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他从480米悬崖跳下,隐居山村30年,指着烈士墓碑:这上面有我

1947年春天,山东省沂水县举行了一场规模较大的追悼会,悼念在刚刚结束不久的黄崖山阻击战中英勇牺牲的战士们,华东野战军8纵24师70团3营7连以少敌多,完成了阻击了国民党王牌部队74师两个团兵力,歼敌600多人的壮举,而7连的战士们全部阵亡(少数几个失踪),其中负责坚守主峰的一排与敌军对抗到弹尽粮绝时,仅存的6名战士集体跳崖自尽,因此一排被授予了“模范排”,他们的名字也全部被刻在了华东烈士陵园的墓碑上。令人意想不到的是,30年后,墓碑的其中一名烈士,竟然“死而复生”,经过当年的战友辨认,他正是一排的卫生班副班长韩成山。

他从480米悬崖跳下,隐居山村30年,指着烈士墓碑:这上面有我

1947年初,我军在鲁南反击国民党的战役中,歼敌5.3万余人,获得了巨大成功。3个月后,国民党部队卷土重来,调集3个兵团、13个整编师,向山东中部进犯。遵照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战略部署,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派出一小部分兵力从正面阻击敌人,其他主力军从侧翼围歼盘踞在泰安的国民党72师。作为8纵24师70团3营7连一排卫生班副班长随队去执行正面阻敌的任务,为大部队争取作战准备时间,同时负责掩护群众转移。

4月26日凌晨,7连的战士们趁天还没亮,奔袭至20里以外的黄崖山,阵地刚刚布置好,炮弹就从头顶和正面两个方向飞来,敌军出动4架飞机和两个炮兵营一起开火的同时,另一个营向山上发起了猛烈冲锋,善于打硬仗的7连很快就将冲锋的敌军打退,没过几分钟,冲锋而来的敌军增加为两个营,顽强的7连又顶住敌军的火力,将其打退。无计可施的敌军只能继续增加兵力,用一个团从正面冲锋,另一个团从侧后方夹击,7连再一次展现出顽强的精神,连续将两个团的敌人打退8次,但由于兵力悬殊实在太大,7连伤亡十分惨重,子弹也基本全部打光了。

当敌人第9次往山上冲时,发现山上的枪声已经零零散散,他们明白了我军的人员和弹药都已经所剩无几,所以有人开始喊:“抓活的”。主峰上的一排排长朱际昌看了看身后的仅存的5名战士,知道已经无法抵挡敌人,于是命令韩成山将除手中以外的所有枪支全部扔到480米高的山崖下,说:“决不能给敌人留下一枪一弹”。然后6人达成一致,战斗到最后一刻,宁死不当俘虏!

他从480米悬崖跳下,隐居山村30年,指着烈士墓碑:这上面有我

韩成山扔完枪,开始搬起石头往敌人的方向砸去,朱际昌则是在旁边牺牲的战友手中找打一颗还没用的手榴弹,边拉弦边向身后的五位战友说:“同志们,跟我一起跳,共产党万岁”!说完后,终身一跃,第一个跳了下去,其他战友也相继跳崖,其中一名战士的双腿受了重伤,要求韩成山带他一起跳崖,于是,韩成山背起这名负伤的战士也跳了下去。

他从480米悬崖跳下,隐居山村30年,指着烈士墓碑:这上面有我

战争结束后,全体部队为了悼念战争中牺牲的同志们,在山东省沂水县召开了追悼会。当人们得知朱排长是带着五名同志跳崖牺牲时,所有人都为之动容。为了纪念这些英勇牺牲的烈士们,他们的名字还被刻在了华东烈士陵园的石碑上,当然,韩成山的名字也在其中。

其实所有人都没想到,韩城山跳崖后并没有死,他被半山腰的一棵树给拦住了,由于受到强烈的撞击,他背上的战士此时与他分开,掉下了悬崖,而韩成山则是挂在了树枝上,直到第二天才醒过来。

他从480米悬崖跳下,隐居山村30年,指着烈士墓碑:这上面有我

韩成山老人(左)

韩成山醒来时,带着浑身的伤往山下爬,在山腰上看到两名战友,他喜出望外,但爬到战友跟前时发现他们早已经没有了呼吸。因为还能听见敌人的声音,所以韩成山只能爬到草丛里躲了起来。当时已经一天一夜没有吃一口饭,喝一口水,韩成山感觉嗓子里像冒火一样干渴,但周围又没有水,情急之下,他挤出一点儿带血的小便,然后在手边拔了几棵干草根一起吃了下去,不一会又昏迷过去了,当他醒来时,发现自己已经躺在了一块大石头上,身边多了一名白发老人。

原来,当天他昏迷后,当地一位70多岁的老人上山砍柴,路过那里,发现有人受伤后,立即艰难地将韩成山背下山崖,

由于村子里经常有特务来打探消息,老人只好将韩成山藏在附近的一个山洞里,然后回家拿来水和家里仅剩的一点盐,为韩成山清理伤口。随后老人又上山采药,煎好以后趁着夜色给韩成山送来,村里的老乡们听说老人救人的事后,纷纷送来了吃的。

他从480米悬崖跳下,隐居山村30年,指着烈士墓碑:这上面有我

韩成山老人

这位老人叫石贞文,他对韩成山照顾得无微不至,不仅连续不断为他煎了70多天药,而且为了躲避特务的追查,还背着他更换了四个地方。韩成山在拄着拐杖下地后,便急迫地向老人告了别,寻找自己的部队去了,但他走了七天七夜都没有打听到部队的消息,无奈之下,只能拖着瘸腿回了自己的老家南县库沟乡赵家汪村。

