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赵各庄战斗研究的新成果

选择一个公众号就是选择一种文化以及价值观。

赵各庄战斗研究的新成果

郭杰老师近照

“说家乡,忆红色岁月;讲党史,观百年风云。”

观众朋友:

我是人杰,欢迎您收看《话说宝坻》,本期话题是“赵各庄战斗研究的新成果”。

赵各庄战斗研究的新成果

关于赵各庄战斗的研究,以前我主要依靠《宝坻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天津市地名志17宝坻县》等书籍。2021年1月12日,《赵各庄战斗的经过(上)》在宝坻电视台播出之后,我又搜集到一些新的资料,解决了几个老问题。第一个问题——

参战部队到底有没有十五团和五十九团

《宝坻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第73页说:“参加赵各庄战斗的我军有冀东十三团、十区队和香武宝联合县支队。”压根就没提有十五团、五十九团。可是《宝坻区革命老区发展史》却说有这两个团。这本书是2019年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它的第55页有这样的记载:“在日伪‘剔抉队’深入革命老区之际,冀东抗日武装第59团、15团和香武宝县大队总计1000多人部署在宝坻境内的史各庄、赵各庄、沟头、牛道口一线,要歼灭‘剔抉队’于野外。”《宝坻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没说“有”十五团和五十九团,而《宝坻区革命老区发展史》说“有”,这不是顶牛了吗?

赵各庄战斗研究的新成果
赵各庄战斗研究的新成果
赵各庄战斗研究的新成果

顶牛的,还不止这一处。《宝坻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第72页说:“十区队某部侦察员在潘庄摸清了日军人数和兵力情况,十区队主动由青龙湾撤到牛家牌。”而1995年版的《宝坻县志》却说:“十五团某部正在武宝宁联合县的潘庄一带活动。当发现大批日伪军前来进犯时,主动沿青龙湾河北撤。”最先在潘庄发现敌人的,到底是十五团,还是十区队呢?它们有没有可能是一支部队呢?

赵各庄战斗研究的新成果

《冀热辽子弟兵》一书验证了我的猜测:十区队就是后来的十五团的一部分。这本书是冀热辽人民抗日斗争史研究会在1991年出版的。该书第121页至122页提到:“1945年1月,第十五团团长邢成、政委王恕吾相继到达第十区队,进行建团的准备工作。”“1945年6月15日,第十五团正式成立。团长邢成,政治委员王恕吾,副参谋长张志超,总支书记郭连珍,特派员张万如,后勤处长郭祝轩。全团编5个连,其中包括原十区队的两个连,原四区队的一个连,另有机炮连和警卫连。”由此看来,2月25日,赵各庄战斗打响时,十区队还是十区队,十五团还没有成立。因此,在叙述赵各庄战斗时,出现十五团的番号,是不应该的,为时过早。1995年老战士房良同志说他是十五团的战士,也属于“说早”了。他参加赵各庄战斗时,应该是十区队的战士。

赵各庄战斗研究的新成果

房良

那么,1945年2月25号时,有没有五十九团呢?也没有!应该是香武宝县大队。这个县大队,在参加赵各庄战斗之后,改为县支队,它曾包围香河县城37天,大小战斗不断,9月16号,协助主力部队16团解放了香河县城。不久,这个县支队,扩编成冀东军分区59团。这些内容在《宝坻区革命老区发展史》和《宝坻县志》中都有记载。

因此,十五团、五十九团是赵各庄战斗参战部队的说法是不对的,说早了。十五团当时还是十区队,五十九团当时还是香武宝县大队。

为什么是香武宝县大队,而不是县支队,《宝坻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第73页说:“参加赵各庄战斗的我军有冀东十三团、十区队和香武宝联合县支队。”可是《宝坻区革命老区发展史》却说:“在日伪‘剔抉队’深入革命老区之际,冀东抗日武装第59团、15团和香武宝县大队总计1000多人部署在宝坻境内的史各庄、赵各庄、沟头、牛道口一线,要歼灭‘剔抉队’于野外。”刚才我讲了,赵各庄战斗打响时,十五团和五十九团都没有成立,在讲赵各庄战斗时,如果出现这两支部队的番号,是不符合事实的。但是参战的香武宝联合县的地方武装,当时到底应该叫“县支队”,还是应该叫“县大队”呢?《宝坻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说的是“县支队”,而《宝坻区革命老区发展史》说的是“县大队”,哪个对呢?据《宝坻革命史》第58页记载:“(一九四四年)秋季”“成立了香武宝县大队。队长马占先,副队长尹万清。”“一九四五年初,县大队”“配合主力部队歼灭侵犯赵各庄的日本鬼子一百多人”,“同年五月,县大队改称县支队,李尚武兼任政委,张禹任支队长。”可见《宝坻区革命老区发展史》在这个问题上说对了,当时香武宝联合县的地方武装叫“县大队”,不叫县支队。

