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宋代的《大桥山寨》(扬州江都大桥镇)

古时,大桥镇地处长江北岸的东海岸边,海边滩涂平旷,一片白色砂砾。当先人们陆续来此垦荒,聚集而居,繁行生息后,便名其曰:“白沙”。到宋代,则在此设立了“大桥山寨”。

据《嘉靖维扬志.军政志》载:江都计有十三所乡兵山水寨:“清流寨,团窝寨,兴教寨,官庄寨,朱谷寨,大桥寨,良丰寨,盐河寨,中沙寨,黄寺湖寨,艾陵湖寨,渌洋湖寨,董家湖寨”。而据《万历江都县志》载:“宋江都乡兵山水寨凡十四所。”宋《江都县图》在现在大桥镇的方位,就标为“大桥山寨”。

宋代的《大桥山寨》(扬州江都大桥镇)

据《万历江都县志》云:“国初防倭,沿江置营堡墩寨,皆在通泰等地方。”尤其是“嘉靖中,倭以来守,臣议防倭,经划于州县各要害置营寨”。而在大桥等地设寨,则是因其“四至险要,沿河港汊,邻近集市”,故“劄营战场,扼贼险要,设伏出奇”也。

所谓“乡兵山水寨”,是宋代的一种军事行政建制。其中,驻兵陆地的称为“山寨”,在水上拥有船只的称为“水寨”。而“山寨”则是以驻军为目标所建筑的半永久性的防御工事。它在士兵营房周围垒石墙,掘壕沟,以将驻兵与百姓分隔开来。

宋代的《大桥山寨》(扬州江都大桥镇)

这种山寨建制,集实边,防御,屯田,护耕,保民于一体。因为正常驻兵,为了有效地解决供给问题,减轻后勤压力,就要求士兵在驻地附近屯田耕作,同时,由于对山寨周围住民,士地提供了有力又有效的保护,这就吸引了更多的乡民聚集在山寨周围,并进而适时地从乡民中招募部分乡兵。“乡兵者,选自户籍,或士民应募,在所团练,以为防守之兵也”《宋史.兵志四》。乡兵除了担负维护地方治安任务外,还作为驻军的辅助力量,当山寨驻军出征时,乡兵则在山寨留守,以免后顾之忧。

宋代的《大桥山寨》(扬州江都大桥镇)

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益众多的百姓在山寨附近居住,耕种,生活,这样,繁盛了商品交换与买卖,从而一步步从集市发展成为集镇的雏形。(朱毓麒)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