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历史最多92项罪名,年羹尧用实践告诉我们做人要谦虚低调

封建社会,皇帝最怕什么,怕底下人不听话,怕出现影响皇权的东西人和事儿,在哪个朝代都不例外,在明朝的时候达到比较明显的峰值,明朝的重臣不论文武,几乎都没有好下场,清朝虽然有所缓和,却也有不少的例子。

典型的有:鰲拜、明珠、索额图、年羹尧、隆科多。

历史最多92项罪名,年羹尧用实践告诉我们做人要谦虚低调

明朝

特点是一个罪名几乎株连九族,胡惟庸和蓝玉案子是比较典型的,处理的人都在一万人以上。

清朝

特点是挖空心思、收罗众多罪名去诛杀某个大臣,处理的惩罚程度也没有太变态,而论罪名最多的,还要数雍正时期年羹尧,足有92项罪名之多。

历史最多92项罪名,年羹尧用实践告诉我们做人要谦虚低调

不客气的说,年羹尧是彻彻底底的把自己给作死了,权倾西北,却不知收敛,皇帝的恩宠成为他嚣张跋扈的底气,他的嚣张也如洪水猛兽一样不可收拾,临死前还抱有侥幸,“臣今日一万分知道自己的罪了”,“求主子饶了臣,臣年不老,留下这一个犬马,慢慢给主子效力。可惜已经为时已晚。

下面我们用具体事迹来看他这一生

第一阶段:文官发家成名将助力雍正登基

一是年少成名才华横溢。年羹尧才华卓越,文武双全,诗文书法、武功谋略俱佳。他20岁乡试中举,21岁考中进士。获取进士功名之后,经庶吉士三年培训,留任翰林院,他从五品翰林院检讨,升至从二品内阁学士,回京后迁升为内阁学士。六年期间,每年晋升官品一级,至29岁时,年羹尧已是从二品大员,1709年,蒙古准噶尔部入藏叛乱,康熙皇帝召见年羹尧,命其出任四川巡抚。在任巡抚期间,转输有力,政绩斐然,后又率兵参与拉里会剿,平定西藏著有军功,回朝入觐时,受赐弓矢,任四川陕西总督,30岁他成为一颗光芒闪烁的年轻将星。

历史最多92项罪名,年羹尧用实践告诉我们做人要谦虚低调

二是手握重兵助力登基。年羹尧和隆科多是雍正的左膀右臂,一个掌握京城,一个掌握西北,牢牢的将兵力掌控住,这也为雍正继位提供了坚强的支撑,有一种非常有争议的说法是,康熙逝世之时,十四皇子允禵手握重兵,年羹尧时任川陕总督,其所控制的军队正好在西宁允禵与京师之间,有效地牵制了允禵。

三是平乱有功再获功绩。1723年,青海罗布藏丹津反叛,雍正授年羹尧为抚远大将军,主持平定青海叛乱。蒙古方本想倚此为天险,不意清兵骤至逼临,大破叛军,在整个平定青海的作战中,年善用奇袭直驱的战术,分三军径入敌后,15天而平罗布藏丹津之乱,而他也被雍正称为“恩人”,得到的赏赐也极其丰厚。

第二阶段:嚣张跋扈得罪群臣引皇帝赐死

一是雍正皇帝极度恩宠。赐给年羹尧荔枝,为保证鲜美,雍正令驿站六天内从京师送到西安;获赐双眼孔雀翎、四团龙补服、黄带、紫辔及金币,这些可都是皇族用品;西北重要官员的任免和人事安排上,雍正亲自与年羹尧交换意见,并给予他很大的权利,在年范围内,大小文武官员全部听从年的意见;要所有人世世代代要记住年羹尧的好等等。

二是年羹尧做的出格事:首先权倾西北,他在边疆时,蒙古王公和额驸阿宝见到年羹尧必须跪拜,按照惯例,外邦大臣只有见当朝天子才行跪拜之礼;其次是嚣张跋扈,赴京路上令直隶总督李维钧、陕西巡抚范时捷等跪道迎送,到京时,黄缰紫骝,郊迎的王公以下官员跪接。加上他其他出格的行为,而皇帝一直护着他,慢慢的有一些流言说皇帝也要听年羹尧的,有些话刺伤了雍正作为皇帝的尊严。

历史最多92项罪名,年羹尧用实践告诉我们做人要谦虚低调

三是雍正下决心杀年:一是警示提醒,其实雍正很喜欢年羹尧,这样的大将实在难得,所以他知道一些风声后,暗示过好几次,“凡人臣图功易,成功难;成功易,守功难;守功易,终功难。……若倚功造过,必致反恩为仇,此从来人情常有者。意思很明确,我是皇帝,你是大臣,你到今天不容易,但是你不能过分,不然的话只能为仇了。二是削弱羽翼,重用对手,这是雍正下决心收拾年羹尧做的一些行动,对“年党”心腹官员进行警示,隔断他们与年的联系,强制他们起来揭发年羹尧,直接起用年羹尧的头号政敌蔡珽。三是罗织罪名赐死,四月,雍正削去年羹尧的所有官职,送北京受审,朝廷议政大臣向雍正提交审判结果,给年羹尧开列九十二款大罪,请求立正典刑。其罪状分别是:大逆罪五条,欺罔罪九条,僭越罪十六条,狂悖罪十三条,专擅罪六条,忌刻罪六条,残忍罪四条,贪婪罪十八条,侵蚀罪十五条。一年以内,雍正皇帝削尽年羹尧的所有官职,命蔡珽监督,将年赐死,同年,年羹尧在狱中自缢。

历史最多92项罪名,年羹尧用实践告诉我们做人要谦虚低调

第三阶段:年羹尧之死带来的警示教育

年羹尧的悲剧是多方面的,是封建社会仕途发展的基本规律,有雍正皇帝的放纵恩宠,有年羹尧本人的忘乎所以,有群臣俯首助长的嚣张跋扈,从他的事迹看,抛去外界因素,告诉我们以下几个明显的警示教育:

历史最多92项罪名,年羹尧用实践告诉我们做人要谦虚低调

一是不可迷失本心,要不忘初心。古时科举制度的严格性非比寻常,年羹尧能从科举入仕,从他的早期的一些作品来看,他的文采和为朝廷效力的壮志是很出彩的。但随着他平步青云,他迷失了本心,忘记了自己出发的本心,深陷其中,最终自食恶果。

二是不可嚣张跋扈,要低调谦虚。权倾一时以后,他的行为愈演愈烈,失去了皇帝的信任,失去了朋友,失去了道义上的帮助,没有人可怜他,他也听不见去劝说,不谦虚听取上级和下级的意见,一次次丧失活命的机会。

三是不可利令智昏,要本本分分。雍正皇帝的奖励已经超乎寻常,他不仅不知足,贪得无厌,克扣下级,谁来都要贿赂他,谁他都想要一笔,钱财珠宝来者不拒,欲望早已将他腐蚀的彻彻底底,落得一败涂地下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