李家深大庙到底叫啥

1945年2月25号,农历正月十三的凌晨,赵各庄战斗在茫茫大雾中打响。战场主要有三个。一是赵各庄村西、李三店村南的三座坟地,二是赵各庄村北的龙潭寺,三是李家深村中的大庙。李家深大庙到底叫啥,它肯定是有名字的,但目前见到的史料都没有提到。2021年1月20日,我遇到了李家深高中退休教师曹棣,事情才从山重水复疑无路,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曹老师1952年出生在李家深村的邻村——芮家庄。他的小学一至四年级是在芮家庄上的,五至六年级是在赵各庄上的。1963年,他在从芮家庄去赵各庄上学时,天天要路过李家深大庙。他回忆说:这座庙有一个高大的门楼,门口东侧有一棵牛腰粗的大榆树。院内有几棵大槐树,也是牛腰粗细。大殿坐北朝南,有六间房。院子东西两侧建有厢房。庙的大门口,有一副对联,书法很好,但有些字当时已经看不清了。

赵各庄战斗研究的新成果

曹棣老师

当时的曹棣,有个堂兄叫曹栋。曹栋告诉曹棣,这副对联是芮家庄清末举人李广生编的。李广生的书法曾得到慈禧太后的赏识,作品曾经在颐和园的佛香阁陈列过。他晚年在老家芮家庄居住,很有老年间读书人的遗风。比如,天上下雨了,别人都会大步流星地跑起来,找地方躲雨,只有他还是迈着四方步走道,结果当然是只有他被雨水浇湿了衣裳。人们讥笑他的迂腐,他却不以为然地说:“这叫‘宁可湿衣,不可乱步’,你们不懂、不懂!”

赵各庄战斗研究的新成果
赵各庄战斗研究的新成果
赵各庄战斗研究的新成果

1940年前后,李家深大庙东厢房是一所学堂,有十几个学生。西厢房住着伪警备队。为了避免互相干扰,中间用砖垒了一堵花墙子。有一天,学堂里的老师,想写一副对联,刻在门框上。正好李广生从这里路过,老师们就向他请教。他说这好办,上联写“各尽其职,学警源分两界”,下联就写“相得益彰,文武同出一门”!。老师们听后,非常满意,就把李广生请到屋里,铺开纸,研好墨,让李广生亲自把对联写了下来。自从听了堂兄的介绍,曹棣一直把这副对联记在心里,以至当我与他提起这座庙时,他马上背出了对联。曹棣解释说,“学警源分两界”的“学”指学生,“警”指警备队,“源”是饮水思源的“源”。“学警源分两界”对“文武同出一门”,“各尽其职”对“相得益彰”,真是一副绝对啊!曹棣说,芮家庄还出过一位翰林,五六个秀才呢。至于这座庙的名字,曹棣却说,没有印象,回家后,我问问村里的老人,再答复你。第二天早晨,我们在健身公园再次相遇,他高兴地对我说,李举人的后人告诉他,那座庙是老爷庙,供的是关公。我高兴极了,在赵各庄战斗史料中多次出现的“李家深大庙”的具体名字,终于浮出了水面,它是一座“关帝庙”。

至于芮家庄历史上那个翰林,曹棣说叫“李伯瑜”。同样是芮家庄人的李晓东说叫“李璠”。李晓东曾任辽宁省开原市文化局局长、文联主席。2021年1月25日,《网信宝坻》发表了李晓东的文章,文章说:“史料记载,我家先祖李璠,于同治四年(1865)考取‘乙丑科’二甲,散馆授编修。先后任湖广道监察御史、河南道监察御史和江西临江府知府。”其实,李璠和李伯瑜应该是同一个人,“璠”是名,“伯瑜”是字或号。因为“璠”和“瑜”的意思都是美玉。李晓东虽然没说李璠是翰林,但以他同治四年二甲进士的身份,成为翰林的可能性是非常高的。

