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蒋介石过济南不敢进城,大骂王耀武:长得像武松,其实奸似鬼

文/曾阿牛

1947年2月底,济南仍然春寒料峭。蒋介石乘坐的飞机落在济南机场时已经是傍晚时分,机上人员都冻的不住跺脚。军务局长俞济时劝蒋介石到城中过夜取暖。蒋介石没好气地说:“去城里,我的安全谁保证!”

俞济时说:“王耀武主席已经备好您的下榻之处。”

蒋介石眼一瞪:“他?此人长得像武松,其实奸猾似鬼,要去你们去。”

俞济时吓得不敢再说话。

俞济时清楚地记得,就是在两年前,蒋介石还对王耀武充满信任,王耀武到山东上任前,蒋介石还和他拍了个合影,还夸他长得浓眉大眼国字脸,颇有武松的气魄。

怎么转眼之间,人家就变成奸似鬼了呢?

不光俞济时一肚子不解,王耀武此时也是满腹苦水。

一、机场事件

蒋介石1947年2月底来济南干什么?

兴师问罪来了。因为莱芜战役刚刚结束,蒋军一口气损失了6万多人,光是被俘的就多达4.6万人。

蒋介石过济南不敢进城,大骂王耀武:长得像武松,其实奸似鬼

王耀武惴惴不安,这6万人全都是他指挥的,他做好了被蒋介石大骂一通的准备。

然而他千想万想,没想到蒋介石到了机场,居然不肯进城。在济南城中准备接驾的王耀武,不得不赶紧驱车到机场,直接上飞机接受蒋介石的训斥。

果不其然,上了飞机,冻得直吐哈气的蒋介石火力全开,直接开骂:

“你们只是在莱芜这个战役里就损失了两个军、一个师,损失了这样多的轻重武器,增加了敌人的力量,这仗以后就更不好打了。这样的失败真是耻辱。莱芜既已被围,你为什么又要撤退?这次你选派的将领也不适当,李仙洲的指挥能力差,你不知道吗?撤退时他连后卫都不派,这是什么部署!如果能派个能力好的指挥,还不致失败。李仙洲已被敌人捉去,你们要知道,高级人员被捉去,迟早会被共产党杀掉的。济南无论在军事、政治、地理上都是很重要的。如果出意外,你要负责!”

山东大汉王耀武被骂得三魂出窍,一声也不敢回。

等蒋介石骂完了,王耀武才小心翼翼地请示:“校长,飞机上条件有限,还请您到济南城中休息吧。”

蒋介石怒气冲冲地说:“不去。”

当晚,蒋介石果然在机场凑合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天刚亮便飞回南京。

过城而不入,是什么缘由?王耀武后来打听到,原来是老蒋怕王耀武投共,酿成第二次西安事变。所以才匆匆离开。

这件事对王耀武造成空前的羞辱。

统帅不信任,这还怎么混得下去啊。

所以莱芜战役之后,王耀武在山东的威望极度下降,几乎陷入无人搭理的地步。1948年济南战役王耀武被俘,转身就发布了一篇声讨蒋介石的广播稿:

“首先俺要说明这次济南失守的原因。守城军队有十万之众,作战物资也不为不多,市郊工事经两年来不断修筑更不为不坚。但是仅八天的战斗,就被全部歼灭了。

就是吴化文不起义也是必败无疑。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国军没有理想信仰,反人民反大众……

其次俺要贡献蒋先生一点意见。在北伐和抗战中你有一时期与共产党合作,所以得到成功。但是你坚持独裁,为四大家族利益打算,因此兵连祸结,生灵荼炭。以现在的局势看,国民党的失败已成定局,还要作最后的挣扎是多么不智,最好命令全国国军立即向解放军无条件投降,使中国恢复和平,让民族保存元气。”

