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开国元老衣锦还乡,77岁仍下地劳作,朱元璋:将他全家抄斩!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在古代很多人的眼里,入朝当臣子是一件非常有前途的事情。也正是因此产生了读书人向往的科举,为了功名利禄不顾一切。但只有亲身经历过官场的人才会明白,与皇帝相伴无异于刀尖上跳舞,风险有些时候大过了其中的收益。

开国元老衣锦还乡,77岁仍下地劳作,朱元璋:将他全家抄斩!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可谓一直身处在极其复杂的评价之中。首先他在治国之上确实非常出色,不论是打击贪官还是安抚民生,这都是十分值得肯定的。但同时,他在对于自己的开国功臣动手时的狠辣,也说明了这绝对是一位危险的皇帝。

作为一个草根出身的人,朱元璋想要打天下自然少不了大将和谋士,而李善长正是对他助力最大的那个智囊。他出生于1314年的濠州定远(今安徽),自幼饱读诗书。他不仅仅对各个学说都有所了解,更是在法家之道有不错的造诣,凭借预事之力在当地获得了极高的名望,备受尊敬。

开国元老衣锦还乡,77岁仍下地劳作,朱元璋:将他全家抄斩!

1354年,正在乱世中打拼的朱元璋南下滁州,而就在这途中,李善长主动前来拜见。据《明史》记载,二人就天下之事进行了一番谈论,旋即相见恨晚。自此之后,他便在红巾军里留了下来,跟随其走南闯北出谋划策,郭子兴一度对之羡慕不已。

这之后,李善长也确实展现了自己的才能。先是在合阳面对偷袭的元军以少胜多,再是1355年攻下采石后稳定军纪。朱元璋称吴王的时间里,他可谓是竭尽自己所能,不论是内政律法还是起文征新,他都完成地非常漂亮,1367年获封宣国公,官至左相国。

开国元老衣锦还乡,77岁仍下地劳作,朱元璋:将他全家抄斩!

如此功绩,李善长一直将其持续到了明朝成立之后。1368年,朱元璋刚刚开国百废待兴,而他更是以上柱国的身份主导礼仪和制度的确立,这对于当时的局势来说是最为重要的功劳。而明太祖也因此曾将他的地位和才华,比作刘邦身边的萧何,这绝对是一个非常之高的评价了。

但随着年纪的增长和权位的提高,李善长终究也逃不过贪恋权势的那一套。这种风气自然没有逃过明太祖的眼睛,日益开始疏远这位重臣。而在针对贪官权臣的治理开始后,他更是敏锐地发现了自己的失势。犹豫再三,于1371年辞官回乡,朱元璋还为其封赏了一大笔财富和田地。

开国元老衣锦还乡,77岁仍下地劳作,朱元璋:将他全家抄斩!

自此开始,李善长选择了不问朝政安心养老的生活,每日下地劳作。只可惜,他昔日为了权势做过的那些事情,终究留下了恶果。1380年,胡惟庸案直接让朱元璋雷霆震怒,整个朝堂一大批官员被牵连。而这个趋势也让那些昔日里他得罪过得人有了机会,毫不留情地把浪潮牵涉到了李家。

结果,李善长的弟弟被这一事件波及,而他自己也被供了出来,坐实了一个谋反的罪名。曾经的明太祖对他在朝堂里的放肆选择容忍,是因为感激他的开国之功。而当如此重大的罪行出现之后,一切都无法弥补了,剩下的只有朱元璋一句“将他全家抄斩”。

开国元老衣锦还乡,77岁仍下地劳作,朱元璋:将他全家抄斩!

就这样,1390年,77岁的李善长正在家中下地劳作之时,突然收到了噩耗。在朱元璋的命令之下,李氏共计70余人全部被问斩,没有任何余地。堂堂名士,一代智囊,最终落得如此田地,实在是太让人叹息。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