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雍正朝第一宠臣,李卫的势力到底有多大?也就雍正皇帝能治住他!

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封建时代里,除了少数人为官为商之外,大部分人都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只能靠天吃饭。倘若不甘心只当个种田郎,考科举几乎是唯一的出路。因此,古代时候的读书人十年寒窗,也只为一招中榜能够改变命运。

但从古人的诗词中也看得出来,当官并非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好事,官场黑暗同样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伴君如伴虎稍有不慎还会使人丢了性命。同样是为官,有人却能当上皇帝的宠臣,拥有仅低于皇帝的势力,清朝的李卫便是一个典型例子。

雍正朝第一宠臣,李卫的势力到底有多大?也就雍正皇帝能治住他!

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还是雍正朝的第一宠臣,李卫的势力到底有多大?也就雍正皇帝能治住他!

捐资当官,往后官途竟平步青云

在古代想要当官,除了读书考科举之外,还有捐资买官这一条路可以走。

在如今看来如同贿赂一般的买官方式,在古代却是合法的。据《史记 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四年十月,“蝗虫从东方来,蔽天。天下疫。百姓内粟千石,拜爵一级。”捐纳之例始此。自此以后,历朝也多参考这样的买官方式。

雍正朝第一宠臣,李卫的势力到底有多大?也就雍正皇帝能治住他!

然而,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卖官鬻爵这一腐败现象,一旦形成一股滚动的浊流,就会败法乱政,祸国殃民,就会侵蚀政权的基础,以至冲毁政权的大厦。对平民百姓来说,更是深受其害。因为卖官鬻爵,必然会产生大量昏无能和贪婪饕餮的官虎吏狼,他们买官的目的,就是“一本万利”。

清朝时期的李卫,却是买官者中的一股“清流”。他没有参加科举,而是在康熙时期捐资买官,成了一个员外郎。买来的官职一般是比较不好的,没有多少晋升的空间。但李卫在成功当上官之后,却自此平步青云了。

他深受雍正皇帝赏识,历任户部郎中、云南盐驿道、布政使、浙江巡抚、浙江总督、兵部尚书、署理刑部尚书、直隶总督等职,为官清廉,不畏权贵,不论所任何职,在位时能体察民间疾苦,深受百姓爱戴。

官虽是买来的,但他为官的态度却非常端正,官场上的污浊黑暗皆与他无关。也因为这样,生性多疑的雍正皇帝都非常赏识他,他已成了皇帝眼前的宠臣。到了乾隆时期,皇帝依然对他极为看重。

历任三朝,李卫有了皇帝的支持,在朝中的势力也逐步扩大。到了后来,甚至只有雍正皇帝能够治住他了。

为官清廉有为,势力极大镇压百官

李卫在雍正帝一朝官运亨通,风生水起,这和雍正帝着重"取才"的用人政策有很大关系,李卫为官虽然精明强干,政绩卓著,性格上却任性尚气,恃才傲物,动辄大骂下属,仗着雍正帝对他的宠幸,更是不将上司放在眼里。

雍正朝第一宠臣,李卫的势力到底有多大?也就雍正皇帝能治住他!

在晋升封疆大吏之后,李卫势力进一步提升,为官的脾气也见长不少。雍正帝在时,后期也曾评价他“盛气凌人”“傲慢无礼”。就连在他去世之后,乾隆皇帝还表示:“于督抚中并非公正纯臣,在浙江无功德于民,闻其仰借皇考恩眷,颇多任性骄纵之处。设使此时尚在,犹当究治其愆!”

俗话说“官大一级压死人”,李卫升为高官之后,势力和气焰都让他人敢怒不敢言。从表面来看,李卫是只能够管理各个省的军务。但因为李卫是雍正帝的第一心腹重臣,当时几个省的巡抚都不敢与他叫板。因此在实际上,李卫是成为了几个巡抚的半个上级,他可以随时插手各个省的实际工作。

一个官员的势力能大到这种程度,在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都是罕见的。他之所以能够受到重用,还是得益于雍正登基之后,朝中没有太多重臣可用的囧境。李卫恰巧在此时受到举荐,再加上雍正皇帝十分惜才,才让其一路在官途上顺利发展。

雍正朝第一宠臣,李卫的势力到底有多大?也就雍正皇帝能治住他!

雍正在位期间,李卫的势力一路高涨,到了只有皇帝才能治住他的程度。虽不到功高盖主的程度,其势力也足够令人忌惮了。而雍正帝更重视大权在握,倘若不是能够将李卫完全治住的话,想必也绝不可能纵容他权倾朝野了。

在雍正皇帝去世之后,乾隆登基,此时,李卫的盛况便不再了。相比于前朝皇帝,乾隆却并不看好李卫。因其多年跋扈,在失去皇帝扶持之后,就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一朝天子一朝臣,李卫的起落,也就是雍正乾隆两代的缩影。

小结

李卫其人,雍正帝曾评价他“嘉许之怀,笔莫能罄。……非深悉朕衷,毫不瞻顾,安肯毅然直陈。”既是一个好官,后期又有跋扈之举,还是有着很多的争议。他的势力巅峰在于雍正时期,后代皇帝不看好他,他昔日的势力也就不过是梦一场了。

参考资料:《清史稿·李卫传》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