据说蒋介石听到这段广播,气得把收音机当场砸了。

蒋介石和王耀武之间,曾经也是情真意切,到底出了什么事,闹得两人反目,互不信任呢?这事还要从王耀武主政山东时说起。

二、蒋介石疑心过重

王耀武是山东泰安人,一生未改乡音,无论到哪都操着一口浓重的山东话。加上他长着一张国字脸,眉毛粗重,眼睛炯炯有神,很多人都说他像梁山好汉,长得像武松。

王耀武是黄埔三期毕业生,军事造诣在同辈人中算得上一流。著名的整编74师,其前身是74军,在抗战中打得很凶,王耀武曾当过该军军长,论军事水平自然没得说。

蒋介石过济南不敢进城,大骂王耀武:长得像武松,其实奸似鬼

当时黄埔军校学生中有不少山东人,其中黄埔一期有三位姓李的山东人,李延年、李仙洲、李玉堂,这三人水平都不如王耀武,时人有所谓“三李不如一王”的说法。李延年当过兵团司令,逃到台湾后坐了十几年监狱,70岁时贫病交加而死。李仙洲莱芜战役被俘,解放后被特赦,活到94岁善终。李玉堂1951年因起义未成,被蒋介石下令枪毙,只活了52岁。这是三李的遭际。

回头再说王耀武。

王耀武比这三位年龄都小(生于1904年),立的功却最大。抗战结束前夕的湖南雪峰山战役,王耀武指挥30万大军大败日本军队,毙敌二万多人,王耀武的军事功绩升到顶峰,被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

当时王耀武才40岁。进中委、当方面军司令,不要说同批次的黄埔同学无法望其项背,就是许多黄埔一期、二期的学长也比不过他。

一个人要有所成就,不只靠智商,情商、境界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

1945年蒋介石阴谋发动内战,王耀武虽不涉足政界,却隐隐感觉这样不好。蒋介石派他去山东当绥靖区司令,王耀武不愿去。

蒋介石很意外。当时国民党军各路大佬都争着抢着到各地当大员,一则可以扩充军事实力,二则可以在各地大搞劫收,把日伪势力的财产都据为己有,争的不亦乐乎。

王耀武为啥不愿意去呢?大概就是不想打内战,怕遭天谴。当然这并不是过度吹捧王耀武,当时国民党内有见识的一批人,都不愿意打内战。像海军司令陈绍宽,蒋介石的左膀右臂张治中等人,中级将领中也有一些人认为共军并不好打。

王耀武托词,连年戎马生涯,身体状况不太好,胃病很重,经常吐血。蒋介石勉励有加,说山东重任非他这个山东人莫属,至于病嘛可以慢慢养。

王耀武不好再推辞,便到山东上任了。临行之时,蒋介石拉着王耀武,亲切地合了个影。师生之间你我相敬,好一派亲和气氛。

蒋介石过济南不敢进城,大骂王耀武:长得像武松,其实奸似鬼

但是上任之初,这亲和气氛就产生了阴影。王耀武通过一件事看出蒋介石内心深处对他的不信任。

国民党军在山东组建第二绥靖区,对手是中共在全国第二大的根据地——山东根据地,军事压力非常大。王耀武提出,把他指挥过的几支部队调过来,这样得心应手。

蒋介石不同意,说七十四军要保卫南京,十八军要进河南,新六军去东北,一百军另有重用。说来说去就是不把原来王耀武最熟悉的部队给他,王耀武起初不是很明白。人家胡宗南在西北,要哪个部队给哪个部队,还允许他在西安自己把持中央军校的分校,培养的军校学生都拉到自己部队,西北诸军都自成体系了。杜聿明在东北,带的都是当年远征军的老部队。凭什么我王耀武就不能呢?

到了山东之后,山东省党部主任庞镜塘(也是山东人)一语点醒梦中人,你把你的班底人马拉过来,是要当第二个韩复榘嘛!

