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义和团前仆后继,视死如归,改变历史走向的英雄们

本文概要

1、大纲:了解晚清义和团运动的始末,以及八国联军侵华的恶劣行径

2、时间跨度:1895年—1901年

3、重要名词:义和团 扶清灭洋 八国联军 廊坊大捷 辛丑条约

4、重要人物:慈禧 李鸿章 张德成 曹福田 西摩尔 瓦德西

义和团的起源

义和团是十九世纪末期活跃在山东、河北、京津地区的民间秘密组织,用练习拳术的形式组织群众进行斗争,早期主要目的是反清,曾被清政府镇压和禁止。

义和团团民的组成成分极为复杂,既有贫苦农民、手工业者、城市贫民、小商贩和码头工人等下层人民,也有部分官军、富绅甚至没落贵族,同时也混杂进了不少流氓无赖,使得义和团的组织极为松散,不容易管理,又没有统一明确的政治纲领和领导人,难以形成强有力的战斗力。

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在中国掀起了瓜分狂潮,抢夺矿权、路权,勾结地方官员进行土地掠夺,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非法活动,激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仇恨,义和团于是明确提出了驱逐帝国主义侵略者,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反帝要求。

义和团前仆后继,视死如归,改变历史走向的英雄们

扶清灭洋

在戊戌变法后,慈禧太后产生了废掉光绪帝另立新君的想法。而驻京英法公使担心清政府的易位引起内乱,使他们的在华利益受损,因而向慈禧太后发出警告,要求维持旧有局面;再加上英国人帮助康有为等维新派外逃等事实,使得慈禧太后甚至怀疑戊戌变法背后有洋人的影子,慈禧与洋人的矛盾尖锐起来。

恰好这时候义和团运动重新兴起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产生了以“招抚”代替“剿灭”,利用义和团对付洋人的想法。他们承认义和团的合法地位,允许他们公开进入京津地区进行活动。

于是义和团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在各地散发传单、发展组织,对京津地区的洋人教堂、铁路设施、通信设施等进行全面损毁,到1900年6月,义和团在北京设立拳坛八百多座,把守城门和交通要道,驱逐和打击洋人,全面控制了京津地区。

八国联军侵华

在清政府发出驱逐外国使者的通电以及杀洋人领赏银的通知后,义和团更是对北京的外国使馆发起了进攻,打死打伤洋人一百多人。

洋人的使馆区被围攻,给了帝国主义侵华的借口。1900年6月10日,英、俄、日、法、德、美 、意、奥八国组成联军2000多人,在英国海军上将西摩尔的率领下,从天津出发向北京进犯。由于沿途铁路早已遭到破坏,联军只好步行,沿途受到义和团团民的不断阻击,西摩尔见进攻无望,便率军撤到廊坊。

义和团前仆后继,视死如归,改变历史走向的英雄们

廊坊大捷

义和团召集团民包围了廊坊。西摩尔侵略军被迫固守了5天,里无粮草外无救兵,只好孤注一掷,拼命突围。

6月18日,侵略军刚刚杀出廊坊,就遭到义和团以及一部分爱国清军约2000余人的围攻,他们向侵略者发起不断的冲锋,杀伤大量敌军,剩余侵略军只好退却逃跑,几天后逃回天津。

这次发生在廊坊的战斗,被称为“廊坊大捷”,显示了中国人民自发的抵抗外国侵略的伟大力量以及斗争精神。

八国联军烧杀抢劫的暴行

八国联军在廊坊惨败后,又调集了上万军队,再次向天津和北京发起进攻。

义和团的领袖张德成、曹福田、杨寿臣、刘十九、林黑儿等带领大部队进行阻击,在天津郊外与八国联军进行了血战;天津的北洋大臣宋庆却指挥清军反戈一击,专门围剿义和团。义和团猝不及防,难以抵挡清军和八国联军的两面进攻,损失惨重,天津失陷。

八国联军立即进攻北京,慈禧太后吓得魂不附体,连忙带着光绪帝从北京出逃。一面下达绞杀义和团的命令向洋人示好,一面派大臣荣禄等大臣与侵略者议和。

8月14日,联军攻陷北京,对义和团以及北京无辜群众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屠杀,并公开抢劫三天,颐和园等处的珍宝古玩全部遭到洗劫!

义和团前仆后继,视死如归,改变历史走向的英雄们

辛丑条约

在帝国主义和清政府专制统治的联合绞杀下,轰轰烈烈的义和团爱国运动失败了。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接受了清政府的谈判,于光绪二十七年(辛丑年)七月二十五日(1901年9月7日),中国清政府代表奕劻、李鸿章与英、美、俄、法、德、意、日、奥、比、西、荷十一国外交代表,签订了《辛丑条约》,亦称“辛丑各国和约”、“北京议定书”。

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丧失主权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表明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全面控制和掠夺,也表明了清政府已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标志着中国已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义和团前仆后继,视死如归,改变历史走向的英雄们

三角关系

在这场令所有中国人不堪回首的浩劫中,帝国主义肆无忌惮地掠夺孱弱的旧中国的一切。这里我们看到一个三角形关系:帝国主义、清政府、中国人民,三者形成了两个怪圈。

1、帝国主义通过军事外交手段打击恫吓清政府,清政府通过专治工具压制剥削劳动人民而沦为帝国主义的工具,而勇敢的中国人民不畏强暴、不断地以各种形式打击帝国主义侵略者!

2、通过义和团运动,帝国主义真切地领教和认识了中国人民的基层力量而感到恐惧,基层人民囿于清政府专制统治、又轻信统治者的谎言而轻易被利用,清政府统治者则在帝国主义面前摇尾乞怜、被吓破了胆!

义和团运动的特别意义

义和团运动是一场反帝爱国的运动,中国人民表现出不畏强暴,前仆后继,视死如归,敢与强大敌人血战的英雄气概,打击和教训了无耻的帝国主义侵略者,客观上阻止了他们肆无忌惮地瓜分中国,挽救了中国被分裂的命运。

八国联军总司令德国人瓦德西向德皇威廉二世的信中说:“吾人对中国教众,不能视为已衰弱或已失德性之人,彼等实际上,尚含无限蓬勃生气”;“中国所有好战精神,尚未完全丧失,可于此“拳民运动”中见之”;因此他认为:“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的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不啻梦呓”。

由此可见侵略者也认为义和团的战斗,阻止了帝国主义瓜分和灭亡中国的野心,影响了帝国主义对华策略。

义和团运动还标志着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一向怯弱温和的中国人的热情被激发出来了,他们余部持续斗争的时间更长,影响更深远。

更多历史文章,请持续关注公众号 “云竹文斋”!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