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蒋介石不愿借钱,致杜聿明长子自杀,为何杜母离世,又变热情?

1949年1月10日,淮海战役结束,我军在付出13.4万人的代价后,成功消灭及改编国军五个兵团、22个军、56个师及一个绥靖区共55.5万人,大获全胜,这一战,我军淮河南北大部分地区,直逼长江。

蒋介石不愿借钱,致杜聿明长子自杀,为何杜母离世,又变热情?

几家欢喜几家愁,就在我军摩拳擦掌,为渡江战役做准备的时候,蒋介石的南京总统府,却发生了一件大事情,在淮海战役中被俘的杜聿明的妻子曹秀清,不顾一切,高喊让蒋介石还她丈夫。

在国军众多将领中,杜聿明与张治中二人,算是一股清流,在大家发迹之后,都抛弃发妻,娶年轻漂亮的老婆、娶众多姨太太的大环境中,这二人始终如一,连个绯闻都没有,但有人劝张治中抛弃目不识丁发妻洪希厚另娶时,张治中笑着道:“

她是我孩子的母亲,也是我的家乡人,抛弃她,我怎么向儿女交代?怎么面对家乡父老?

”。

蒋介石不愿借钱,致杜聿明长子自杀,为何杜母离世,又变热情?

杜聿明虽然没有说过类似的话,但却始终如一,与妻子曹秀清相亲相爱,将外面的花花草草,拒之门外,说起来,杜聿明与曹秀清,还是包办婚姻。

曹秀清与杜聿明一样,都是陕西米脂人,比杜聿明大两岁,而且两家还是世交,杜聿明的父亲杜良奎对曹秀清极为喜爱,1923年,杜聿明在榆林中学毕业后,杜良奎便给杜聿明和曹秀清订了婚。

1924年春,19岁的杜聿明与曹秀清喜结连理,虽是包办婚姻,但夫妻二人,却相处的很是和睦,杜聿明去黄埔军校后,在杜聿明的支持下,曹秀清进入米脂女子学校读书,后来,还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大革命失败后,曹秀清在南京与丈夫团聚,从此一门心思照顾家庭,他和杜聿明生育三男三女,生活的很是幸福。

蒋介石不愿借钱,致杜聿明长子自杀,为何杜母离世,又变热情?

虽然后来的杜聿明,在国军中地位越来越高,但曹秀清却越来越提心吊胆,生怕丈夫有个闪失,然而,在1949年的时候,曹秀清的担心,还是发生了,丈夫杜聿明被解放军俘虏,这才有了曹秀清大闹总统府的一幕。

可惜的是,杜聿明被俘后,无论曹秀清怎么闹,蒋介石都没有见她,后来,曹秀清听到流言,说杜聿明已被处决,无奈之下,前往台湾。

虽然杜聿明曾经是蒋介石心腹,但到了台湾后,蒋介石并未给予杜聿明家人过多帮助,曹秀清一家,在台湾活的很是艰辛。

1956年,杜聿明长子杜致仁去美国哈佛大学上学,结果还有1年就毕业的时候,台湾银行却终止贷款,杜致仁来信,只要再有3000美元,就可毕业,曹秀清无奈,只能硬着头皮,写信向蒋介石借贷3000美元,结果蒋介石却只批1000,而且还是分两年给,因为此事,在美国的杜致仁一时想不开,竟吞服大量安眠药自杀。

蒋介石不愿借钱,致杜聿明长子自杀,为何杜母离世,又变热情?

杜致仁之死,对曹秀清打击极大,也让曹秀清对蒋介石的幻想,彻底破灭,然而,在1957年,杜致仁自杀的第二年,杜聿明的母亲去世,蒋介石却给了极高规格的葬礼,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呢?为何蒋介石一下子就变得热情了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他有位好女婿,他就是杨振宁,这一年,杨振宁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蒋介石很希望杨振宁回来太晚,为台湾效力,为此,还亲自接见了曹秀清。

蒋介石不愿借钱,致杜聿明长子自杀,为何杜母离世,又变热情?

但因为杜致仁一事儿,曹秀清早就看透了蒋介石的真面目,如何会再替蒋介石办事?为了离开台湾,曹秀清借口要去美国看杨振宁、杜致礼,从此一去不回。

到美国后不久,曹秀清便通过杨振宁的关系,与在大陆的丈夫杜聿明取得联系,1959年,杜聿明被特赦,1963年5月,曹秀清从美国辗转回到大陆,与分别14年的丈夫团聚,从此之后,便与杜聿明一直留在大陆,父亲二人生活的很是平静。

1981年,杜聿明病逝,享年76岁,临终之时告诫曹秀清:“我死以后,你哪里也不要去,不要去美国,更不要去台湾,就在大陆定居。”。

蒋介石不愿借钱,致杜聿明长子自杀,为何杜母离世,又变热情?

对于丈夫的告诫,曹秀清铭记于心,1982年,曹秀清与三个儿女在香港见面,当时的曹秀清,已经八十多岁,很想将老母亲接回台湾尽孝,但却被曹秀清拒绝,返回大陆。

1984年,曹秀清离开人世,享年82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