王耀武吓得出了一身冷汗。

是啊,当时真是失言了。国军五大主力,他点名要三个(十八、七十四、新六),一下子触发老蒋敏感的神经了。

三、名不符实的山东省主席

王耀武到山东后,为了避免蒋介石的猜疑,在组建二绥区的指挥班子时,刻意来了个五湖四海,他手下的主要官员,分别来自河北、山东、江西、四川、广东、湖南、湖北、江苏共8个省,没有刻意突出山东人,以名结党化、地域化。

蒋介石听了还是很满意的。王耀武偷偷从蒋介石身边人打听了这个消息,更加坐实了蒋介石对他的猜疑,不免心有怨言。

王耀武对蒋介石的讨好,并没有换来更多信任。

王耀武面对的是强有力的山东共军,手底下却只有几支二流部队,如七十三军、四十六军、十二军等等。

而他原来提出要加强到自己麾下的几支主力军,都放到苏北战场,去进攻中共在鲁南的根据地。王耀武感到深深的羞辱。

山东战场,除了胶东不归二绥区管,其他地区都是他王耀武的势力范围。进攻鲁南却不让他插手,头顶主力也不让他指挥。说白了,王耀武在蒋介石眼中配不上指挥这些主力部队。

那为何当年在抗战中可以指挥呢?此一时彼一时也。抗战时毕竟一切以胜利为唯一追求,不管你是哪家军阀的,你是什么省的,你是哪个党的,先把日本人赶跑了再说,谁有本事谁上。所以王耀武才能脱颖而出。

此时国军在内战中坐拥绝对优势,老蒋自我感觉良好,让谁立功、让谁得势、让谁抢在前面,这些因素都上升到相当高的位置,甚至影响到了战争胜利与否。

蒋介石用人讲究黄陆浙一,王耀武占了一个“黄”字,但“浙、一”两字都不行。可以说是圈子中的边缘人。

到山东来当绥靖区司令,真正意义是看门狗,不要让河北、山东的共军合股,仅此而已。

然而王耀武不甘心。既然当这个司令官,就干出点事情,让老蒋看看自己不一般。

山东人性格鲁直,有时犯了拧劲,十头牛也拉不回来。王耀武制定了一个东西对进计划,让青岛的国军向西进攻,济南国军向东进攻,打通横贯山东的胶济铁路。

蒋介石的经略山东计划本来没这一套,还是要王耀武守稳。谁知王耀武抓住了一个很好的空档,罗荣桓刚刚率山东主力到东北去了,留下的部队不多,而且粟裕率领的华中部队还没杀到山东,山东非常空虚。

结果,王耀武楞是率领几支二流部队打通了胶济线。

消息传到南京,国军大佬们都乐翻了,意外之喜啊!简直是白捡一个大胖媳妇。

蒋介石也挺高兴,下令升任王耀武为山东省政府主席。

蒋介石过济南不敢进城,大骂王耀武:长得像武松,其实奸似鬼

王耀武去找庞镜塘炫耀,说,你当初劝我不要自作主张去打通胶济线,怎么样?校长终于重视我了。

还没高兴完,突然南京又来命令了,调二绥区副司令长官丁治磐为青岛警备区司令。

王耀武又傻了,校长你这又是唱得哪一出。

丁治磐是江苏人,原本是王耀武从顾祝同手下挖过来,作为他左右手。好不容易刚磨合差不多,又调走了。

王耀武明白,这是蒋介石在山东内部又扶立起一个军事重心,用青岛牵制济南,好让他这个省主席无法在省内一手遮天。

王耀武哭都没地方哭。

能不能不要搞这些人为的派系分割,好好在一起干点事业不行吗?

烦恼之余,他对校长也越来越失望。眼看着共军山东、华中两股主力合并,仗打得越来越得心应手,沂蒙山区的土地改革推广的越来越深入。作为山东人,王耀武最明白山沟里的老百姓怎么想。他手里有一套对付陈粟的办法,他也知道当下最要紧的是加强对山区的控制,他更明白最能让老百姓改变立场的是改善民生。

可是这一切,王耀武有心无力,对付内部的派系倾轧还来不及,哪有功夫去管这些事?

