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粟裕开完会收到两盒烟,顿感不妙下令:立刻集合转移,日军有埋伏

我党的地下工作人员,或者更通俗地说——特工,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兵种,他们冒着随时可能被发现的危险,伪装自己,潜入敌人的中枢系统,获取情报,破坏敌人的计划。

或许他们没有身处炮火连天的战场,不能在前线手刃一个个的敌人,但他们却是刀尖上的舞者,在无声无息中将利刃刺入敌人的心脏,同样为我党的伟大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粟裕开完会收到两盒烟,顿感不妙下令:立刻集合转移,日军有埋伏

“传奇特工”施亚夫

施亚夫出生在江苏南通,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就加入了共产党,一度升任至南通中心县委组织部部长。

当时我党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在一次罢工运动中,施亚夫被内部的叛徒出卖,遭到国民党的逮捕,并与党内人士彭述、陈独秀等关押在一个房间。

1937年,关押施亚夫等人的监狱意外被飞机炸弹炸塌了,施亚夫等人趁机逃了出去。当时施亚夫已经无法与组织取得联系,他便组织工人和失散党员成立了“抗日守土团”,继续奋斗在抗日前线。

粟裕开完会收到两盒烟,顿感不妙下令:立刻集合转移,日军有埋伏

经过一段时间的战斗,“守土团”缴获了不少武器装备,队伍慢慢发展壮大。终于,施亚夫又重新秘密联系上了党组织。

由于施亚夫的队伍在南通扎稳了脚跟,消息灵通,影响力辐射四周,经过慎重考虑,党组织决定让施亚夫假装接受汪精卫改编,打入敌人内部,以此获取宝贵的情报。

施亚夫毅然执行了党组织的决定,他苦心经营队伍,成功取得了“绥靖军第七师”的番号,任师长,他们在周围大肆宣传部队番号,很快引起了当时在南京的汪精卫注意,这条大鱼终于上钩了。

粟裕开完会收到两盒烟,顿感不妙下令:立刻集合转移,日军有埋伏

汪精卫派出心腹严济南前往南通视察这支部队的情况,并争取加以收编。但当时施亚夫的队伍只有区区几百人,如果严济南发现这只威名赫赫的“绥靖第七师”只是一个空架子,肯定会有所警觉。

施亚夫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他连夜派遣部下买来《百家姓》和一本电话簿,一夜之间就伪造出了一份万余人的花名册。

粟裕开完会收到两盒烟,顿感不妙下令:立刻集合转移,日军有埋伏

严济南来到南通,看到部队的花名册后大为满意,当场敲定了收编事宜。随后,施亚夫前往南京与汪精卫会面,正式接受了汪伪部队的“收编”,拿到了中将师长的委任状,成功打入了敌人的内部。

由于施亚夫熟稔兵法,谈吐不凡,很快就在敌人内部左右逢源,为我党传递了大量的秘密情报,其中最惊险的,当属在“清乡运动”时的那一次。

粟裕开完会收到两盒烟,顿感不妙下令:立刻集合转移,日军有埋伏

残酷的“清乡运动”

1942年秋天,汪精卫政府勾结日本侵略者,展开了一场规模浩大的清剿运动,意图沉重打击我党的有生力量,抹除我党在广大民众之间的影响力,并美其名曰“清乡运动”。

日伪联军在苏州、太仓以及常熟等地区派出了大量部队,对我军在当地的主力以及领导机关展开全方位、大范围的清剿运动。

粟裕开完会收到两盒烟,顿感不妙下令:立刻集合转移,日军有埋伏

敌军不但在各路交通要道设立了大量据点,以铁丝网、电网阻隔地区间的交通,更是派出多股部队下乡清剿,在各个村落建立保甲连坐制度,逼迫老百姓互相揭发,妄图奴役中国广大人民。

不得不说,“清乡运动”对我军造成了严重的打击,大量的党员干部在农村没有了立足之处,遭到了日军的逮捕杀害。

粟裕开完会收到两盒烟,顿感不妙下令:立刻集合转移,日军有埋伏

两盒香烟传出的“绝密情报”

为了全面粉碎日伪军惨无人道的“清乡运动”,新四军在南坎组织了一次会议,全面讨论对抗日军的策略方针,其中便有在新四军第一师担任师长的粟裕。

整个会议从十月下旬一直开到了十一月份,结束后,粟裕前脚刚离开会议地点,身边的警卫员立刻送上了一份情报,他递给粟裕两盒香烟道:“情报就只有这两盒香烟。”

粟裕的表情瞬间凝重了起来,原来,这两盒香烟正是施亚夫冒死传出来的情报。当时为了情报的保密性,往往传递时不用文字,而是用物品来代表信息。

粟裕开完会收到两盒烟,顿感不妙下令:立刻集合转移,日军有埋伏

当鬼子出动清剿时,半盒火柴便代表出动的是一个小队,一盒火柴则代表出动了一个大队,而如果是一盒大炮台香烟,表示鬼子出动了整整一个联队,以此类推。

看到这两盒香烟,粟裕意识到了时间的紧迫性,参与这次会议的干部正处在巨大的危险当中!

他立刻下令:马上派出骑兵联络各个与会的红军干部,使其务必变更路线,所有我军电台立刻暂停发报,部队马上集合展开转移!

施亚夫的情报可谓是雪中送炭,由于处置及时,参加会议的红军干部与前来清剿的日军在千钧一发之际擦肩而过,最终毫发无损地返回了部队驻地。

粟裕开完会收到两盒烟,顿感不妙下令:立刻集合转移,日军有埋伏

身份暴露,施亚夫率部起义

得力于施亚夫传出的情报,我党一次次挫败了敌人的进攻计划,但同时这也引起了日军指挥官小林信男的怀疑。他秘密组织展开调查,准备揪出潜藏的我军特工。

一天,施亚夫回到家中后,副师长范杰的夫人过来焦急地通知施亚夫,小林信男已经发现了施亚夫的卧底身份,马上就要抓捕他。

粟裕开完会收到两盒烟,顿感不妙下令:立刻集合转移,日军有埋伏

施亚夫听到这个消息,连夜向红军司令部拍发了紧急电报。第二天,司令部派出叶飞和朱克靖来和施亚夫接头。朱克靖对施亚夫说到:“施亚夫同志,组织决定你部在本月十一日率部发起起义,回到组织的怀抱,你有什么意见?”施亚夫听到后坚定地回答:“坚决执行组织的命令!”

就这样,在一个静悄悄的黎明时分,施亚夫率领起义部队向城外进发,在我军部队的接应下顺利地抵达了根据地。

施亚夫也结束了四年惊心动魄的卧底生涯,最后成为了我军一支纵队的司令员。

粟裕开完会收到两盒烟,顿感不妙下令:立刻集合转移,日军有埋伏

小结:

谍报领域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却比真正的战场更加危险。施亚夫等我军谍报人员不顾个人安危,成功打入敌人的内部,为我军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情报,为取得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