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这两个女人,间接推动了玄武门之变

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在玄武门射杀自己的大哥李建成,命部下杀死三弟李元吉,让自己成为唯一的皇位继承人,夺得皇位,这便是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继位后开启“贞观盛世”,唐朝兴盛,百姓安居乐业,玄武门之变,可以说是他一生唯一的污点。

但很少有人知道,除了李世民和李建成外,还有两个女人,间接参与、并推动了这场血腥的皇权政变。

李渊出尔反尔,导致诸子明争暗斗

隋朝末年,皇帝昏庸无道,各地群雄并起,李渊便是起兵造反的人之一,但实际上,李渊并不是李家之中第一个提出反隋的人。

李渊的次子李世民胸怀抱负,非是池中之物,隋朝衰落时,李世民立刻察觉到机会到来,建议李渊出兵反隋,平定乱世,打出自己的江山来。

李渊本来就有野心,儿子提出来后,他立马同意,而在接下里的战争岁月中,李世民尽心辅佐父亲,鞍前马后,多次建立战功,帮助李渊一步步建立基业。

这两个女人,间接推动了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如此用心,李渊自然知道他的心思,所以向次子许诺,等自己当上皇帝后肯定立他为太子,直言李世民无论是才能还是人品都是无可挑剔。

李世民自然是满心欢喜,他的大哥李建成从小就是个草包,只知道吃喝玩乐,不务正业,李渊起兵后,三个儿子中能够帮得上忙的基本只有李世民,三子李元吉虽然没有李建成那么无能,但也没有什么才干,只有李世民,心怀抱负,富有谋略,而且人品端正,吸引了一大批谋士、将领前来投靠。

可以说,没有李世民,李渊不会如此顺利地当上皇帝。

然而,在公元618年五月,李渊推翻隋朝江山,建立唐朝成为皇帝后,并没有履行他对自己当初许下的承诺,而是立李建成为太子,封李世民为秦王,三子李元吉则是为齐王。

可想而知,李世民的内心有多崩溃,你个老东西,我为你辛苦征战这么多年,你不将江山社稷传给我,却传给大哥这个只知道纵情酒色的草包!

李世民内心对于李渊的食言非常愤怒,心里很不舒服,但也不好说什么,一来,李渊是皇帝,他不能违背圣上之意,不然就是谋反;二来,李世民人品端正,他是个孝子,在古代,忤逆自己的父亲可是大不敬,李世民受到众多谋士、将领拥护,不想破坏自己的形象。

所以,他决定慢慢从长计议,总有一天,李渊会明白,他才是最适合的皇位继承人。

李渊为何出尔反尔,不履行承诺呢?

按道理来说,自己的二儿子才德兼备,威望甚高,而且劳苦功高,按道理来说,应该要立他为太子才是,至少在没打下江山之前,李渊是这么想。

但是打下江山之后,李渊的心态却发生了变化,他犹豫了,改主意了。

其实,李渊会食言并不奇怪,客观来说,几乎每个帝王都会有李渊的通病——害怕谋权篡位。

没错,李渊害怕李世民会谋权篡位,毕竟李世明的威望实在太高了,说不客气的,自己这个当爹的都没有他有威望,秦王府内有真才实干的谋士、将领多了去了,都是在打天下时被李世民的人格魅力吸引投到他麾下的,李世民如果想要谋反,李渊还真不好应对。

所以,当要立太子的时候,李渊犹豫了,毕竟自己还能在皇位上待好几年呢,立老二为太子,他的能力这么厉害,万一他不甘一人之下,想要做万人之上呢?到时候不是会推翻自己?

所谓功高震主,李渊也害怕自己这个儿子会反噬他啊,李世民之所以没有被立为太子,恰恰就是因为,他太厉害了。

相反,立李建成这个草包为太子就安全多了,这个长子胸无大志,只知道吃喝玩乐、玩女人,就是给他谋反的机会,他也没那个能力把握。

所以,李渊当上皇帝后,摊牌了:我食言了,老二你就当个秦王吧,地位也不低了,凑合着吧!

