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建国后山东老人持有双枪70多年!工作人员前去查问,他:粟裕送的

众所周知,中国严禁持枪,但是在山东莱芜的一户农家里,有一位96岁的老人,竟持枪长达70年,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这位老人又是何方神圣,有着什么样的传奇经历呢?

这位老人名叫滕西远,是一位96岁的抗战老兵,

在接受采访时,滕老依然精神抖擞,意气风发,

并且在家中至今还珍藏着当年随他作战时的武器,分别是两把驳壳枪与一把匕首,

多年以来,滕老将他们放在他自制的红绸缎中,悉心照顾,这些是滕老最珍贵的东西。

建国后山东老人持有双枪70多年!工作人员前去查问,他:粟裕送的

(手持双枪的滕西远老人)

大家都知道战争结束后,大多数战士的武器会被上交到国家,或者是存放在博物馆里,但也有例外的时候,部队也有人性化的一面,这两把枪对于滕老具有深刻的意义,

这两把枪对滕老来说,不仅仅是武器那么简单,更是他峥嵘岁月,戎马一生和荣誉的见证。

所以1982年,解放军6206部队特意为滕老签发了持枪须知,而提及滕老的战场经历,那也是非常不一般。

建国后山东老人持有双枪70多年!工作人员前去查问,他:粟裕送的

(解放军6206部队为滕老签发的持枪须知)

老人先是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之后是抗美援朝战争等大大小小十余次的战役,可谓是战功赫赫,功勋卓著。

可当老人看下四周,回想到自己的童年时,不禁面露难色,

感慨道:“生活在这个时代可谓是件幸事。”

建国后山东老人持有双枪70多年!工作人员前去查问,他:粟裕送的

(左一为滕西远老人)

1925年10月,滕西远出生在山东莱芜县口子镇北山阳的一家贫苦农民家中,自幼父母双亡,家中共有兄弟五人。上面两个哥哥,因为家里穷得实在没办法,为了维持生计,两个哥哥先后参加了革命。剩下还有两个弟弟,为了不让弟弟们挨饿,

滕西远10岁那年就做起了叫花子,外出讨饭。

但是在那个动荡贫困的年代,家家户户都不富裕,更别说顾及别人了,连自己养活自己,解决温饱,都成问题,因而他五弟就是这样在他面前被活活饿死了。

建国后山东老人持有双枪70多年!工作人员前去查问,他:粟裕送的

(滕西远老人与他的爱人)

因为受两个哥哥参军的影响,滕西远幼小就将杀敌报国作为自己的理想。

1938年,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肆意践踏,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13岁的滕西远亲眼目睹了日军惨无人道的暴行,所以他对日军深恶痛绝,恨之入骨,一心想要赴战场杀敌,不惧生死。

于是滕西远主动找到莱芜县大队政委刘子正,要求参加革命。因为滕西远的年龄太小了,刘子正并不打算收留他,

但滕西远却坚定地说道:“我搞革命没有牵挂,对党没有二心,请求你们就收下我吧!”

在滕西远的强烈要求下,刘子正被他打动了,就同意了滕西远的请求。

建国后山东老人持有双枪70多年!工作人员前去查问,他:粟裕送的

(立下赫赫战功的滕西远)

滕西远因为从小就没吃过几顿饱饭,严重缺乏营养,所以身材瘦小,加上皮肤黝黑,大家给他取了个绰号,叫他“滕黑子”

。一开始,滕西远并不起眼,大家并没有注意到他,直到汉奸与日伪军对我军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滕西远才正式初露锋芒。

少年参军,手刃敌人,抗日小将如何被司令员称为“孤胆英雄”?

1940年春,日军在中国战场上进入相持阶段,而日军为了巩固占领区,于是对敌后根据地开展疯狂扫荡,实施了灭绝人性的“三光政策”,

企图吞掉我军抗日根据地。

当日军部队直逼滕西远的家乡山北杨而来时,滕西远正在和县大队的几名战士执行任务。由于滕西远对这里的地形了然于心,当敌人刚进门时,滕西远便翻过院墙跳了出去,但是出村子的路已经让敌人给堵死了,因此为了安全,滕西远和两名战士只好暂蔽起来。

建国后山东老人持有双枪70多年!工作人员前去查问,他:粟裕送的

(滕西远)

过了一会儿,隐藏在猪圈上的滕西远发现有一个落单的敌人

他悄悄掏出匕首,向身边的两名战士示意,当这个鬼子慢慢靠近时,滕西远立刻从上面跳了下来,将这个鬼子扑倒在了地上,随后两名战士从侧翼杀出,直接按住了鬼子的手脚,滕西远抄起匕首直接刺了进去,鬼子顷刻丧命。

此战滕西远一战成名,战士们对他刮目相看。

时至今日,滕西远老人还保留着那把当初他斩杀敌人的那把匕首,这也是滕西远参加革命,立下战功的开始。

建国后山东老人持有双枪70多年!工作人员前去查问,他:粟裕送的

(滕西远老人)

1940年夏,日军再次对鲁中抗日根据地发动进攻,

当时山东纵队第四支队的廖荣标,在跟日军开战前一天的动员大会上说道:“谁是狗熊,谁是英雄,拿了鬼子脑袋的才是英雄。”

这时滕黑子举起手来,汇报道:“不出十八天,我就能给你把鬼子头拿过来。”

