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蔡若曙:苦等黄维27年,团聚不过一年,却因丈夫一句话,投河自尽

黄维在被俘虏后拒绝改造,因此他

在监狱中生活了27年。而

等待丈夫27年的蔡若曙,却在丈夫出狱后一年后大骂她,由于忍受不了而跳河自尽。

蔡若曙:苦等黄维27年,团聚不过一年,却因丈夫一句话,投河自尽

黄维的“难妻”原名叫

蔡维新

,生于杭州,是一个典型的南方姑娘,面容姣好,温婉可人。

除此之外,蔡维新还拥有良好的家世。她的外公蔡仲初在当地非常有威望,属于一代名流。

1933年,

意气风发的黄维刚刚从陆军大学特一班毕业,因事南下,到了杭州,黄维就慕名去拜访了蔡仲初。

在西湖畔一场上流社会的舞会上,17岁的

与29岁的黄维相识,一见钟情。彼时,

是杭州名流蔡仲初的掌上明珠,是杭州女中最美的校花,而不满30岁的黄维已经是陈诚土木系王牌,第十一师少将副师长。

从各方面看,这两人都可以说是郎才女貌,唯一的障碍是黄维在老家已有糟糠之妻,并为他生了三个儿子。但是,黄维隐瞒了自己已婚已育的事,跟

相爱并同居了

,甚至未婚先孕。

蔡若曙:苦等黄维27年,团聚不过一年,却因丈夫一句话,投河自尽

蔡维新不顾一切地选择嫁给黄维,婚后,黄维给蔡维新换了一个名字叫

蔡若曙

。意思是让妻子迎来生命的曙光,或者是,她就是他生命中的曙光。于是他带着自己光彩照人的一缕曙光"衣锦还乡"了。

刚结婚没几个月,蔡若曙就遇到了第一个难关,原来黄维并非单身汉,他在老家已经结过一次婚,对方是黄维父母给安排的,黄维对这段包办婚姻并不满意。作为一个受过新式教育的女子,蔡若曙当然更不愿意和别的女人共侍一夫。

不过,在那个年代,这根本不算什么大问题,包办婚姻是不受新社会保护的,黄维已经娶到了年轻貌美,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大家闺秀,当然不可能放弃这段婚姻,他果断给父母写信,决定和原配离婚,黄维的父母见到蔡若曙出身高贵,也欣然接受了这个新的儿媳妇,黄维的原配只能黯然离家。

黄维同蔡若曙结婚的前几年,夫妻两人生活很幸福,1934年,他们的第一个女儿降生,她被黄维取名

黄敏

自此,有了娇妻、美子(女)的黄维,在其军事生涯上也渐渐走上了辉煌期。

蔡若曙:苦等黄维27年,团聚不过一年,却因丈夫一句话,投河自尽

抗战爆发,作为一名货真价实的爱国将领,面对日寇的嚣张,黄维当仁不让地顶了上去。

本来那年2月,黄维奉命到德国进修,妻子蔡若曙当然一同前往了。可6个月后,日本海军中尉大山勇夫等人驾车闯入上海虹桥机场挑衅,被驻军保安队击毙,从而点燃了史上赫赫有名的

淞沪会战

。在德国的黄维得知后,义愤填膺,于是提前回国。回国前,鉴于战争的危险性,他想让妻子留在德国,等抗战胜利了再接她回去。可蔡若曙坚决拒绝:

"你到哪里,我就到哪里,哪怕刀山火海,跟你一起上!"

于是二人携手而归。

回国后的第二天,黄维就奔赴战场了,随后在被誉为"血肉磨坊"的罗店战役中一战成名。

蔡若曙:苦等黄维27年,团聚不过一年,却因丈夫一句话,投河自尽

据说战前动员黄维拿蔡若曙说事,激励战士们。他说,

我老娘为了养活我,守了20寡。可是你们的嫂子,我老娘不认

。现在,我老婆,你们的嫂子就在30公里外和所有的上海百姓在一起。你们能忍心让你们的嫂子,和全上海的百姓们都没家吗?

