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3星|《财经》2018年第2期:摄像头攻防持久战

<a href="https://amazon.cn/gp/product/B0797M3BTV/ref=as_li_tl?ie=UTF8&amp;camp=536&amp;creative=3200&amp;creativeASIN=B0797M3BTV&amp;linkCode=as2&amp;tag=zuoqs0d-23&amp;linkId=29ddad14b189c7766327f17a71f29fbb" target="_blank">《财经》2018年第2期 总第519期 旬刊</a>

3星|《财经》2018年第2期:摄像头攻防持久战

本期主要话题:面向个人用户的摄像头极易被黑客攻破;医药代表面临新规;便利店硝烟四起;土地应该从保护转向激活。

总体评价3星,有一些参考价值。

以下是本期一些内容的摘抄:

1:普通小台指被安放在家庭客厅、餐厅、办公室等的摄像头,价格为5元-10元;被称为“精品”的资源,则瞄准卧室的床、浴室、按摩院等私密场所,价格从10元到50元不等。#89

2:除导向偷窥、色情产业链外,另一类黑产诉求意在感染摄像头后发起DDoS攻击,这种攻击是指黑客将多个设备联合起来作为平台,同时向某一对象发动攻击使其服务停止。#164

3:为满足适龄儿童入学需求,民办学校得到了鼓励,因而快速发展,如今尽管水平参差不齐,但是沪上最受欢迎的小学和初中许多都是民办学校。#1015

4:“销售人员最基本的是勤奋,关系建立起来,与医生成为朋友之后,就会有交易的可能。”上述北京药代将和医生的关系比喻为“处对象”,要有个相互熟悉的过程。#1193

5:第三方服务公司,又称为CSO公司,为药企提供药品市场营销推广。据统计,2017年,全国有8万多家CSO公司。#1269

6:靠“与医生交朋友”、签销售单子来赚取高薪的药代们,将迎来合法合规的挑战。#1309

7:这或是上海便利店行业近年的缩影——店数持平、经营不善的老品牌逐渐萎缩,取而代之的是日系便利店或本土新品牌。#1989

8:目前上海平均一家便利店日销售额8000元左右,这几乎是行业最高水平。放眼全国,只有如山西唐久、浙江十足等少数区域龙头品牌实现了单店盈利,绝大多数品牌均未实现整体盈利。#1990

9:通常,便利店行业变化以“年”为纪,但在2017年,这个单位缩小到了月、甚至周——资本不再满足于投资,而是扶持团队亲自参战。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新便利店品牌便利蜂。#2061

10:便利蜂扩张极具侵略性,其斥巨资布点位、强促销推广APP、做共享单车引流、养庞大技术团队等做法,不是传统便利店经营者的逻辑。#2075

11:“这帮便利店人明显站成三派。”王洪涛称,激进派偏向互联网化发展;中立派尝试互联网变革;还有保守派认为互联网吹得比较大。“选址决定客流量。我一年卖几百万,它就能卖上千万?”#2083

12:多位业内人士认为,中国会出现全国性的本土便利店品牌,但可能不会诞生下一个711、全家、罗森。中国本土便利店的加盟模式与日资便利店品牌有着本质区别。#2098

13: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对城镇建设用地严格按照计划指标分配以来,已经改变了中国城镇化的空间格局,但造成的结果是土地严重浪费,粗放型的城市发展模式就是源于低价征地的做法,以及主观政绩要求。#2385

14:宅基地流转已经在民间广泛推进。在城市群和特大城市郊区,资本下乡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只是从没有得到正式文件的认可。#2439

本文转自左其盛博客园博客,原文链接: http://www.cnblogs.com/zuoqs/p/8379794.html  ,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