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行的2020个人总结

大家好,我是一行,祝大家新年快乐!  

2020 的复盘从 12.31 开始写,写到了大年初二,居然比我的硕士论文写的时间都长。  

硕士论文至少会围绕着一个主题写个几万字。但个人复盘的方向实在太多了,在毕业的求职和自由职业之间反复横跳,在厦门、广州、杭州、北京几个城市间反复横跳,在技术、流量、主业和副业之间反复横跳。仔细梳理一下,我可能去适合蹦床运动员,这么会跳。  

这里先说一下为什么叫一行,被很多人戏称着「干一行,爱一行」。其实原来是数据分析出身,希望用一行数据来总结出科学研究的规律。但被读者加好友后喊了行哥,就顺理成章应了一声,也就成为被用到现在的花名,不过好歹被人喊「据哥」要好听。  

1

一行的2020个人总结

学校-搭建基础设施

去年上半年还是学生状态,而现在感觉已经毕业很多年的样子,毕竟一年内接触了太多的消息

还记得去年年初还是在嘤嘤嘤找工作,期待着月薪一万就好,不过当时的少儿编程兼职已经超过这个目标了,所以即使找到当时很热的人工智能算法工作都没去,可能也是因为时薪太低

而年末的我已经卸载了各种招聘 app,之前跟同学讨论「找工作是为了赚钱,赚钱一定要找工作吗?」这个话题也许已经有了答案,赚钱的真的不需要找工作(虽然现在还是打工人,打脸)。  

毕业最开始,接触各种副业,那时觉得读书真的很浪费时间,要是早点接触就好

沉淀到后面,觉得研究生的三年还是非常有意义,三年接触到的每一个课题,都基本是在从 0 接触并产生结果,就像我从 0 接触每个副业,总能产生一丢丢结果。

三年的研究生生涯在数据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甚至是接受 007 的能力上,都得到了很明显的提高。而这几种能力在社会里又是特别需要且通用的能力。当然最感谢的还是遇到超nice的导师,push和尊重恰到好处,才能让我三年里如此的放飞自我。

下图就是我呆了三年的翔村,内陆人的踩沙滩想法在这里破灭了,因为我的专业是在远离市中心40公里的新校区。

下图是我研究了三年的红树林,也在里面睡过48小时,要是早知道在里面做个户外直播该多好。

一行的2020个人总结

2

一行的2020个人总结

少儿编程-单线程

虽然在学术上写了三年的数据分析,但是写其它方向编程如果不常用很容易遗忘。像大家都知道一种学习方法“费曼学习法”,就是将自己的知道的转述给他人来提高自己的记忆。  

我就在想跟别人说和教课不是一样的嘛,误打误撞就进入了少儿编程这个行业,我也在公众号里介绍过两次。  

自己也第一次在校从月入 1200 到月入五位数。

同时课上也遇到了一群可爱的弟弟,真的觉得他们在这么小的年纪,能够掌握一些编程的思维和用法,在之后的学习生涯中肯定受益无穷,具有满满的成就感。当然也有一些是对艺术感兴趣的学生,对编程毫无感觉,一对一上课也能睡着,我也是很无奈。

后来到 9 月份,少儿编程也达到了自己的天花板,毕竟我一天只有 24 小时,课程上满,一个月纳税 4000,也就在再没有上升空间了,遂即开始了下一段旅程。

3

副业-并发处理

细算了一下去年在知识付费领域花费的金额超过5位数,但对我最有用的知识付费就是加入里生财有术这个知识星球,在里面对各种赚钱的认知不断刷新,让我了解了各种这tm也能赚钱的玩法。

首先是公众号变现,其实底层逻辑在于流量和内容,就算二者取其一都能获得很好的变现,至少能赚口饭钱。让我对流量更加重视,也是后来加入现在东家的原因。

其次是社群变现,上传下帮是一种很好的模式,自己的副业群1.0也达到过社群成员平均都翻倍赚回群费的效果(中位数也是)。副业群2.0也在进行中,做的事情也极具商业价值。这就是不同认知带来的效果。

再者就是港股打新,这个月还中了一签快手,那是真的香。今年还有B站、拼多多等很多优质中概股在港股上市,但是打新的人也越来越多,中签率将被拉低。好赚钱的地方永远不缺人。

当然也有很多失败的例子,例如tiktok我做的搬运号总觉得做的没价值,知乎好物的知乎号都永封大半年才要回来,视频号和B站更新的第一部没想到也是去年的最后一部。。。。

不过好在我喜欢不断的捣鼓各种东西,还有很多好玩的副业在排队等着去做,例如蓝海电商、境外电商、拉新淘客、热点截流等等。当然做失败的副业也可以重新杀入,毕竟已经有过失败的经历了,也能更好的认清自己的实力。

4

主业-极客增长

去年9月份,也是在生财接触到了极客团队,一个专业玩流量的团队。那时对流量有了一定的认知,也是受到「痴海」海哥的影响,希望在职业玩家去实战流量,之后就成为了一名流量操盘手。    

进入流量圈之后,发现这项目是真的多。四处尝试,也差点迷失了自己的方向。还好在做流量的时候,能够懂技术是很舒服,毕竟能够使用脚本将很多操作自动化,那种动动手指就能赚钱的方式,也许真的能实现。

为什么从自由职业者还要上班,主要是我没正式入职过公司,也想学习一下公司的整体运营流程。在极客也遇到了两位非常nice的老大,让我磨练内功,各种有意思的任务,体会到创业公司起步时的各种挑战。

不过都说当收入达到工资10倍的时候就可以出去单干了,但谁敢想就是我快达到的时候,团队被收购了,工资又涨了,倍数一下子拉低,这谁能有办法。而现在也让我来到了西二旗开始北漂,以至于过了第一个不回家的年。

最后细细一看,我去年的一年还是做了不少行业,看来干一行爱一行实锤!

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