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二战:你知道究竟什么样的人才会被认为是“通敌者”吗?

“通敌者”有很多种不同的动机。其中一些人真的是出于对纳粹的忠诚;一些人只是为了想尽办法在几乎无法生存的条件下继续活下去而已;还有一些人则是为了搏得这个国家最后的一线生机而去做间谍工作而通敌。但究竟什么样的人才是“通敌者”呢?

在战争初期,决定在占领区内与德国人合作过的政府官员可能会被认为是通敌者,或者他们只是暂时妥协以确保他们能够实现最好的安排来帮助自己的国家取得最终的胜利?工厂主们可能让自己的工厂为德国人生产物资,同时也给他们自己赚到一些钱,并防止自己被当作奴工送到德国境内服劳役。农村地区的地方长官或者警察,也毫无选择,只能服从德国人的命令。

二战:你知道究竟什么样的人才会被认为是“通敌者”吗?

几乎每一个国家都有着本土的法西斯主义分子和反犹太主义者,他们都心甘情愿地为纳粹党效忠,因为他们甚至都认为,自己的行为是本着爱国主义思想的。比如说,在荷兰的安东·马瑟特党就拥有5万多成员,但他们却没有真正得到德国人信赖并赋予行使工作的任何权力。在波兰,通敌卖国的人应该是最少的,但即便在那里,也可能看到另一种形式的通敌行为。自1944年以来,很多支持共产主义的波兰人,都曾帮助苏联人巩固他们的控制力,但却被他们的多数同胞视为“通敌卖国者”。

二战:你知道究竟什么样的人才会被认为是“通敌者”吗?

在多数人眼里,穿上德军的军装并为德国人战斗,当然是一种通敌的行为了。但实际上,很多列在纳粹党武装精英部队及武装党卫军名单中的人,都是在德国境外出生的。他们包括了从海外征募来的德国少数民族,即德侨,还有很多外国人,比如挪威和丹麦人。在战争后期,这张网被撒得更远,许多乌克兰、克罗地亚人、拉脱维亚人、爱沙尼亚人以及其他人群都被接纳到其中。所以,几乎超过一半的武装党卫军士兵都不是本土的德国人。

二战:你知道究竟什么样的人才会被认为是“通敌者”吗?

数量庞大的苏联市民,最终只得为德国陆军服务,有时候甚至要对德国人的战斗进行支援。至1942年,很多德国军队里都有数量相当庞大的辅助人员,其大部分来自俄罗斯。这些人中的很多都是之前战争的俘虏,他们之所以“通敌”为德国人效命,一是为了摆脱穷困的境地,二是为了防止被德国人杀掉。起初,他们主要充当战斗以外的支援工作,比如驾驶员、厨师等,但到后来,他们也开始加入到战斗之中。在1944年的诺曼底地区,德国陆军军团通常会配有一支“东方营”部队,其中的组成人员就是这些人,有一些人在战斗中还颇有战绩。

二战:你知道究竟什么样的人才会被认为是“通敌者”吗?

其他由德国人组建的部队,试图利用反苏维埃的情绪。这些人包括哥萨克人、亚美尼亚人等,他们经常在反游击队的战斗中参加行动。诸如此类的俄罗斯人,也有参与其中的。在布良斯克地区,还筹建过一支“俄罗斯民族解放军”。其中比较有名的当属“卡明斯基”旅,这支部队曾经因凶残而闻名。

二战:你知道究竟什么样的人才会被认为是“通敌者”吗?

1942年德军捕获了一名苏联红军的高级军官,即安德烈耶维奇·弗拉索夫将军,并让其组建起一支规模庞大的反斯大林俄罗斯部队。但最后也只组建了两支师级的部队,却并没起到真正意义上的作用。而且在战争的最后几天当中,这些部队甚至直接背叛了德国,并与捷克抵抗组织一起对付德国。

二战:你知道究竟什么样的人才会被认为是“通敌者”吗?

在战后身份被暴露的通敌者的命运,往往也是很悲惨的。数以百万计的苏联市民,由西部盟军转交给苏联机构。其中相当多数被送往古拉格集中营,而弗拉索夫及其下属官兵则全部被处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