而李渊的食言,也导致了后来三个儿子之间的诸多斗争。

为保皇位,李建成用尽阴招

李世民为了争夺皇位,处处表现自己的才能,他希望用这种方式让李渊改变主意,承认自己才是最合适继承皇位的人。

而李建成自然不甘示弱,为了保住皇位,他绞尽脑汁,他没有李世民的才能,不会带兵打仗平定叛乱,但是他可以玩阴招,耍旁门左道。

李建成的招数之一就是讨好李渊,隔三差五问安问候,用各种方式表达孝心。

李渊本来就忌惮李世民,对李建成虽然谈不上有多喜欢,但是至少李建成让他感到很“放心”,他知道李建成讨好自己不过是为了保住太子之位,这反而让李渊觉得李建成更好掌控,逐渐开始喜欢这个废物儿子。

而对于次子李世民,李渊则是表面赏识,内心充满忌惮,用到他的时候极尽夸赞,用不到的时候则是提防。

李渊当上皇帝之后,虽说不昏庸,但也不节制自己的欲望,他宠幸了不少妃子,妃子一多,后宫争斗自然也就产生了。

为了让自己的地位稳固,那些深受李渊宠幸的妃子们有意无意地参与到皇位斗争中,这就给李建成制造了机会。

在李渊在位时期,李渊的三个儿子所住的大殿都与自己的寝宫连通,李建成联合李元吉,两人以孝顺的名义频繁地进入后宫讨好李渊的诸多妃子,每次过去都要送出无数精美首饰、明珠。

李建成的计划很顺利,这些嫔妃们收了好处后,不止一次在李渊面前为两人美言,而对于不屑于结交女人的李世民,这些嫔妃则是极力抹黑。

李渊心里本来就对李世民有所提防,两个儿子外加自己的一大堆老婆又多次挑拨,渐渐地,李渊也愈发不喜欢李世民。

而在李渊的众多嫔妃中,有两个女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李渊纳的嫔妃之中,有两个女人姿色甚佳,最得李渊的宠爱,李建成和李元吉知道这两个女人在李渊心中有分量,所以重点讨好二人。

这两个女人,就是张婕妤和尹德妃。

这两个女人,间接推动了玄武门之变

有野史记载,李建成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彻底将张婕妤和尹德妃拉到同一条船上,甚至与二人苟合私通。

因为没有正史记载,不知是真是假,不过从史书上记载的李建成的品行来看,此事多半是真,李建成本就好色,张婕妤和尹德妃又是美人,李建成会勾搭两人并不奇怪。

而且这种宫内荒唐苟合的类似事件在以往的朝代中还有不少,唐朝之前的隋朝皇帝霸占了自己的大嫂……

总之,李建成成功地将张婕妤和尹德妃拉到自己的阵营,两人多次在李渊面前为他说好话。

当时的唐朝,国内尚有叛逆作乱,边疆还有突厥等外患虎视眈眈,李渊虽然提防李世民,但不得不承认,至少在江山没有彻底稳固前,还是需要李世民来守家的。

所以尽管李渊心里不喜欢李世民,但他的秦王之位一直都是坐得稳稳当当的。

公元621年,李世民带兵征伐叛逆王世充和窦建德,虎牢关一战后灭掉贼寇,大获全胜,缴获大批贼寇留下的财富。

李渊得知后非常高兴,在朝堂之上称赞李世民,让李建成心里顿生警觉,意识到不妙,急忙找上张婕妤和尹德妃,希望二人能挑拨李世民和李渊的关系。

李世民再立战功,心里甚是痛快,这一回,老头子总算会承认自己的功绩了吧?太子之位是不是该考虑换人了?

很快,李世民便派人到李渊那汇报情况,让李渊派人去接收王世充留下的财物,但名为汇报,实为邀功,李世民希望李渊能嘉奖自己。

但就在这时候,张婕妤和尹德妃受到李建成的示意,及时过来搅局,二人缠着李渊撒娇,要钱要首饰,言语之中,有意无意地提到李世民收缴的贼军财物。

李渊哪里会不知道她两的小心思,但不得不说李渊真的没有把李世民这个儿子放在心上,只有需要的时候才器重他,现在战事一结束,李渊立马忘掉李世民的好。

此时李世民打了胜仗,李渊这个老糊涂没有第一时间嘉奖儿子和一众将领,而是派人过去接收财物,最荒唐的是,他还允许张婕妤和尹德妃带领一大帮后宫嫔妃,一起前往洛阳挑选宝物。

这帮女人到来,李世民问清缘由后瞬间就怒了:老东西,你莫不是老糊涂了不成?将士们在前线浴血奋战,如今大战结束正等着封赏呢,你倒好,竟然第一时间叫自己的老婆们过来要这要那,就不怕手底下的人心寒吗?

