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项羽自刎后,刘邦让项氏族人全都改姓“刘”,48年后才发现他高明

李清照有句诗叫做:“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作为一个失败者,项羽无疑是历史上最为成功的失败者,直到 1000多年后的美女李清照都还在怀念他,历史上除了他之外也没谁了。不过项羽也有他自身的缺点,比如他非常喜欢屠城来炫耀自己的武力,多疑而又缺少谋略,所以历史最终还是选择了刘邦,而没有选择项羽。

项羽自刎后,刘邦让项氏族人全都改姓“刘”,48年后才发现他高明

对比项羽和刘邦两个人的身份 的话,我们可以发现两者的区别很大。项羽出身楚国贵族,一来到世上就有着与众不同的血脉。据历史记载,项羽年少的时候就“力能扛鼎”。然而刘邦就不一样了,他出身贫寒,一家人都老老实实地种地,就他最不老实,吃喝嫖赌抽样样俱全 ,还常常去寡妇家开的酒店吃白饭——赊账。

虽然对比起来项羽非常伟光正,刘邦是个十足的流氓,但是治理国家并不是看个人的道德水平的。刘邦因为出身贫寒,虽然放荡不羁,但是却知道民间疾苦。公元前202年,汉朝建立后,萧何为他建设长安城建得非常宏伟,刘邦当时就开始骂人了:“这天下还穷得连裤衩都没得穿,你就给我搞这么个大工程,你想累死老百姓吗?”

项羽自刎后,刘邦让项氏族人全都改姓“刘”,48年后才发现他高明

因此汉朝前期刘邦都采取了与民休息的政策,让老百姓好好地过日子。但是相比而言,曾经也统一天下的项羽就没有这个觉悟了,他再一次搞分封制,让那些六国贵族去普遍性的压迫和剥削老百姓,而且也因此天下再一次陷入战乱。同时他还认为人就是要向别人夸耀自己的荣华富贵,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怪不得别人评价:“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实际上项羽在政治智慧是上一直被刘邦远远地甩在后面,由于他的刚愎自负,本来在他麾下的韩信、陈平都 投奔了刘邦,并且韩信最终在公元前202年设下了十面埋伏的大阵,将所向无敌的楚霸王打败,从此楚汉之争最终以汉的胜利而告终,项羽自刎身亡。

项羽自刎后,刘邦让项氏族人全都改姓“刘”,48年后才发现他高明

那么,项羽死后,刘邦是怎样对待项羽的族人的呢?刘邦在这里又体现出了他高超的政治手腕,按照项羽的性格,凡是反抗他的他都要屠城,杀个干净。正因为如此,项羽激起了许多地方的老百姓对他激烈的反抗。所以刘邦反其道而行之,他大肆封赏项羽族人,并且将他们赐姓“刘”。

那时候楚人、鲁人还非常的崇拜项羽,对刘邦非常抵制。但是得知刘邦这样对待项羽的族人之后,他们纷纷感念刘邦的恩德,心悦诚服地归顺了刘邦,为天下的再次安定奠定基础。而当年在鸿门宴对刘邦有救命之恩的项伯,则被刘邦封了侯,在汉朝继续享受他在楚国的待遇。

项羽自刎后,刘邦让项氏族人全都改姓“刘”,48年后才发现他高明

不过汉朝的主体毕竟是郡县制,后来项伯一死,汉朝就 找个机会剥夺了项伯后人 的封地,从此沦为平民。这对于项伯肯定是不公平的,毕竟这个侯爵 的位置可是他背叛自己的亲侄子才换来的。但是对于汉朝来说,项伯连亲侄子都能背叛,何况是汉朝呢?对于汉朝的老百姓,能够少一个诸侯王,他们又少了一份税赋,可见是天下“皆大欢喜”的结果。

项羽自刎后,刘邦让项氏族人全都改姓“刘”,48年后才发现他高明

48年后,汉朝发生七国之乱,本质都是诸侯国发生的叛乱。好在这时候像项伯这样的 “异姓王”基本都被刘邦连坑带骗弄没了,天下并没有陷入大的动乱当中,这时候 人们才知道刘邦当年举动的高明之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