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产品经理3分钟都懂K-means聚类算法(附源码)

产品经理3分钟都懂K-means聚类算法(附源码)

品经理3分钟都懂k-means聚类算法(附C++实现源码)

k-means:一种聚类算法,将样本集data[N]分成K个类(要把N个杂乱无章的样本聚合成K个不同的类别,所以是聚类算法嘛)。经过k-means聚类后,各类别内部的样本会尽可能的紧凑,而各类别之间的样本会尽可能的分开。

k-means思想:将距离最近的样本认为属于同一个类,每一个类有一个“质心”样本。举例,漫天繁星,距离较近的抱团星星,我们认为它们属于一个星团,而每个星团有一颗“质心”恒星作为这个星团的代表。

k-means计算过程:

1)初始化

1.1)初始化值:输入K值,输入data[N]全集

1.2)初始化质心:从data[N]全集中随机的选取K个样本,作为K个类的质心

1.3)初始化分类:对于随机选取的初始化质心,初始化每个样本的分类,将样本归入离它最近的那个质心那一类(可以认为是第0次迭代)

2)迭代运算

2.1)质心变换:对于同一个类的样本集合,重新计算质心

2.2)分类变换:对于变换后的质心,所有样本重新计算分类,计算依据仍是“将样本归入离它最近的那个质心那一类”

2.3)反复的进行迭代运算,直至2.1)质心变换与2.2)分类变换都不再变化为止,理论可以证明,k-means聚类算法一定是收敛的

3)输出结果

k-means关键点:

1)距离:两个样本之间的距离如何定义,是和业务场景紧密相关的。如果样本是二维平面上的点,两个点之间的距离可以定义为二维欧式距离(Euclidean distance),如果样本是天空中的繁星,两颗繁星之间的举例可以定义为三维欧式距离。

2)质心变换:定义了距离之后,初始化分类时,会把样本聚为最近质心那一类。初始化分类后,如何进行质心变换呢?一般使用距离方差法:将同一类中的所有样本都尝试着作为“假定质心”,计算此时该类中所有样本与“假定质心”距离的方差,将方差最小的“假定质心”设为该类的新质心。

工程实现:

工程上对k-means实现,要尽量做到算法步骤与业务场景的解耦:

1)k-means的计算过程是与业务无关的

2)样本,以及样本之间距离的计算是与业务有关的

上述解耦可以利用模版技术来实现,具体代码点“阅读原文”,欢迎下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