韩成山回到老家后,并没有放弃寻找部队,他常常到处写信,可是始终没有任何消息。老乡们也劝韩成山:“赶紧去找部队,找到以后就能给你安排工作,总比你在村里给人看病强”。

有一天,村子里有一个孩子在玩耍时,被人踢中腹部休克了过去,由于附近既没有医院,也没有医生,所以家人很着急,这时突然有人想到韩成山曾经在部队学过军医,所以赶紧去喊他。韩成山赶来后,查看了一下伤情,在孩子身上按了几下,然后又用热毛巾蘸上盐进行热敷,没过几分钟孩子就醒了过来。

韩成山想到自己的腿已经无法上战场,即使找到部队也只可能给大家拖后腿,所以最后毅然决然放弃回部队,安心在山村里做起了土医生。

有一年的寒冬腊月,韩成山白天已经去3家给人看病,晚上累得刚躺下,就听到有人急冲冲地敲门,原来隔壁村子的李大娘的肺病又厉害了,咳嗽得喘不上气来,韩成山立即穿上衣服,冒着风雪,拖着自己很痛的瘸腿赶到病人家中,把脉,打针,然后亲自煎药,直到后半夜,李大娘的症状好转以后,他才离开。

解放后,随着当年清楚韩成山情况的老乡们越来越少,有人开始对韩成山的身份产生了怀疑,人们知道他当过兵,但他既没有残疾证明,也没有复员证明,因此二十多年一直被怀疑是逃兵。韩成山虽然心里委屈,但他并没有向任何人辩解,只管给别人治病,其他一律不做回应,他只这样劝自己:“跟我一起并肩作战的那么多战友都牺牲了,而我还能活着亲眼看到新中国成立,知足了”。

他从480米悬崖跳下,隐居山村30年,指着烈士墓碑:这上面有我

刘楹厚老人

1977年,一位名叫刘楹厚的部队离休干部重游当年的孟良崮和黄崖山战场,由于他当年曾是7连的机枪班长,在战场上昏死过去躲过了敌人的追击而幸存下来,他知道当年有6名战士跳了悬崖,部队找了几次也没什么消息,这次他又来到悬崖脚下跟老乡打听当年的事情,由于已经过去了30年,只有一下老人还依稀记得那件事,后来他打听到石贞文后人的家中,才知道韩成山当年跳崖后获救了,而且回了老家。

于是刘楹厚又连夜赶到韩成山的老家,非常幸运的是,韩成山依然健在。刘楹厚立即将这个情况报告给了韩成山当年所在的部队,部队首长接到30年前就已经“牺牲”的烈士“死而复生”的消息后,非常重视,马上乘专车到韩成山老人家中看望。随后还把老人接回部队,做了几十场报告,为官兵们讲述自己当年的经历。此后,人们才清楚了韩成山老人的经历,因为他的名字当年被刻在了烈士陵园纪念碑上,所以大家亲切地称呼他为“活烈士”。

当地政府得知韩成山的神奇经历后,立即为他办理了伤残证明,落实了待遇。

他从480米悬崖跳下,隐居山村30年,指着烈士墓碑:这上面有我

有一次,韩成山老人来到华东烈士陵园看望牺牲掉的战友时,发现这里不仅有他们一同跳崖的6人的雕像,而且墓碑上还有自己的名字,指着墓碑跟陪同的人笑了笑说:“这上面有我,原来我也是烈士”。

“出了名”的韩成山老人,依然没有放下自己医生的身份,每天背着药箱穿行在各个村子里。由于人缘好,村民们还选举他为村里的调解主任。

1986年腊月,村子有一对婆媳因为家庭琐事吵得不可开交,儿媳委屈地回了娘家,丈夫怎么劝都劝不回来,于是找到村干部帮忙做工作,但无济于事,无奈最后来找韩成山老人帮忙,此时临近年关,韩成山老人家里很忙,但他仍然放下手中的活,拖着又疼又瘸的腿在那位儿媳的婆家和娘家之间来回跑了四五趟,终于将婆媳的矛盾解开,丈夫接上儿媳高高兴兴地回家准备过年去了。两家之间隔着12里路,跑完这四五趟回到家,韩成山的腿已经疼得不能动了,但他没有跟任何人说。

韩成山老人几十年来一直用自己的行动,履行着一个共产党员的诺言。1992年7月8日,江泽民主席到山东临沂视察工作,听说了韩成山老人的事迹后,亲切地接见了他。主席说:“你是我们国家的英雄,是‘活烈士’,是山东人民的光荣,一定要保重身体,生活上有什么困难一定要提,政府一定尽最大努力满足你!”

他从480米悬崖跳下,隐居山村30年,指着烈士墓碑:这上面有我

主席的话,让66岁的韩成山激动不已,他表示,绝不会辜负党和国家的期望,自己会继续努力,发挥余热,把自己的身亲经历分享给更多人,告诉大家什么是革命精神,让孩子们不要忘记历史,更要让他们懂得今天的好日子来之不易,我们务必要加倍珍惜。

多年来,韩成山老人到各机关、企业、部队、学校等单位作了几百场革命传统报告,受教育的人多达10万人。2011年2月,韩成山老人因病去世,享年85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