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国米两头雄狮踩着尤文烙上蓝黑印记 新皇写就92年纪录

120分钟苦战后,国米2-1击败尤文图斯,拿下小因扎吉时代的首个奖杯。

意媒盛赞了两头雄狮:打入加盟国米后最关键入球的桑切斯、创造92年纪录的小因扎吉。

国米两头雄狮踩着尤文烙上蓝黑印记 新皇写就92年纪录

“雄狮”的说法,来自桑切斯自己。

他讲道:“我就像是一只关在笼子里的雄狮,如果能让我上场,我就是场上的野兽!”

国米两头雄狮踩着尤文烙上蓝黑印记 新皇写就92年纪录

他兑现了承诺。

替补出场,踢了45分钟比赛,32次触球,跑动范围遍及前中后场、左中右路。

因为岁月剥蚀、伤病侵袭,如今的桑切斯已经没有了野兽的体魄。

但他却在一个瞬间,展示了“雄狮之心”。

国米两头雄狮踩着尤文烙上蓝黑印记 新皇写就92年纪录

赛前阿莱格里就明说了,这是一场“120分钟的对决”。残阵出击的尤文踢法务实,扎稳篱笆,不惜牺牲进攻,也要全力强化防守。尤文全场射门数不及国米1/3,毫不掩饰冲着点球大战而去的心思。最后时刻,阿莱格里换上博努奇就是准备去罚点球。

而国米这边,刚从新冠中恢复的哲科失误太多,劳塔罗挨踢后腿部不适,刚伤愈的科雷亚脚感不佳,佩里西奇也因为燃油耗尽被提前换下,加时赛,蓝黑军禁区内缺乏打击点,虽场面占优,但失之锐利;虽积极进攻,却难免隔靴搔痒。

看起来,比赛将直奔点球大战而去。

国米两头雄狮踩着尤文烙上蓝黑印记 新皇写就92年纪录

然而桑切斯却不愿将命运交给偶然性极大的12码决战!

比赛读秒阶段,迪马尔科左路传中,桑德罗出现低级失误,达米安勉力将球争下,距落点有点远的桑切斯突然急加速,抢在鲁加尼之前射门绝杀。

那一刻的他,真像是出笼的雄狮。

这一瞬间,人们依稀看到了那个在巴萨、阿森纳时纵横叱咤、大杀四方的桑切斯,他和鲁加尼在这一刻的不同表现,也清楚向人们诠释了在足坛,什么样的人才配称为是大腿。意媒盛赞“一刹那的火花裁决了两大豪门120分钟的努力”,欧洲媒体则用三个单词评价桑切斯:Lengends NEVER Die(传奇永远不死)。

国米两头雄狮踩着尤文烙上蓝黑印记 新皇写就92年纪录

进球后的桑切斯脱衣狂奔,疯狂庆祝。

赛后,他被国米诸将抬起,抛向天空。

官方也毫无争议的将超级杯MVP奖项颁给他。

有个画面很具有代表性:桑切斯拍着胸前的国米队徽,摆脱了冬窗离队传闻。赛后接受采访时,他形容自己“Sempre stato un leone”(永远是一头雄狮)。

国米两头雄狮踩着尤文烙上蓝黑印记 新皇写就92年纪录

几周前,意媒还将桑切斯描述为是冬窗被清洗的热门,就是因为桑切斯伤愈后对出场时间偏少感到不满。孔蒂时代,他对第三前锋的定位都感到不满,何况如今只是第四前锋。

桑切斯赛后指出,他认为自己在国米能出场时一直表现不错,可惜并不总能得到机会。比如孔蒂就对他说“在这里没人能踢出和你一样的足球,我会让你踢15-20分钟比赛,因为即使很短的时间你也能决定比赛。”

可桑切斯想要的更多!他渴望出场,渴望表现,渴望胜利,永不满足。他认为自己配得上!

桑切斯没自吹。本战之前,他效力国米至今,各项赛事3503分钟参与了30个进球(14进球16助攻),只要无伤无病能出场,他一直能保证平均每场0.8的进攻数据输出。但舆论界对桑切斯一直持批评态度,这是因为他薪资偏高,伤病偏多,也是因为他缺少那种标志性的大场面关键战功。现在情况不同了,当他拍着国米队徽向球迷致敬时,他也永远载入蓝黑军史册,意媒赞道:“这一刻,桑切斯真正烙上了蓝黑印记”。

国米两头雄狮踩着尤文烙上蓝黑印记 新皇写就92年纪录

同样载入史册的,还有小因扎吉。

国米新帅成为蓝黑军队史第19位赢得主流赛事奖杯的教头,更重要的是,他3次带队与尤文踢决赛,3次取得成功,成为1929-30赛季至今,92年来在决赛里击败尤文次数最多的教练。

赛季开始至今,小因扎吉因为战绩出色、勤勉工作、不闹情绪,而得到了张康阳、马洛塔等人的交口称赞,也赢得了很多国米球迷喜爱。不过在亚平宁,喜爱孔蒂的意籍民众确实不少,质疑小因扎吉档次不够接班冠军大帅的观点,也一直存在。

现在,小因扎吉扮演着“尤文克星”的角色,在国米拿下首冠,形势有所不同了。基于国米最原始的感情、绵延百年的爱憎,他的境遇和威望,自然会大幅提升。

在西方社交网站上,越来越多的球迷在说,容貌俊秀、身材单薄的小因扎吉看起来儒雅,但在他的心中,也活着一头嗜血的雄狮——那也是最适合“pazza inter”(疯狂国米)的激情。

国米两头雄狮踩着尤文烙上蓝黑印记 新皇写就92年纪录

此战后,很多原本对桑切斯、小因扎吉有所不满、抱有疑虑的人,开始转变对他们的评估,少了一些怀疑,多了许多欣赏,甚至是尊敬、爱戴。

在这样的夜晚,这两头雄狮,配得上得到这种礼遇。

因为他们联手缔造了经典——那种也许多年后还会被一代球迷时常忆起的经典!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