还好,李世民当时在洛阳拥有一切事务的决定权,他果断拒绝打发走这帮女人,随后便代替自己的老爹封赏将兵。

但李世民没有想到自己这么做正是反而让张婕妤和尹德妃找到借口,一帮女人回去之后,由张婕妤和尹德妃为代表向李渊告状。

李渊听完后心里也是非常不舒服,他对李世民的成见又浮上心头:这小子好大的胆,我这个皇帝老爹派人过去,你竟敢让她们吃闭门羹?

但李渊也知道李世民做得在理,只是李世民的做法让他没了面子,心里不痛快,自然也不可能立李世民为太子,他封李世民为天策上将,太子之位提都没提。

李世民的预期没有实现,心中开始对李渊感到失望,他可不傻,自然看出李渊听信女人和大哥的谗言,对自己这个最有才能的儿子反而比较疏远。

这两个女人,间接参与了玄武门之变

眼看李世民和李渊的关系逐渐僵化,李建成那时看在眼里乐在心里,他决定乘胜追击,继续挑拨他和李渊的关系,最好能让李渊废了他的秦王之位,那样自己真的就是高枕无忧了!

在李建成的授意下,一日,张婕妤开口向李渊要几十顷田,说是为了自己的父亲安度晚年所用,李渊对这个妃子向来宠爱,自然准许。

但这正是李建成的阴损之处,李渊并不知道,张婕妤索要的那些田产已经被李世明赐给了他的手下李神通。

这招目的,还是为了制造李世民和李渊的矛盾。

果然,当张婕妤的父亲前去要田之时,李世民的手下李神通非常霸道地赶走了他,开玩笑,这些田早被秦王赐给了自己,怎么还能给他?

在当时的唐朝,皇帝的诏令和太子、齐王、秦王所下的命令在等级上是一致的,谁先下的命令,就以谁的命令为准,因为李世民最先将土地赐给李神通,所以李神通有理由拒绝将土地让出。

这下子,李世民又倒霉了。

张婕妤回去就找李渊告状:“秦王李世民目无圣上,他手底下的人竟然认为秦王的诏令高于圣上之令!”

李渊闻言龙颜大怒,叫来李世民就是一顿痛骂,李世民躺着中枪,心中对李渊的不满又多了几分。

就这还没完,李渊还不解气,竟然耿耿于怀,有次喝酒过后还感叹道:“老二多次在外征战,被那帮谋士教坏了,再也不是以前的他了。”

没过多久,杜如晦经过尹德妃的父亲尹阿鼠的府邸,当他走过大门时,因为没有下马的缘故,尹阿鼠觉得杜如晦不尊重自己,带人冲上去毒打了他一顿,杜如晦心里委屈,找到李世民诉苦,李世民见自己的手下被人欺负,心中很不痛快。

结果尹阿鼠恶人先告状,让尹德妃向李渊诋毁李世民,说杜如晦侮辱他的家人,必定是受到了秦王的示意。

李渊连调查都没有就叫来李世民,对他劈头盖脸、一顿痛骂,李世民心中本就不痛快,结果自己老爹还这么不分青红皂白,他的内心,终于忍无可忍。

李世民原本还对李渊有所期待,但经过这件事情后,他看清了李渊的真面目,这老家伙已经老糊涂了,指望他清醒是不可能的,如果自己再不采取措施,或许哪天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而李世民采取的措施又是什么呢?相信很多朋友都已经猜到,没错,就是玄武门之变。

这两个女人,间接推动了玄武门之变

公元626年七月2日,李世民在玄武门杀死自己的大哥李建成,他的手下射死李元吉,已经没有选择的李渊只能立他为太子,李世民成功夺得皇位。

纵观历史,李建成其实没有什么资本与李世民抗衡,若非李渊内心忌惮自己的次子,太子之位理当是李世民来当。

而李建成玩起阴招,联合张婕妤和尹德妃多次挑拨李渊和李世民的关系,也致使李世民对自己的老爹逐渐失望,继而产生血腥夺权的念头。

可以说,张婕妤和尹德妃这两个女人,间接推动了玄武门之变,但史书之中并没有记载两人后来的结局。

李世民早有实力跟自己的老爹叫板,但他一直克制自己,直到对李渊彻底失望后才无奈选择了血腥夺权。

从后来李世民勤政爱民的表现来看,他并不是嗜杀残忍之人,张婕妤和伊德妃应该没有被他杀死,毕竟那时李世民的皇位已经到手,他没有必要再给自己添恶名。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