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古代有些被判腰斩之人,为什么还要笑着贿赂刽子手呢?原来如此!

古代有些被判腰斩之人,为什么还要笑着贿赂刽子手呢?原来如此!

被判腰斩之刑,却要笑着刽子手?无非就是俩字“怕疼”!

不要以为这是说笑话,这是真的哦。腰斩不同于斩首刑,后者一刀下去砍断脖颈,顷刻间便一命呜呼。不过如果赶上刽子手使坏,偏偏要多砍几刀,那滋味也不好受,因此在古代,犯人家属同样会提前“孝敬”刽子手。看过一本清代晚期的著作,上面写明犯人家属需“孝敬”的物品和数量。

古代有些被判腰斩之人,为什么还要笑着贿赂刽子手呢?原来如此!

要求肥鸡一只,鲜鱼两尾,酒两壶,猪肉一块,布半匹,银钱若干。

钱方面不好说,只能是有钱多给,没钱少给,实在没有,女眷如果愿意陪刽子手住上几日,也可全免。因为刽子手很少人有家室,因此来者不拒。可你若没有孝敬到位那么这个犯人就要自求多福了,多半会被折磨一番,而清代那些看客,跟鲁迅笔下写的一样。他们会巴不得多看一会,甚至有钱人会往法场丢钱,要求刽子手慢慢行刑,好让自己过足眼瘾。

古代有些被判腰斩之人,为什么还要笑着贿赂刽子手呢?原来如此!

腰斩比起砍头,受的罪就更多了,腰斩不像砍头,一刀下去便可一命呜呼没了知觉,而是要挣扎一段时间,才慢慢断气。这已经很遭罪并且没有尊严了,如果刽子手偏偏要慢慢来,故意折磨人,那就太过于难受且难堪了。

另外需要说明一点,腰斩在早期用的大钺,也就是大号斧子,后来改为铡刀,但不论用的是什么,都不会让人一下毙命,死并不可怕,慢慢死才最可怕。而犯了腰斩之刑的人大都是官家,小民是无权“享受”这种高档货的,这种达官贵人平时养尊处优,而且极度爱惜脸面,在刑场上挣扎嚎叫有失颜面。李斯不就是这样一个下场吗?因此在行刑之前,家中要刻意打点,上下安排好,赔上笑脸搭上银子犯人才少遭罪。

古代有些被判腰斩之人,为什么还要笑着贿赂刽子手呢?原来如此!

而刽子手也愿意干这个活计,这是人家的本职工作,干的就是这一行,恰好可以趁这个机会索要银子,又何乐而不为呢!

古代有些被判腰斩之人,为什么还要笑着贿赂刽子手呢?原来如此!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