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抗日名将吉鸿昌,1934年遇害后,他的儿女后来怎样了?

北伐时期,国民革命第四军因屡建军功,成为立功最多的一个军,所以荣获“铁军”称号,后来又有一支队伍因纪律严明,作战勇敢也被称为“铁军”,这就是冯玉祥的第十九师,师长叫做吉鸿昌。

抗日名将吉鸿昌,1934年遇害后,他的儿女后来怎样了?

1895年,吉鸿昌生于河南扶沟县的一个贫困家庭,在父亲教诲下,他养成吃苦耐劳,智勇正直的性格,17岁那年,冯玉祥部来河南招兵,他就报名参了军,因表现优秀,很快升为营长。

虽说是营长,在军中也算是不小的官职,不久他就抽空回家探望父亲,他原以为父亲会以他为傲,没想到父亲只送他七个字“作官即不许发财”,他秉记父亲的教诲,并把它刻在自己吃饭的碗上,此后这只瓷碗跟随他走南闯北直至牺牲。

抗日名将吉鸿昌,1934年遇害后,他的儿女后来怎样了?

1926年,冯玉祥率部参加北伐,时任骑兵团团长的吉鸿昌在北伐期间屡建军功,北伐结束后,骑兵团扩编为第19师,吉鸿昌也升为师长,虽成军中高级将领,但他勿忘初衷,他严于律己,也约束部队不许扰民,而这19师战斗力也很强,因英勇善战、纪律严明,19师就有了“铁军”的称号。

1930年中原大战中冯玉祥失利,吉鸿昌部被蒋介石改编,他也被任命为第22路军总指挥,为了消耗这批改编的部队,蒋介石令吉鸿昌率部对鄂豫皖苏区进行“围剿”,不久九一八事变爆发,吉鸿昌反对内战,要求北上抗日,他的主张与蒋介石大相径庭,气得老蒋将他调离军职,令他去国外“考察事业”。

抗日名将吉鸿昌,1934年遇害后,他的儿女后来怎样了?

吉鸿昌在国内仕途不顺,在国外也因为中国人的身份屡遭歧视,为了表示抗议,维护民族尊严,吉鸿昌找来一张木牌,用英文在上面写道“我是中国人”,然后挂在胸前,昂扬挺胸走在大街上。

1932年,回国后的吉鸿昌与我党地下组织联系,还秘密成为党员,后来他与冯玉祥等人联合东北义勇军成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开始对日伪军作战,还曾成功收复多伦,可惜在蒋介石、阎锡山等人干预下,同盟军最终失败。

这次失败并没有击垮吉鸿昌坚持抗日的决心,1934年初,他迁居到天津法租界,创办《民族战旗》报,宣传抗日思想。

抗日名将吉鸿昌,1934年遇害后,他的儿女后来怎样了?

1934年11月,吉鸿昌在租界秘密开会时遭特务暗杀受伤,被租界当局逮捕,后孔祥熙贿赂租界负责人,将吉鸿昌引渡给国民政府,后经“公审”,11月24日,吉鸿昌遇害,时年39岁。

吉鸿昌生前与夫人胡红霞育有两女一子,长女三岁时夭折,只有一儿一女长大成人。

儿子吉兰泰,父亲去世时他只有4岁,在母亲抚养下长大成人,后考入师范学院,解放后在天津一所中学担任老师,如今早已退休。

女儿吉瑞芝两岁就失去父亲,虽然对父亲的长相没有印象,但是从小母亲就给兄妹俩讲述父亲的故事,叙述他的爱国情怀,经过母亲成百上千遍的诉说,父亲的英雄事迹早已深记在心,晚年有人采访她,她深情地说:“我觉得父亲从未真正离开过我。”60年代吉瑞芝调天津市政协工作,现已退休,曾著有《吉鸿昌传记》一书。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