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敲骨吸髓:汉武帝时国库空虚,为搜刮财富,他曾使用过哪些办法?

文|格瓦拉同志

汉武帝好大喜功、穷兵黩武,继位不到20年时间便把前几任皇帝积累的庞大财政盈余消耗殆尽,以至于帝国出现国库紧张的窘境。为解决财政困难、维持帝国正常运作,外加满足自己的享受,汉武帝只能采取增加税收的方式。那么,汉武帝为了搜刮财富,曾使用过哪些办法?造成的恶劣影响如何?

01 口赋--农民的“催命符”

在汉武帝之前,中国刚经历过史上第一个所谓的“盛世”-文景之治,但是跟后世臆想的情况完全不同,构成底层社会基础的农民并未过上家给人足、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而是时刻挣扎在温饱线上,稍遇意外事件便会陷入濒临饿死的境地。这种情况,在汉景帝朝曾担任过御史大夫的晁错《论贵粟疏》、大儒董仲舒在给汉武帝上的奏疏中均有说明,真实性不言而喻。

敲骨吸髓:汉武帝时国库空虚,为搜刮财富,他曾使用过哪些办法?

汉文帝画像

古代中国是个典型的农业社会,农民的生存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帝国安全,因此汉朝自建立之日起,便把轻徭薄赋定为国策。根据正史记载,汉朝初年的田赋税率极低,在汉文帝时是十五税一,等到汉景帝即位后又降低为三十税一(即3.33%)。此后,历任皇帝都延续这种低税率。不过,

在田赋之外,汉朝还对农民征收名目繁多的杂税和徭役,而“口赋”正是汉武帝用于压榨农民的“法宝”

“口赋”即人头税,其下又细分为“口钱”、“算赋”两种。其中,“口钱”专门向未成年人征收,汉初规定凡年龄在7-14岁的儿童,每人每年须向国家缴纳20钱。等到汉武帝即位后,“口钱”起征的年龄下调到3岁,其数额则增至每人每年23钱;“算赋”则是向成年人征收的人头税,凡年龄在14-56岁之间的人群,每人每年须向国家纳钱一“算”(即120钱)。

敲骨吸髓:汉武帝时国库空虚,为搜刮财富,他曾使用过哪些办法?

汉朝农民驱使耕牛耕作版画

对挣扎在温饱线上的农民来讲,“口赋”不啻于沉重的负担。因此,为规避“口赋”、减少人口增加对家庭生活的压力,大批农民选择不生育子女,即使不慎生下来,也会将他(她)们杀死,从而上演了一幕幕惨绝人寰的悲剧

。关于这一点,汉元帝时期的御史大夫贡禹,曾在奏疏中沉痛地谈到:“

口钱起武帝,征伐四夷,重赋于民,民产子三岁则出口钱,故民重困,至于生子辄杀,甚可悲痛

”(见《汉书·贡禹传》)。

02 算缗告缗--中产阶层横遭团灭

除元朝的情况略有不同外,历代王朝大体上都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限制、盘剥以商人为首的中产阶层,无疑是帝王们稳定社会秩序、增加财源的“捷径”,汉武帝自然深谙此道。元狩四年(前119年),汉武帝大举出兵讨伐匈奴,加之山东各郡县水旱灾害严重、贫民流徙者甚多,朝廷由于国用严重不足,遂颁布“算缗令”,向商人和高利贷者征收财产税。

敲骨吸髓:汉武帝时国库空虚,为搜刮财富,他曾使用过哪些办法?

