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华为云厚积薄发,三条核心后发制人

打开华为云的官网,华为云7.11品牌日的活动赫然入目:充值领取代金劵的互联网玩法,随着华为进入公有云市场,也正式登场亮相。

实际上,从2017年3月华为轮值CEO徐直军宣布华为正式进军公有云市场到7月11日“华为云中国行”来到北京,正好过去了四个月。

这四个月,是“华为企业云”升级到“华为云”的四个月,也是华为云BU正式成立、华为在公有云领域增加投入的四个月。

7月11日华为云BU副总裁、中国区业务部部长郑殿海首次在媒体前公开亮相,解读华为云。

云进入2.0时代

郑殿海在主题演讲中首先抛出了一个观点:华为认为下一个十年将是云的2.0时代,相对于1.0时代互联网企业作为主角,2.0时代的主角将变成大中型企业。

华为云厚积薄发,三条核心后发制人

大中型企业将成为公有云市场成长的新动力,已经是业界共识——无论是阿里云还是腾讯云,从去年开始,就已经纷纷把市场拓展重点放在了大中型企业。当然,无论是阿里云还是腾讯云,在大中型企业客户领域,相对于华为来说,都还算是新手——毕竟,华为对于大中型企业市场的理解和积累,要更胜一筹。例如在100多家国资委直属的央企当中,几乎所有企业都应用了华为的产品和服务;在全球财富500强中有172家,在全球财富100强中有43家领先企业,选择了华为做为数字化转型的伙伴。

当然,对于大中型企业客户的重视,并不意味着华为云要放弃掉中小企业市场。正如本文开头所描述的华为云官网在线促销活动一样,郑殿海表示,“面向大型企业,华为帮助他们解决云转型中的困难,更好地把握未来;面向中小型企业,华为陪伴他们成长,帮他们抓住未来。”

在笔者看来,正是基于这样的优势,华为云才点明了云2.0时代的几大要素:第一,数据主权和数据安全问题;第二,已有应用如何向云平滑迁移;第三,大中型企业需要完整的云服务解决方案。如果这三个关键问题得到了满意的答复,那么,企业必然通过拥抱云、融入云,实现用云计算技术和理念创新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来提升客户体验和创新效率。

不仅如此,为提供更好的一致性的云服务体验,2017年7月,原“华为企业云”全面升级为“华为云”。笔者理解,这不仅是品牌上的升级,更是在战略上的明确定位,华为云将面向全规模的企业市场,提供公有云服务。

数据是属于客户的资产

值得一提的是,在“华为云中国行.北京站”上,国际权威认证机构英国标准协会(BSI)宣布华为云获得云安全CSA STAR国际认证。BSI大中国区董事总经理林劲为华为云运营部总经理薛浩颁发华为云CSA STAR金牌认证。在笔者看来,这是华为在云2.0时代三大要素中最为看重的一环:解决公有云客户的数据主权和数据安全问题。

华为云厚积薄发,三条核心后发制人

“‘上不做应用,下不碰数据’是华为一直以来非常坚定的战略。”郑殿海强调,“我们希望在技术体系、管理体系上面构建一个相关参与人‘不想、不敢、不能’的安全防护体系,来捍卫客户的数据主权。”

据郑殿海介绍,“不想”是说华为在战略上,和这么多年服务大客户的相关经验上,不想碰数据;“不敢”是从华为公司制度上,建立了一整套完善安全的管理体系,让内部员工不敢碰数据,而且是得到了客户和政府认可的“不敢”;“不能”是指技术上,华为做到了安全防护,让其他人不能触碰数据或破坏安全。

依照薛浩的表述,华为提供的云安全解决方案涉及了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安全服务以及安全运营等各个方面,共有三个层面。第一层是基础安全,比如防DooS攻击、安全杀毒这些基础安全服务免费提供给客户;第二层是安全增值服务,比如与赛门铁克一起发布的安全解决方案;第三层是面向特殊行业和特殊客户提供的一些要求比较高的安全服务。

事实上,作为国际公认的云服务商安全资质,CSA STAR认证是信息安全管理体ISO/IEC27001的增强版本,结合云控制矩阵(Cloud ControlMatrix)、成熟度等级评价模型,以及遵循国际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对云计算服务进行全面、中立、严苛、准确的安全评价。

显然,华为云把安全可信作为核心竞争力之一,其对于安全这部分的能力,一定会持续投入进行建设。

开放和线下服务相辅相成

实际上,“可信、开放和全球的线下服务能力”是郑殿海主题演讲中提及的华为云三大核心优势。在笔者看来,所有这三点,也都是华为原本就具备的优势,在华为云厚积薄发切入公有云市场的今天,选择这几点来做为其后发制人的三个大招,十分务实。

毫无疑问,华为云相对于其他几家公有云供应商的闭源系统来说,OpenStack的开放云架构是其最主要的不同点之一。一方面,华为作为OpenStack白金会员和最大客户,必然会继续引领OpenStack在公有云大并发场景下发展高可靠和高可用能力;另一方面,开放云架构对于自主可控需求的客户有着非常高的吸引力,一定会推动这一市场的发展。

作为华为开放能力的重要代表,据了解,华为软件开发云自2016年12月推出后已经收获了良好的反馈,其面向中小软件企业、软件外包企业、双创企业、互联网企业、高校和广大软件开发者提供的一站式云端DevOps平台,已经跟大连、青岛、福州、贵阳、西安等多个城市政府签约,开展软件开发深度合作,并助力大连理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30多所高校的软件创新教学平台,服务300多家企业、2万多位开发者的云上开发。

笔者理解华为的这种开放,不仅仅是架构层面,同时也是面向华为生态合作伙伴开放能力,包括线下服务能力。在薛浩看来,越来越多的企业把ERP、CRM等核心业务迁移到公有云,希望在提升效率的同时做好客户服务体验。目前,华为云是中国首个被SAP认证的IaaS合作伙伴,即将面向企业市场推出支持SAP HANA的公有云服务和解决方案,满足政府、金融、教育等各个行业的数字化进程。

“线下服务是华为的传统优势。华为希望依靠遍布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服务网络,与合作伙伴一起提供线下服务,来满足客户的需求,比如中软国际是华为云在软件开发云方面的重要合作伙伴。华为还有其他类型的线下服务合作伙伴,并且已经推出了相关的合作伙伴计划。”薛浩强调,“华为不仅在本地服务方面获得了业界的认可,而且华为全自助的线上服务在消费者、手机领域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同样可以应用于公有云。比如华为云目前在线上的促销,也吸引了很多个人客户、中小企业客户进行采购。华为云未来会把线上线下能力更有机地融合起来。”

总体而言,此次华为云7.11北京站上郑殿海的解读,让笔者看到华为的一脉相承——无论是华为的“上不做应用,下不碰数据”理念,还是华为面向企业市场的“平台、生态”战略,都与“可信、开放和线下服务”一脉相承。

华为做“华为云”,只要仍然把合作伙伴和生态放在第一位,就有希望通过互相促进来提升整个体系的效率,进而提升客户和社会的效率,并取得与之相应的市场地位。正如郑殿海所说的,“一个人走得快,但是一群人走得更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