带领国民党军和日军的第106师团进行作战,这一战在外人眼里是胜算极小的一战,因为当时的日军装备优良,拥有非常先进的武器,但当时的薛岳根本不在乎,一心想要将日军歼灭,于是他运用了简单的包围圈战术,就对日军进行了反击。

一开始,很多人都不相信薛岳用如此简单的战术就能获胜,然而事实证明他们错了,此次战役最后以薛岳部队的胜利为结局,成功歼灭了1万多日军,同时还缴获了非常多的精良武器,为国民党的军火库送去了非常多的补给。

经此一战,日军彻底懵了,他们不敢相信我国竟然会有如此厉害的将领。

在之后的对战中,薛岳再次展现了自己的实力,用自己独创的天炉战术,一次又一次成功压制日军,让国民党士气大增,可以说当年的薛岳为后来的抗日胜利做出了非常突出的贡献,打下了非常好的根基。

抗日名将薛岳,本该受世人敬仰安享晚年,结果却贫困潦倒令人心酸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侵华日军总司令都惊叹薛岳的才能,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但就是这样一个厉害的存在,在晚年竟然连房租都交不起,着实让人唏嘘不已。

如今回想薛岳参加过的诸多战役中,长沙会战才是他的封神之战,当年薛岳凭借自己独创的天炉战术和日军硬碰硬,这次会战中直接造成了日军11.75万的伤亡,这对日军来说是毁灭性的一次重创。

但值得一提的是,这次会战在前期开展得并不顺利,甚至薛岳还被其他人劝诫要赶紧离开长沙,没必要继续在长沙这里死守,就连老蒋都想要撤离。

而众人之所以有这个想法,完全是因为长沙地处丘陵易攻难守,一旦有人打进来,那将极大可能会覆灭,所以为了减少人员损伤,众人都提议撤离。

但此时的薛岳却非常执拗,他坚决不愿意撤离,因为在薛岳看来长沙非常重要,是天下粮仓,一旦被日军抢夺,那对以后的抗战是十分不利的,他必须要为以后争取更多的胜算,所以长沙必须要保住,他也必须要留下来。

在面对众人的劝说时,薛岳依旧坚持自己的想法,他表示自己要和湘省共存亡,并立下了军令状,声称自己就在长沙打日军,如果最终失败了,自己会自杀以谢国家,赢了的话算自己抗命,到时候再枪毙自己也不迟。

正是因为薛岳的坚持,老蒋才同意他镇守长沙,而这次的长沙会战一共打了三次,次次都触目惊心,让日军畏惧。

抗日名将薛岳,本该受世人敬仰安享晚年,结果却贫困潦倒令人心酸

长沙会战发生在1939年的9月,当时为了快速占领长沙,日军司令竟然直接调集了10万部队,兵分三路向长沙出发,希望一举将长沙拿下。

此时的薛岳部队虽然有之前缴获的日军军火,但军事装备上依旧不敌日军,光是战斗机日军就有数百架、舰艇有300艘,而薛岳部队的条件和日军相比却有点差劲了。

但就算如此,薛岳却依旧迎难而上,再次使用了自己的天炉战术,将兵力分别埋伏在日军三支部队的必经之处,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不管他们哪支兵力进攻,等待他们的都是薛岳军队的包抄,用人海战术应对日军。

第一次长沙会战中,薛岳的部队和日军激战了将近20天,当时歼灭了4万多的日军,让薛岳部队士气大增。

同时,不服输的日军想要卷土重来,在1941年9月再次向长沙进攻,这次日军不再像上次一样试探,直接集中了15万兵力强势进攻长沙,但这次日军依旧吃了败绩。

1941年12月,时隔三个月,第三次会战开始了,当时日军偷袭了美国的珍珠港军事基地,太平洋战争就此爆发,此时的日军想要趁此机会拿下长沙,派出了高于薛岳部队2倍多的军力,看得出来这次日军势在必得,但让大家没有想到的是,这次依旧是薛岳胜了,日军死伤惨重被迫撤离。

抗日名将薛岳,本该受世人敬仰安享晚年,结果却贫困潦倒令人心酸

总的来看,日军虽然装备精良,但却依旧输给了坚持不懈的薛岳,在薛岳的强势防守之下,不仅成功守住了长沙,还消灭了敌方11万人,如此佳绩怎么能不令人惊叹。

所以在经过这三次的长沙会战后,日军怂了,他们很多年都不敢进攻长沙,只要薛岳在长沙,他们就躲得远远地,自此薛岳“长沙之虎”的称号就出现了。

当然了,能带领部队屡战屡胜的薛岳,自身实力自然也是非常强悍的,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他,那就是骁勇善战。

然而让人意外的是,薛岳这样一个精兵悍将,在这之后却没能得到老蒋的信任和重用,有一次还差点把薛岳杀掉,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老蒋为何不喜欢薛岳呢?二人之间究竟有何恩怨?

