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氢能源产业链细分龙头企业全梳理

氢能源产业链细分龙头企业全梳理

氢能源站上市场风口!

氢能源是公认的最洁净的燃料,被市场称为“21世纪的终极能源”,此前作为新能源汽车发展路径之一而备受关注。

氢能源的优势非常明显,第一是燃料热值高,氢气燃料热值是其他化石燃料的3倍左右,其次是燃烧后产生的是水,所以非常清洁环保。

氢能源产业链细分龙头企业全梳理

随着一大批央企带头布局氢能产业链,氢能时代正在到来。

山东、浙江、福建等省关于氢能产业园、加氢站建设规划陆续出台。国家能源集团、中石化、中石油等二十余家大型央企纷纷跨界发展氢能产业。

根据国际氢能委员会发布的《氢能源未来发展趋势调研报告》,预计到2030年,全球燃料电池乘用车将达到1000万辆至1500万辆,到2050年氢能源需求量将是目前的10倍。

氢能源产业链细分龙头企业全梳理

此外,天风证券在研报中表示,氢能的产业链主要包括上游的氢能制备,中游氢能储存运输,下游氢燃料电池及氢能源燃料电池应用等多个环节。

上游的氢气制备主要技术方式有传统能源的热化学重整,电解水和工业副产品制氢。

中游是氢能储存运输,目前储存氢能源的方法主要分为高压气态储氢,低温液态出氢气和固体材料储氢三种。

氢能源产业链细分龙头企业全梳理

另外加氢站是氢能产业链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将不同来源的氢气经过压缩机增压储存在站内高压罐中,再通过加气机为氢燃料电池汽车加注氢气。

下游是氢能源的应用环节,氢的传统应用是以化工业为主,但目前以燃料电池为主的新能源应用成为未来主要方向。

氢能源产业链细分龙头企业全梳理

部分氢能各个产业链细分龙头!

制氢产业链细分龙头:

宝丰能源:积极扩张光伏制氢;公司于19年启动建设200MWp太阳能发电及2万标方/小时电解水制氢设施,年产1.6亿立方的绿氢综合示范项目,该项目被国家能源局列为国家级示范项目;21年2月,该项目已建成调试进入试生产阶段,将生产的绿氢直接补入化工系统,项目全部投产后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电解水制绿氢公司。

储运产业链细分龙头:

中材科技:公司率先研发完成国内最大容积320L燃料电池氢气瓶,并投入市场形成销量;开发取证燃料电池车用及无人机用35MPa氢气瓶20余种规格;公司成功掌握70MPa铝内胆碳纤维复合氢气瓶关键技术;公司已启动投资氢气瓶生产线技改项目及站用储氢容器生产线项目。

加注产业链细分龙头:

厚普股份:主要涉及“低压固态储存氢项目”和加氢站的建设;清洁能源整体解决方案的服务商,公司具备加氢站建设资质,在加氢站领域已形成了从设计到关键部件研发、生产,成套设备集成、加氢站安装调试和技术服务支持等覆盖整个产业链的综合能力;公司有加氢机、加氢枪、压缩氢气加气机检定装置、加氢质量流量计、加氢站控制系统等相关氢能产品。

氢能源产业链细分龙头企业全梳理

富瑞特装:涉及供气系统;以车载高压供氢系统和加氢站设备为主,开拓了包括氢气制备、加氢站建设、FCV供氢系统研发多块氢能业务;公司氢阀研发的技术和产品主要包括:燃料电池电堆用阀门、35MPa供氢系统用阀门设计优化/70MPa供氢系统用阀门、35MPa加氢站用阀门设计优化/70/100MPa加氢站用阀门及液氢阀门设计开发等。

氢能源产业链细分龙头企业全梳理

中国石化:制氢、加氢站扩张领域有优势。公司在氢能领域有着丰富的产业经验和竞争优势,把氢能作为公司新能源业务的主要方向;公司充分利用产业、技术和网络优势,以自主创新、合作研发、战略投资等方式打造涵盖氢能生产、氢能移动、氢能科技、氢能投资在内的氢能一体化协同运营模式,构建自有的氢能生产、提纯、运输和销售全流程产业链。