之后,八路军和日军便在杨家横一带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在战斗中,滕西远隐秘地躲在暗中,伺机观察敌军动态,

当他看到一个正抽出东洋刀,大喊进攻的日军指挥官时,滕西远立刻对准这个日军指挥官就是一枪,那个日军军官就这样结束了他的性命。

带头人一死,下面人也乱了阵脚,纷纷朝滕西远所在的部队进攻过来。

建国后山东老人持有双枪70多年!工作人员前去查问,他:粟裕送的

令滕西远老人印象深刻的是,当时他子弹打光了,就只能和日军肉搏,结果枪托都被打烂了。其中有一个鬼子,一个垫步,抽刀就向滕西远刺来,结果滕西远来不及躲闪,腋下被日军的刺刀捅伤,当时滕西远一个发狠,直接拿起刺刀就刺杀了敌人。

在这场战斗中,

滕西远英勇无畏,共歼灭敌军6人,因为他出色的战绩和英勇的表现,滕西远荣获一等功,被第四军司令员廖荣标亲自接见,

并称赞滕西远:“你这个小黑子打鬼子真行嘞!”并奖励了滕西远一支驳壳枪,

这对于滕西远来说是莫大的荣誉和鼓舞,这就是滕老第一支枪的来历。

这一年滕西远15岁,孤胆英雄巧计打败敌军,后滕西远又被华野副司令粟裕赠予第二支驳壳枪。

建国后山东老人持有双枪70多年!工作人员前去查问,他:粟裕送的

(滕西远老人的双枪)

巧设空城计,粟裕亲自授枪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不顾党内和民众反对,公然发动内战。1947年7月,国民党整编第十一师,新五军两个加强营在南麻鲁村开进

此时滕西远已经凭借其出色的战功,升为连长了。

在一次执勤中,滕西远的战友侦查到敌人两个营的兵力,约200余人,朝他们这边开进,

面对200对2的悬殊实力和敌军精良的装备,战友紧张的跟滕西远问道:“连长,这么多敌人,咱们能活命吗?”

但有着多年战斗经验的滕西远在面临这种情况时,依然临危不乱,此时他急中生智,想起诸葛亮空城计吓退司马懿大军的故事,决定给敌人也唱出“空城计”。

建国后山东老人持有双枪70多年!工作人员前去查问,他:粟裕送的

当敌人到达山沟深处时,滕西远先是朝下面的山沟扔下一枚手榴弹,吓唬敌人,随后高声呼叫:

“你们被包围了,缴枪不杀,我军优待俘虏!”

随后两人同时朝天鸣枪,传信呼叫大部队。当时大部队距离他们至少还有半里路,当部队听到枪声时,迅速赶了过来,没过几分钟就全歼了敌人。

这出“空城计”让敌军一下子就交出了两个加强营,随后在战后的庆功宴上,滕西远被华野副司令粟裕亲自授予一等功,并奖励滕西远第二把驳壳枪,

这就是滕老第二支驳壳枪的来历。

而滕老额头上被炮弹造成的伤疤,更是象征着滕老第三个“勋章”,

那这个伤疤背后,又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呢?

建国后山东老人持有双枪70多年!工作人员前去查问,他:粟裕送的

(粟裕)

入朝作战,炸掉坦克,成为“爆破英雄”

接着滕老回忆道,

那是北上入朝作战之时,敌我双方战力悬殊,那个时候志愿军经常吃不饱,当干粮吃完后,战士们只能以雪充饥,条件极其艰苦。

1953年3月,滕西远所在的部队,被美军坦克阻挡在三八线附近的马坪里地区,而我军要想取得胜利的话,就必须跨越过去,炸掉敌军的坦克

在当时的条件情况下,志愿军根本就没有有效的应对方法,而且敌军的坦克上还有望远镜,想要靠近,都绝非易事,更不用说将炸药包挂在坦克上全身而退了。

在这一关键时刻,滕西远自告奋勇,此次行动,可谓九死一生,极大可能是有去无回,

但滕西远毅然请命。

建国后山东老人持有双枪70多年!工作人员前去查问,他:粟裕送的

(朝鲜战场上的美军坦克)

滕西远借助夜色的掩护,轻装前行,抱起炸药包悄悄接近敌军坦克,并将炸药包放好。

好在坦克附近有一个可以作隐蔽的小沟,滕西远成功躲过了敌人的侦查,

最终将挡住去路的坦克炸毁,并活了下来,

只是在额头一处留下炮弹爆炸时造成的伤痕,这个伤痕也像是一枚永不褪色的勋章一样,因此滕西远也成为闻名全军为“爆破英雄”,

而首长奖励给他的两支驳壳枪,也成为了他戎马一生,战功赫赫和峥嵘岁月的见证。

建国后山东老人持有双枪70多年!工作人员前去查问,他:粟裕送的

(滕西远老人与他的妻子)

正是有了滕西远这样为了中国,将生死置之度外,前赴后继,英勇无畏的英雄们的付出,才有了如今我们安定幸福的生活,没有他们,就没有新中国。

因此,我们向滕西远这样的英雄致敬!

和平来之不易,我辈更是应当珍惜,发愤图强,为祖国的强大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建国后山东老人持有双枪70多年!工作人员前去查问,他:粟裕送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