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96年,山东老人持有双枪,警察去没收遭拒,老人:这是粟裕送的

1996年,为了维护社会安定,我国出台了禁止民间私人非法持枪的枪支管理法。任何非法持有的枪支都要被收缴。山东莱芜公安接到举报,称有位名叫滕西远的老人持有两柄手枪。于是当地迅速派人上门没收,不料却被老人当面拒绝。

当时70岁高龄的滕西远,到底有什么特殊之处,能让警察都对他网开一面?这就要从老人的生平说起了。

1996年,山东老人持有双枪,警察去没收遭拒,老人:这是粟裕送的

保家抗日,年幼无惧

1925年,滕西远出生在山东莱芜的小山村里,在兄弟五人中排行第三。父母早逝,加上两个哥哥投身革命,这让滕西远比同龄人更早的成熟起来。为了养家糊口,他每天背着两个弟弟外出要饭。但是当时世道艰难,要饭连温饱都做不到,滕西远的五弟就活活饿死在了他背上。

1937年日寇入侵中华,目睹了种种国人被欺凌的惨状,十三岁的滕西远加入了革命队伍,借着外出讨饭的时候顺道传递组织情报。那时他营养不良,又黑又瘦,但却正好掩人耳目,躲过了日军的搜查。有次在村庄里转移情报,碰上了个落单的日本鬼子,滕西远毫不畏惧,在同伴的帮助下,成功用匕首将其击杀。

1940年,日军开启疯狂的“三光”政策,大肆屠杀抗日革命者。八路军汇聚在杨家横,与日军展开了殊死搏斗。由于日军占据了有利地势,八路军猛攻不下,战况胶着。

此时加入队伍没多久的滕西远灵机一动,瞄准了日军旗手,一举将其击毙。指挥战况的旗手倒下了,这让日军陷入了短暂的混乱,八路军正好趁虚而入,给予敌方痛击。

1996年,山东老人持有双枪,警察去没收遭拒,老人:这是粟裕送的

当时八路军的武器不多,滕西远用完弹匣里的子弹后,和日军进行了激烈肉搏。虽然被敌人刺穿了右胳膊,但滕西远仍顽强的杀掉不少敌人。杨家横战役后,年幼的滕西远一战成名。司令廖容标在表彰大会上,为嘉奖他荣获一等功,亲手送给他一把驳壳枪。

机智无比,双枪战士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内局势进入了短暂的稳定。但次年,蠢蠢欲动的国民党就撕毁双十协定,发动内战。21岁的滕西远虽然年轻,但却已久经战场。他接受部队改编,成了粟裕将军率领的华东野战军区里的一名炮兵连连长。

1996年,山东老人持有双枪,警察去没收遭拒,老人:这是粟裕送的

在例行检查防御工事的时候,滕西远突然在瞭望哨中发现一支装备精良的国民党军队,数量多达两百余人,正在持续朝他们这边推进。此时跑回营地通知根本来不及,就算想跟国民党殊死搏斗,但这边只有他和战友两个人。这可如何是好?滕西远想到部队驻扎点离这儿并不远,一旦敌人开炮,那动静定然能提醒粟裕将军有敌袭。

于是滕西远让战友声东击西,在他对敌扔出手榴弹并喊话后,战友在另外的方向对敌鸣枪示警,营造出国民党已被包围的氛围。此举果然唬住了敌人,随后赶到增援的解放军部队,把国民党的这支精锐力量全部歼灭,那些制备精良的武器也被缴获。

由于及时发现敌人并报信,滕西远再次获得一等功。年仅22岁的滕西远,在表彰时收到了粟裕将军的赠枪,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双枪”战士了。

1996年,山东老人持有双枪,警察去没收遭拒,老人:这是粟裕送的

浴血奋战,孤胆英雄

抗美援朝时期,25岁的滕西远也在志愿军的行列。即便当时武器比美方落后,仗打得艰难,大家士气却高昂。这不是为他国而战,而是为了保护身后的祖国,因此誓死不能退。出发前,志愿军们甚至做好了长眠异国他乡的准备。

马坪里战役中,滕西远所在队伍奉命支援,不料却被美军坦克拦路。队伍里最大杀伤力的迫击炮,并不能对坦克产生有效伤害。

1996年,山东老人持有双枪,警察去没收遭拒,老人:这是粟裕送的

此时滕西远身为炮兵连长,完全可以避免以身涉险,但他却毅然选择背上炸药包,趁着夜色孤身逼近敌方。等敌方发现为时已晚,再怎么开枪,滕西远也成功将坦克炸毁。后来他被评为爆破英雄,第三次拿到一等功。

抗美援朝结束后,28岁的滕西远回到家乡,在政府安排下到各地基层部门任职。尽管战绩赫赫,滕西远却很低调朴素,经常教育子女们要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

对于曾经获赠的两把枪,滕西远珍重无比。但和平年代私人持枪总是惹人猜忌,于是他在1982年请求部队在特殊处理枪支后,为其开一张持枪证,以此将枪留下做个纪念。

1996年,山东老人持有双枪,警察去没收遭拒,老人:这是粟裕送的

结语:

拥有持枪证,自然是可以合法持枪的。滕西远老人拒缴这两只具有纪念意义的枪支,并无不妥之处。而莱芜公安查验完滕西远提供的证件,也对低调的老人肃然起敬。因为正是有这样无数多的革命老前辈,才有了我们如今的国泰民安。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