氢能源产业链细分龙头企业全梳理

电池电堆产业链细分龙头:

亿华通:国内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制造龙头,20年1-7批配套燃料电池系统数量最多的企业;19年,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产量(套)产量601套,排名第2;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要由发动机系统、零部件、系统软件等构成。

氢能各类配件细分龙头:

雪人股份:公司掌握压缩机技术以及低温制冷技术,具备了加氢站核心装备的制造能力,燃料电池电堆系统已取得进入汽车供应链的通行证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公司氢能源产品链可分为四大业务板块,分别是液氢装备、燃料电池集成系统、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加氢站装备等;旗下瑞典SRM公司,拥有全球领先的燃料电池空压机及氢循环泵技术,为美国燃料电池企业巴拉德供货商;

氢能源产业链细分龙头企业全梳理

汉钟精机:空气泵是燃料电池产业核心部件之一;公司开发的空气泵主要用于氢燃料电池车上;在氢燃料电池产业中,已完成螺杆空气泵的研发,已在下游客户技术测试中,离心空压机以及涡旋式氢回收泵已在研发阶段。

电池系统集成细分龙头:

雄韬股份:氢燃料电池领域龙头之一;公司在氢能产业链上已完成制氢、膜电极、燃料电池电堆、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整车运营等关键环节的卡位布局;公司已开发出应用于交通领域的45kW、61kW等燃料电池动力系统,通过国家强制性检验,作为动力源应用于公交车,目前已取得工信部整车公告18款;20年7月,雄韬氢雄燃料电池发动机VISH-130A通过国家检测中心强检认证,电堆功率145kW,发动机系统净输出130kW,这是现阶段我国通过国家检测中心认证的最大功率氢燃料电池发动机。

大洋电机:氢燃料电池领域龙头之一;公司目前拥有3000套氢燃料电池系统的生产能力,形成了电机+电控+氢燃料电池系统及其关键零部件的完整产业链;19年,公司完成46KW燃料电池模组在客车及物流车上的搭载测试,并已具备批量生产能力;19年取得嘉氢(上海)19%的股权,参与加氢站的投资与建设。

燃料电池汽车细分龙头:

美锦能源:氢能全产业链布局。美锦能源被认为是氢能源概念龙头,也是最早布局氢能源业务的A股公司之一,公司主要从事煤炭、焦化、天然气、氢燃料电池汽车为主的新能源汽车等的生产销售。公司旗下飞驰汽车(持股51.2%)为国内最大的氢燃料电池客车公司,其已研发出3个系列、4款燃料电池客车,是目前国内少数具备实际量产能力以及运营调试经验的氢能源整车制造公司;参股的广东国鸿氢能生产燃料电池电堆及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总成,17年至20年连续保持燃料电池电堆国内市场占有率70%以上。

潍柴动力:19年完成多款燃料电池发动机开发,积极推动加氢站建设和燃料电池车辆推广应用,累计运行超过100万公里,助力“绿色动力 氢能城市”理念在山东率先落地;持有弗尔赛33.5%股份,为其第二大股东,标的是我国最大的燃料电池商用车动力系列和乘用车燃料电池模块提供商;持有巴拉德19.9%的股份,是其第一大股东,并在潍坊成立合资公司,将拥有巴拉德下一代电堆及模组技术产品在中国商用车和叉车市场的独家权利;公司已建成两万套级产能的燃料电池发动机及电堆生产线,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制造基地。

氢能源产业链细分龙头企业全梳理

氢能其他应用细分龙头:

龙蟠科技:公司率先研制的的氢能源燃料电池专用冷却液已经全面供货,国内厂商(中通、江淮等)燃料电池冷却液,90%以上都由龙蟠科技供应;公司在氢能源方向布局的产品有储氢罐、燃料电池催化剂等,参股公司安徽明天氢能主营产品为燃料电池系统及零部件、电堆、电堆部件等。

来源 | 财经分析

免责说明 | 我们对文中所述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学习,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删除,谢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