骡子车上还有“小甜瓜”

赵各庄战斗研究的新成果

武宏

赵各庄战斗研究的新成果

小甜瓜

在赵各庄战斗中,我军弹药将要用完时,一辆骡子车飞奔而来。据武宏将军回忆,车上有炮弹。据宝坻张兰庄的老战士房良回忆,车上的子弹得有160多箱,可为部队救了急了!据香河县钱旺乡大高坨村的老八路何义青回忆,车上都是小甜瓜。当然啦,这里的小甜瓜,是八路军对手雷的昵称。这种小甜瓜扔得远,杀伤力强。如果没有这车小甜瓜,鬼子就会冲出八路军的包围圈,跑掉。八路军拿到小甜瓜,只一个冲锋,就把鬼子消灭了。何义青参加赵各庄战斗的时候,任班长,机枪子弹把他的一条腿打瘸了。上世纪70年代,他在村里大队部负责收发信件,夏天脱掉背心时,他的前胸后背都是伤疤。他经常给孩子们讲赵各庄战斗。如今香河县文旅局的周景峰就是听着他的故事长大的。2015年,正值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周景峰采访了香河县多位赵各庄战斗的参战者。所有的参战者,都以参加那次战斗而自豪,因为那次战斗取得了重大胜利。周景峰还通过微信,给我发来一位老战士的立功证书的照片,以及他和这位老战士的合影。这位老战士叫陈永成,一九四三年十月参军。立功证书的封二上说他“在解放祖国的战争当中,经过了千山万水,忍饥挨饿,冲锋陷阵,突破万难,表现了高度的英勇与艰苦奋斗精神,对人民事业表现了无限忠诚,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因此,特将该同志光荣斗争事迹,记载如下,永远保存。”在“光荣事迹”一栏,记载了他参加的十七次战斗发生的地点,重点记载了崔黄口战斗和赵各庄战斗的情况:“在崔黄口获得敌人三八式步枪一枝,又在地主家搞出手枪二枝。在赵各庄缴获八八小炮一门。并在崔黄口、赵各庄两地各挂花一次,在沟头村获物奖二次。”立功证书是部队所发,可信度非常之高。

赵各庄战斗研究的新成果
赵各庄战斗研究的新成果

立功证书

赵各庄战斗研究的新成果

周景峰和陈永成合影留念

京东大鼓《赵各庄战斗》

观众朋友,这期节目我们弄清了赵各庄战斗打响时,十五团、五十九团尚未成立的事实,弄清了李家深大庙是座关帝庙的事实。从香河老八路何义青嘴中我们得知,那辆骡子拉的弹药车上,不但有枪子、炮弹,还有手雷,八路军当时还给手雷起了个昵称——“小甜瓜”。有关赵各庄战斗经过的节目在宝坻电视台播出后,冀东革命史研究会的曾春山先生,在微信中给我发来一把战刀的照片,并告诉我,这是堀内文夫的战刀,是李福祥在赵各庄战斗中缴获的。那么,李福祥是谁呢?他是怎么缴获这把战刀的呢?请您及时收看我们的下期节目,再见。

京东大鼓《宝坻迎年歌》

文字郭杰 摄影郭杰 周景峰

郭杰,字人杰,天津市宝坻区文史学者,宝坻电视台《话说宝坻》栏目主讲人。中国曲协会员,京东大鼓和“李半朝”传说两个非遗项目的区级传承人。在研究赵各庄战斗历史当中,得到香河县周景峰、邳万宇两位先生的大力支持。曾应香河文化馆周景峰之邀,到香河老物件展览馆参加“建党一百周年民俗收藏回顾展暨书画专题笔会”,演唱京东大鼓《宝坻迎年歌》。

选择一个公众号,就是选择一种文化以及价值观。

说香河 聚焦香河文化产业,培植城市企业文化,关注深具探索精神的艺术家。

请将本公号推荐给你最赏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