抗日名将薛岳,本该受世人敬仰安享晚年,结果却贫困潦倒令人心酸

其实老蒋不喜欢薛岳的原因,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点:第一点、薛岳屡次不听从老蒋的命令,和老蒋对着干,试问哪个领导会喜欢这样的手下呢?虽然有时候老蒋知道薛岳做得对,但这种当众违抗命令、驳他面子的行为,老蒋依旧看不惯。

第二点、因为薛岳曾有过向我党示好的思想,这是老蒋绝对不允许的,因为老蒋一直以来最想干的事情就是统一国共,成为最大的领导者。

为此,老蒋也是做出过不少努力,还曾试图拉拢美国和斯大林来帮助自己,但无奈最终都以失败告终,所以在得知薛岳有此思想后,老蒋早已大怒,根本不可能重用薛岳。

第三点、在1927年的时候,工人们武装起义,白崇禧命令薛岳去镇压工人们,不让他们搞出乱子来,没想到薛岳不仅没有镇压,反而还对这些工人进行了保护,这让老蒋震怒,立马将其免职。

结合以上三点原因,就算薛岳有再大的本事,老蒋依旧不会重用他。

抗日名将薛岳,本该受世人敬仰安享晚年,结果却贫困潦倒令人心酸

1928年,国民党内部军阀混乱,所有派系关系变得非常复杂多变,此时薛岳也找到了自己翻身的机会,起初被革职的薛岳先是来到了李继深身边,之后又去了张发奎的身边,但都没有什么大的起色。

也许是命运弄人,兜兜转转薛岳还是回到了老蒋的身边,但就算如此,老蒋依旧还是对薛岳疑心满满,到处刁难他,连职位都没有给他安排。

万般无奈之下,薛岳选择南下参加针对推翻老蒋领导的活动,毕竟不经重用心中必然会有芥蒂,但在后来抗日战争爆发后,薛岳还是抛开了之前的恩怨,回到了老蒋的部队当中,被老蒋立下了赫赫战功。

这一次,老蒋终于对薛岳另眼相看,想要征用他,于是就将其派去和华中野战军对抗,但没想到却遭到了我军的全部歼灭。

这让老蒋再次大怒,他认为薛岳的心一直向着我党,于是再次罢免了薛岳的职位,而这次薛岳被彻底打入了谷底,晚年生活过得也非常不尽人意。

抗日名将薛岳,本该受世人敬仰安享晚年,结果却贫困潦倒令人心酸

晚年时期的薛岳虽然依旧实力超群,但也因为这一身正气受尽了小人的暗算,老蒋对其自然也是不喜的,所以在解放战争失败后,老蒋带着剩下的人败逃到了台地区后,对薛岳更是心存不满,将其彻底架空。

可以说薛岳的晚年生活是相当落寞的,而法院给出的庭审结果更是让他的晚年生活雪上加霜。

当时薛岳在庭审现场,感慨自己曾歼灭10万日军,如今却被自己人审判,这些话在旁人听来早已泪流满面,但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院并没有因此而对薛岳网开一面,最终的庭审结果依旧要求薛岳支付高额的房租债务,并搬离之前分配的原住所。

此审判结果让薛岳本就糟糕的晚年生活更加黯淡,不过好在有好心人帮他偿还了所有债务,还给他提供了一间住所。

面对薛岳的晚年生活我们不禁唏嘘,曾几何时他也是战场上杀敌无数的大英雄,是抗日战争中的悍将,为国家立下了无数战功,没想到晚年却落得如此地步,试问现在还有多少人能记得薛岳曾经立下的汗马功劳呢?

抗日名将薛岳,本该受世人敬仰安享晚年,结果却贫困潦倒令人心酸

值得一提的是,在薛岳的老家韶关有着不一样的局面,那里的人铭记薛岳所有的付出,将他的伟大事迹代代相传。

他是韶关人民心中的大英雄,是子孙后代们学习的榜样,他在韶关的旧址也被人们重新修缮,成为了英雄故居。

如此看来,薛岳这一生也算没白活,年轻时也算没白拼,至少家乡的人还记得他、尊敬他、爱戴他。

与此同时,远在台地区的薛岳也在思念自己的祖国,思念自己的家乡。

1998年5月3日,薛岳在台地区的一间破旧农舍中撒手人寰,享年103岁。

没有人知道薛岳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在想些什么,也许薛岳在想为何自己一生为国家,国家却如此对待自己,也许在想为何自己为老蒋立下赫赫战功却得不到重用,导致自己晚年凄凉。

薛岳死后的葬礼也办得十分冷清,丝毫没有英雄追悼会的排场,但不管如何,这样一位曾为国家拼尽全力的英雄,还是值得我们敬佩和永远铭记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