四、被俘后立即发表声明

这些上下猜疑,都在莱芜战役中来了个总爆发。

陈诚到山东亲自指挥决战,弄得王耀武非常尴尬。

王耀武理论上可以指挥山东所有部队。但青岛警备区所辖部队实际上已经独立出来,王耀武基本不管不了。而从鲁南杀过来的部队,诸如整编74师、整编11师,以及从西面杀过来的第五军,虽在山东省内,却都不搭理王耀武,而唯陈诚之命是从。

王耀武能指挥的只有济南附近的三个军,从山东省主席实际上降格成济南警备司令了。

王耀武徒唤耐何,他也明白,在蒋介石心中他就值这个价。

战斗打响后,陈诚命令王耀武发济南之兵南下莱芜,南北夹击华野。

王耀武非常明白,粟裕的重点不在鲁南而在鲁中,所以一再向陈诚反映,粟裕撤出临沂一定另有图谋,他的主力并没有被消灭,而是转移到鲁中的莱芜、蒙阴一带了。济南部队兵力薄弱,不可轻易往南走,否则极有可能遭遇粟裕主力。

陈诚对此嗤之以鼻,指责王耀武胆小,强令其继续南下。

王耀武两次莱芜,又两次出莱芜,就是怕粟裕跑过来咬他。如果真按王耀武的打法,莱芜城绝不会发生大战。相反,如果把华东野战军主力引诱到济南、淄博一线,反而有可背靠坚城,来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南北夹击。

陈诚自负其能,完全不考虑王耀武的意见,要其必须南下占领莱芜、蒙阴,堵击粟裕。

结果堵别人没堵住,王耀武的七十三军、四十六军外加一个师,被华东野战军一锅端掉。

六万人马几天内覆没,蒋介石震惊!国民党军高层全部震惊!

王耀武乃是军事行家,知道失败的关键在于互不信任。

但是他枉为山东省主席,在蒋介石的政治版图中毫无发言权。莱芜、孟良崮战役两战之后,蒋介石对王耀武的态度越发不耐烦,王耀武亲自跑到南京面见蒋介石,求他再往山东发一些兵,以保济南之安全。蒋介石断然拒绝。

与此同时,青岛兵力却在一直加强,蒋介石直接派兵到青岛企图掏陈毅粟裕的后路。结果因为没有良将居中主持,几路大军被许世友打得吐血。王耀武见此情景,只有苦笑。山东军事,重心绝对在济南而不在青岛。蒋介石为何就是看不明白呢?

大概就是看不上他王耀武这个人吧。

蒋、王其实最初并无芥蒂,如果王耀武一直安心做一个军长或者兵团司令,以他的忠勇能干,蒋介石估计也不会为难他,王耀武大概也会像杜聿明、胡琏、邱清泉等人一样,虽然不是浙江人,也能得到信任。

但王耀武突破了这个圈层,走向了省主席的高位。这就涉及到政治博弈,涉及到复杂的派系矛盾。一点一点小矛盾积压,最终把一个忠勇可用的人,逼得斗志全无,丧失信心。

济南战役开打后,王耀武的信心已经降到最低,甚至一度下令,不要过度抵抗,实在不行可以向共军投降。

蒋介石过济南不敢进城,大骂王耀武:长得像武松,其实奸似鬼

王耀武被俘后立即在广播中宣读自己的劝降信,转变之快令国军大佬们纷纷指责,说王耀武反复太快。其实王耀武思想上的转变、疏离,对蒋介石的不满、失望,从莱芜战役之时就已经开始积累了。

主臣相疑,难有忠臣。

长的像不像武松不要紧,内心是武松还是奸似鬼,王耀武倒是很清楚。

被送到功德林战犯管理所进行改造后,王耀武思想转化的非常快,不像其他国军顽固派关了很多年之后才转过立场,王耀武入狱不久就变得很清醒,知道谁是对的谁是错的,被管理所表扬为改造积极分子。

1959年,王耀武成为第一批被特赦的原国民党战犯。

是非公道,自在人心。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