汉朝商人进行交易的版画

“算缗令”规定,凡属中产阶层,无论是否经商,都要如实向官府申报家产并交税。其中,商人每二缗征税一算,手工业者每四缗抽税一算

(注:“缗”指穿钱的绳子,以1000钱为一“缗”,20钱为一“算”);不是三老(掌管教化的乡官)和北边骑士而有轺车(即跑运输用的双轮木车)者,每辆车抽税一算,商人而又有车的则征收二算;拥有的船只超过五丈以上者,每条船抽税一算。

汉帝国疆域广大,官府缺乏足够的人手来完成庞杂而繁重的征税工作,加之中产阶层偷税漏税现象相当严重,汉武帝为解决难题,随即又颁布“告缗令”,鼓励民间揭发、检举富人们的偷税漏税情况。

按照“告缗令”的规定,一旦官府发现中产阶层有偷税漏税的现象,将没收嫌犯的全部家产,并将他们充军边塞一年。与此同时,检举、告发中产阶层不法行为的百姓,将会得到违法者一半的家产

敲骨吸髓:汉武帝时国库空虚,为搜刮财富,他曾使用过哪些办法?

汉武帝画像

经过“算缗令”和“告缗令”这两记重拳,汉武帝从富人手中敲诈了惊人的财富,而中产阶层因此破产者比比皆是。《汉书·食货志》曾以沉痛的笔调写到:“

杨可告缗,遍天下。中产以上大抵皆遇告

......

得民财物以亿计,奴婢以千万数,田大县数百顷,小县百余顷,商贾中家以上,大抵破

。”也就是说,经过这番浩劫,以商人为首的中产阶层横遭“团灭”,汉朝的经济陷入凋敝破败之中,而唯一的获利者只有朝廷。

03 “白金三品”和酎金夺爵--对贵族们的敲诈勒索

汉武帝在从事搜刮政策时,同样没有放过贵族,而“白金三品”无疑是朝廷拿他们开刀的第一步。

所谓的“白金三品”,是汉武帝在元狩四年(前119年)发行的银锡合金货币,分为圆形龙币、方形马币、椭形龟币三种

。其中,圆形龙币又名白选、白馔,重8两,价值3000文五铢钱;方形马币,重6两,价值500文五铢钱;椭形龟币,重4两,价值300文五铢钱。

敲骨吸髓:汉武帝时国库空虚,为搜刮财富,他曾使用过哪些办法?

“白金三品”

虽然“白金三品”的价值不菲,但由于在铸造过程中掺杂了大量的廉价原料-锡,所以实际价值非常低

。以价值最高的龙币为例,其实际价值不到100文五铢钱,至于马币、龟币的实际价值更是惨不忍睹,都属于名副其实的“恶钱”。

然而,汉武帝在发行“白金三品”后,却强制要求诸侯王到长安朝觐时都要购买。如此一来,朝廷从贵族手中榨取到大量的真金白银,狠狠地敲了他们一笔“竹杠”

除了“白金三品”,汉武帝还通过“酎金夺爵”的办法,对贵族进行无情掠夺。

酎金,即汉代诸侯王献给朝廷以供祭祀之用的贡金

。汉文帝时规定,每年八月在长安祭祀高祖庙时,诸侯王和列侯都要按封国人口数献黄金助祭,每千口俸金四两,余数超过五百口的也是四两,并由少府验收。另外,在九真、交趾、日南等南方诸郡有食邑者,可以用犀角、玳瑁、象牙、翡翠等代替黄金。

敲骨吸髓:汉武帝时国库空虚,为搜刮财富,他曾使用过哪些办法?

酎金

“酎金夺爵”的导火索无疑是汉朝征伐南越战争。元鼎五年(前112年),由于列侯无人响应号召从军赶赴南越战场,汉武帝极为震怒,决心给他们一个狠狠地教训。当年九月,

汉武帝以诸侯王、列侯所献助祭的“酎金”成色不好或斤两不足为借口而废黜他们的爵位,被夺爵者达106人,占当时有爵位贵族的半数。经过此事,贵族们的势力不仅大为削弱,并且还为朝廷增加了大量的直辖土地和编户民,让汉武帝狠赚一笔

由上可见,生活在汉武帝时期,不管高贵还是贫贱,但凡手中有点钱的,都没有多少活路可言,那真是一个令人苦不堪言的坏时代。

参考书目

司马迁(西汉):《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版。

班固(东汉):《汉书》,中华书局1999年版。

司马光(宋):《资治通鉴》,中华书局2015年版。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