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朝鲜战争后,21名美军战俘拒绝回国,等待他们的是怎样的命运?

1953年7月,伴随着“朝鲜停战协议”的签订,长达三年的“抗美援朝战争”宣告结束,伴随着战争拉下帷幕,一系列的战后问题有待商榷,仅就俘虏交换这一环节,双方就进行了数次商讨,并最终达成了一致意向以促进战争的结束。

朝鲜战争后,21名美军战俘拒绝回国,等待他们的是怎样的命运?

在此期间,美国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出台了一项政策“作为战俘可以自由选择被释放后自己的去留问题,可以选择回到自己祖国,也可以选择留在愿意接受自己的第三国家”。

美国出台这一项政策,其目的并不是表现美国的宽容与自由,当时台湾问题还并未得到妥善解决,这一政策无非是美国针对双方俘虏,联合台湾当局所进行的一项怀柔拉拢行动,只是未曾想到其结果确是适得其反。

詹姆斯·乔治·温纳瑞斯

最终“21名美国俘虏拒绝回国,他们选择继续留在中国生活。”其中最为知名的便是老温,温纳瑞斯了,通过了解其生平经历,便可以差不多摸清楚战俘们选择留在中国的原因了。

朝鲜战争后,21名美军战俘拒绝回国,等待他们的是怎样的命运?

温纳瑞斯于1922年出生于小镇上一个工人家庭,作为家中兄妹四人的老大,在经济大危机波及到美国,家庭收支困难时,他选择在中学时期就打零工以补贴家用,中学毕业之后,他辗转好几个州都未曾找到工作,走投无路之时便报名参了军。

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温纳瑞斯作为美军的一名步兵在多个美洲国家与法西斯在战场上正面对抗,后作为炮兵面对日军的连番空袭轰炸他丝毫不惧,为美军在二战期间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战结束后温纳瑞斯复员回国,奈何命运弄人,美国又一次爆发经济危机,温纳瑞斯无奈又第二次参军,两个月之后便上了朝鲜战场。

朝鲜战争后,21名美军战俘拒绝回国,等待他们的是怎样的命运?

中国人民志愿军进行的第二次战役中,采用诱敌深入的计策,大破联合国军,就这样,刚来朝鲜一个多月的温纳瑞斯成了中国军人的俘虏。

“战俘营”

说到战俘营,很多人对其的印象便都是黑暗,惨不忍睹,可以说是臭名昭著,劣迹斑斑,在许多外国人的潜意识之中,一旦进入战俘营,那无异于丧失了作为人的基本权利。所谓“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作为俘虏,即是失败者,面临的可能是无尽的侮辱和虐待。

但是温纳瑞斯在进入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战俘营之后却却是外一幅景色,中国严格执行“日内瓦公约”的俘虏保护政策,给战争中俘虏以应有的待遇。

朝鲜战争后,21名美军战俘拒绝回国,等待他们的是怎样的命运?

据温纳瑞斯回忆,他在战俘营里度过的两年零八个月里,没有他们想象中惨不忍睹的侮辱,唾骂,体罚等现象。但是难免有不配合的现象出现,即使面对那些不好好配合的俘虏,中国方面也是以教育为主,最多也就关关禁闭,时间也不会超过一周。

对于他们身上所携带的贵重物品也并未剥夺,而是一一记录在册暂时保管,等离开之时全部归还。

就当时的战争情况看,中国人民志愿军所处的条件也是异常艰苦的,吃不饱,穿不暖,还要在极端条件下和敌人作战,俘虏们也经常随着在枪林弹雨甚至狂轰滥炸之下东奔西跑,但是,尽管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中方依然给他们一份力所能及的保证。

朝鲜战争后,21名美军战俘拒绝回国,等待他们的是怎样的命运?

志愿军之所以在这样极端的条件下仍然坚持保证俘虏的基本生活,不仅仅是由于中方优待俘虏的优良传统,更多的是让俘虏了解中方对俘虏最真实的态度,通过其本国公民的真实感受来回击美国在国际上对我国肆意抹黑的现状。

除尽可能优厚的生活待遇之外,中国人民志愿军还对温纳瑞斯等俘虏进行了思想政治教育,使其充分认识到美国发动战争的侵略性。面对思想逐渐向志愿军靠拢的温纳瑞斯,被俘的美军军官不断威逼利诱。

要求他马上停止回国便可以受到嘉奖,否则回国后面临的将是军事法庭的声讨,面对威胁,“老温”并未选择妥协,并坚持成为其中的积极分子,并最终与其他20人选择在战后居住中国。

朝鲜战争后,21名美军战俘拒绝回国,等待他们的是怎样的命运?

“老温”等地“以后战俘生活”

通过温纳瑞斯的经历,我们基本能了解到21名美军战俘来我国生活的原因,说是战俘,其实不如理解为我方中国人民志愿军用生命争取来的国际友人。

1954年21位“美国友人”在中方的安排下入住了太原省政府旁的一家小型招待所,甚至给他们安排了西餐厨师,并且安排了由红十字会负责的汉语言文学等其他科目,自此,他们的生活井然有序的进行着。

即将毕业之际,其中一位叫“迈克尔.道格拉斯”的战俘却不幸染病去世了,人们按照中国的仪式对其进行了安葬,其余人选择了在中国“进厂上班”,如“老温”可以说是重操旧业,分去了济南造纸厂继续从事工人。

朝鲜战争后,21名美军战俘拒绝回国,等待他们的是怎样的命运?

还有选择继续学习的部分人则是被集中安排中文培训后保送就读本科,中央明确表明不能歧视他们,应当着眼于未来以礼相待。

伺候他们都有条不紊地过着各自的生活,后来伴随各种各样的冲突开始返回美国,我国始终坚持自愿的原则,在他们希望回国时依旧不作任何阻拦,送他们回去。

美国则是捏造虚假事实,说我国对这些战俘进行了洗脑,而后战俘“威尔斯”也在其回忆录中对美国此类做法进行抨击和否认。

回国之后

第一批俘虏在学习结束后于集体农场进行劳作,并于北京生活一年半之后选择返回美国,而刚刚返回美国不久,他们便遭到军方逮捕,关押三个月后才将他们释放,而且后续还要面对长时间的监视。

朝鲜战争后,21名美军战俘拒绝回国,等待他们的是怎样的命运?

对于美国人来说,他们等同于叛国者,后续思乡心切而返回美国的“战俘”都要面对家乡人员的敌视,甚至还要面临政府多次逮捕。面对这一切,多数人选择将自己 “销声匿迹”也有亚当斯一般昂首阔步于公众视野,向人们大胆讲述的人。

“老温”则是每年自己“被俘”的日子与家人团聚庆祝,他认为这是自己得以解放的日子,他在中国济南建立了自己的家庭,度过了自己的漫漫余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