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想念记忆中的老屋

作者:足智多谋山雀

爷爷来电话说,老家的房子院墙塌了,需要回去处理一下。

我心里咯噔了一下,仔细想想,离开老屋都已经快20年了,那个见证了我的出生和成长的老屋,如今也不堪岁月的侵蚀、风雨的打击,成了一片残垣断壁。

想念记忆中的老屋

我想回去看望它,就像牵挂已久的长辈一样。他为我贫困而快乐的童年遮风避雨;他让我在寒冷的冬日有个温暖的归宿;他见证了我和小伙伴们一起学习和玩耍的快乐时光;他目睹了爸妈苦涩而吵闹的艰难生活;他也为我和弟弟保留了一份最美的童年回忆。老屋,我真的想你了。

放下电话,我和爸爸驱车前往。回老家的路已不再是记忆中的坑坑洼洼、满目灰尘。取而代之的是平整宽阔的水泥马路,两边的老杨树比我的年龄还大,它们粗壮而笔直,光秃秃的树干在风中奏响清冷而凄美的旋律。

想念记忆中的老屋

我小时居住的地方有三排房子,每排房子有16户人家,在第八户人家的中间有一个十字路口,为了方便大家的通行,这三排房子的中间都有这样一个小小的路口,仿佛一个交通枢纽一样。可别小看了这样的设计安排,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这中间的十字路口是最凉快,也是最聚人气的地方,我们住的房子就在中间排的第二家。每天,附近的老年人不约而同地汇集到这里打上一把桥牌,是一天中最快乐的事情。正午刚过,就开始有老奶奶手拿蒲扇,步履蹒跚地走来。还有的老爷爷拎着凳子或者是垫子往地上一瘫,东瞅瞅西望望,等牌友都到齐了,热闹的棋局就开场了。他们有时闹闹哄哄,有时又涌起一片长久的笑声,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回荡在热浪习习的小巷里。我们小孩子也喜欢到那里凑热闹,在场外打打闹闹,追逐嬉戏。有时候老奶奶们嫌弃我们太过吵闹,便大声呵斥起来,于是我们便跑到巷子深处,开始玩起123木头人的游戏。这时候幽深的巷子里又充斥着小孩子们爽朗的笑声。那个时候大人有大人的快乐,小孩有小孩的趣事,好像就是没有生活的烦恼。

想念记忆中的老屋
想念记忆中的老屋

那些大声呵斥我们的老奶奶,虽然当时给我的感觉很严厉,但她们给我的印象始终是和蔼可亲、善于助人的。那时候,爸妈为了生计奔波,我和弟弟总是会扔给邻居奶奶照看,那些热心的老奶奶,也总会从家里带给我们稀罕的零食吃。所以我们这些小孩子有事没事总喜欢往她们家里凑。下午接近18点的时候,她们即使再爱打桥牌,也得依依不舍地回家履行女主人的责任,烧火煮饭,准备全家的晚饭。炎热的夏天,狭窄的小巷,就这样喧嚣热闹,烟火气息十分浓重。

晚上,记忆中老家总爱停电,有时候还没吃晚饭,有时候是刚吃过晚饭,停电成了家常便饭。虽然少了看电视的乐趣,但是农村的生活从来不会暗淡无色。大人们从地里拔了艾草放到小巷里熏蚊子,一股浓浓的灰黑色的长烟在小巷弥漫开来。家家户户闻到了烟味,就像收到了信号一样,拎着小板凳坐到街上,开始海阔天空、滔滔不绝地聊了起来。时光在热闹的聊天中飞快流逝。人们往往是越聊越起劲,忘掉了流逝的时间、忘掉了贫困的生活、忘掉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快和嫌隙。感觉那时候大人们是开怀大笑的,小孩子是无忧无虑的。

如今再次回到小巷,正如李清照的诗句:”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熟悉的泥土味,只是早已物是人非,清冷、荒凉、渺无人烟,只有老屋房顶上一排排的枯草在劲风中摇摆。

曾经在巷口打牌的奶奶、爷爷都已先后去世,他们走路的样子、聊天的眼神、微笑的情形好像昨日一样,还是那样的清晰和温暖。

和我爸爸一样年纪大的叔叔阿姨们,有的外出打工、有的和我们一样已搬到县城生活。曾经在这个小巷上演的一幕幕生活的大戏,如今落寞了,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走在阴冷潮湿的小巷里,还能捕捉到我和小伙伴们玩捉迷藏时的土堆、栅栏门、及腰的矮墙。曾经的小伙伴如今也都各奔东西。当初早早辍学的,现在已成家忙于生计;好学而上进的则都选择落户大城市。这老屋、老街坊、老巷子,在我们忙碌而琐碎的生活中,逐渐被遗忘了,被遗忘的还有曾经的童年时光。

世事沧桑、光阴流转,时间创造了一切,也让美好的事物变得面目全非,老屋就像是一位耄耋老者,无论我身在何方,都会想念和牵挂他。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