而蔡若曙闻听日军临近,主动把居住地送到距离前线500米处的战地记者营。亲手打出一个火辣辣的横幅:“

有我与你同在

”,成为淞沪抗战的一段佳话。

在抗日战争中,蔡若曙和黄维也是聚少离多。因为她不能回老家,黄维就在庐山上特地为她建了一所房子,妻子就带着孩子们住在那里。

1945年8月,抗战以日本投降而告终,蔡若曙原本以为可以跟丈夫长相厮守了,结果蒋介石又悍然挑起了内战,黄维不得不再次离开妻子。

蔡若曙:苦等黄维27年,团聚不过一年,却因丈夫一句话,投河自尽

其实,在淮海战役开始前,黄维就知道凶多吉少,所以提前把妻子和孩子都托付给了好友。

1949年初,在黄维44岁的人生里发生了两件大事。

第一件事是在双堆集战场,突围时他乘坐的新坦克抛了锚,下属胡琏坐着旧坦克跑了。

第二件事,彼时妻子蔡若曙已经身怀有孕,正在上海焦急地盼望着他回来。

她几次三番给国防部打电话,询问丈夫的情况,然而得到的答复永远是“等突围”。

蔡若曙:苦等黄维27年,团聚不过一年,却因丈夫一句话,投河自尽

然而黄维却回不去了。

当他穿着士兵的衣裳,和被俘的官兵坐在一起的时候,或许会想起1948年最后一次跟蒋告别时的约定,打过这一仗,我还要回去办军校。

在黄维的内心深处,他其实并不想打这一仗。

但是被俘虏后,他内心却依旧带着孤傲。

浍河南岸的赵庙村,是黄维兵团团以上被俘军官的临时关押点。

等到淮海战役失败后,黄维被俘,他的妻子和孩子也都被蒋介石带去了台湾。

当时国民党宣传黄维已经“杀身成仁”。不过,蔡若曙并不相信自己的丈夫已经阵亡,她到处打探丈夫的下落,后来,黄维的上司陈诚偷偷告诉她黄维还活着,只是被关在战犯管理所中改造。

于是就毅然带着孩子秘密回到了大陆,陪伴丈夫。在那个年代,一个女人带着几个孩子,可想而知生活有多么艰难,尤其是蔡若曙的特殊身份,更让她的生活捉襟见肘。但蔡若曙没有后悔,无怨无悔地抚养几个孩子,等着丈夫出狱的那一天。

只是黄维冥顽不灵,起初被俘,黄维是说什么不肯低头,一身倔骨头,完全看不出战俘该有的姿态。他黄维自己也说:我无罪可认,我最大的错误就是打了败仗。

蔡若曙:苦等黄维27年,团聚不过一年,却因丈夫一句话,投河自尽

或许是从神坛跌落得太快,功德林这样的改造所也实在不符合黄维“君子”的身份,总之,黄维与功德林里面其他的军阀显得格格不入。

他患有五种结核,已经是病入膏肓,却还是精神百倍的与功德林管事人员对着干。

当年,为了让功德林里接受改造的人稳定情绪,不至于做出自我了断以求“大义”的冲动行为,功德林是彻夜不关灯的。

从1959年开始一直到“文革”开始,一共有过6次特赦,然而黄维作为功德林里顽固分子始终上不了特赦的名单。

而在这期间,蔡若曙还是经常从上海前往北京去看望丈夫,除了带去生活用品,就是试图劝丈夫改变自己的态度,配合一下政府改造,争取早点出来团聚,却被脾气执拗的黄维一次次骂了回来。

一次次的等待,一次又一次次的失望,用纸上的文字描述不过是数十余个字,对于蔡若曙确是上千个日夜的煎熬和侵蚀。世界上最残忍的事莫过于给了你希望却又一次次的把希望打碎。

蔡若曙:苦等黄维27年,团聚不过一年,却因丈夫一句话,投河自尽

直到1975年3月21日,黄维乘坐沈阳到北京的列车抵达北京站,此时他的妻子蔡若曙正在站台上等待着黄维,两人分别27年后终于在这一天团聚。对蔡若曙来说,这一天仿佛梦幻一样,她等待这一天已经太久了。

蔡若曙:苦等黄维27年,团聚不过一年,却因丈夫一句话,投河自尽

黄维出来的时候已经人到暮年,这时的蔡若曙已经不再年轻貌美。团聚不过一年,而黄维还在执着于研究永动机,妻子蔡若曙劝说他,他竟然大骂蔡若曙:

"滚,你知道什么?!"

蔡若曙:苦等黄维27年,团聚不过一年,却因丈夫一句话,投河自尽

蔡若曙在经年的煎熬折磨中患上了抑郁症

,加上黄维性格顽固,一次又一次的特赦中没有丈夫,让蔡若曙的精神饱受折磨。而这些异样,出狱的黄维并没有注意,反而还是专注于自己的事情。

蔡若曙把自己的感情和时间全部给了丈夫,结果换来了丈夫只对永动机感兴趣。

蔡若曙:苦等黄维27年,团聚不过一年,却因丈夫一句话,投河自尽

蔡若曙最终选择了

缓缓地走入永定河中,嘴里不停地说着:“都是我不好,拖累了你们一家人”,最后被河水淹没。

黄维在知道妻子投河时,也义无反顾地跳下去想要挽回,黄维找来时蔡若曙已经变成了尸体。

那一刻他可能真的是后悔的吧。

他亲手为妻子写下了挽联:

“若曙难妻,黄维敬挽。”

用27年的等待,换来1年的团圆,却以这样的结局告终,正如她当年写下的话:

“没有你,我会疯掉;嫁给你,我还是会疯掉。”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