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2021年中国当代文学新作品排行榜”揭晓 24部作品入选

虎年春节前,“2021年中国当代文学最新作品排行榜”在北京揭晓。林森的中篇小说《唯水年轻》,邓一光的短篇小说《带你们去看灯光秀》,周晓枫的散文《幻兽之吻》,铁流的报告文学《靠山》等24部作品分别入选中篇小说榜、短篇小说榜、散文随笔榜和报告文学榜4个榜单。

“2021年中国当代文学新作品排行榜”揭晓 24部作品入选

由《北京文学》主办的中国当代文学最新作品排行榜创办于1997年,是国内最早、时间最长的文学作品排行榜,也是迄今国内门类最齐全的综合性文学排行榜之一,至今已经举办了25年。在客观、公正、多元的原则指导下,经过多家文学选刊和全国多位专家学者推荐,在近两个月的专家与编辑审读讨论的基础上,遴选出一批兼具文学性、思想性和时代特色的原创年度文学佳作。本届排行榜入选篇目略有调整,由往届的每年每个门类5篇作品增至6篇作品。

入选的6部中篇小说各有特色,或探寻形而上命题,或呈现原生态体验,或切入潜意识场域,或揭示现实问题,在情感、哲思、审美层面皆有深刻的启示。《天物墟》是孙频近年来系列作品中的集大成者,对收藏的境界、姓氏的尊严、人生的归宿,皆有探寻,是兼具深度意识和细节感的好作品。计文君的《筑园》以凝练的语言和繁复的线索,阐释了一个梦想驱动下的浩大世界,提醒人们在新的疫情时代重新寻找共识。姚鄂梅的《恋爱中的树懒》聚焦人内心的暗黑处,一个失败母亲的一生从充满悬念的氛围中清晰起来,无解的悲剧令阅读者重新反思亲子关系。格日勒其木格·黑鹤的《驱熊犬》是一篇动物小说。驱熊犬勇猛忠诚,有着异于人类的纯粹和无畏;作者的叙述自然、灵性、阳刚,传达出可贵的原生态体验。李凤群的《伙伴》将不同时代两个少年的成长进行对照,反思教育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悲愤压抑的主体情绪为小说撑起了从宣泄、呐喊到批判的意义场。

“2021年中国当代文学新作品排行榜”揭晓 24部作品入选

上榜的6部短篇小说,从不同侧面展现了中国的城市与乡村、历史与现实以及时代变迁中人的命运。迟子建的《喝汤的声音》以一个幻影般的女人在小酒馆里讲述哈喇泊家族三代人在黑龙江边的生活经历,独有的笔调写出了战争的创伤、生命的轮回和命运的背面。铁凝的《信使》是年度短篇小说的宝贵收获,饱满舒缓,纯粹丰饶,温柔苍劲,以表层意义上的“信使”故事探究了形而上层面的“信使”意涵。潘向黎的《荷花姜》写到的“死亡”和爱情的幻灭相关,婉转精幽的笔锋直指婚姻无处逃离、情感无力交流的现代城市精神困境。陈春成是唯一入选的90后作家,他的《雪山大士》初步彰显了新锐作家的创作实力。一个明星偶像去光环化的故事,写出了芸芸众生令人惊叹的传奇体验,文字的老到显示出难得的经典品质。

“2021年中国当代文学新作品排行榜”揭晓 24部作品入选

本年度入选散文汇聚了中国当下最优秀的一批作家,他们的作品继续拓展着散文的丰富性与可能性。周晓枫的《幻兽之吻》用辨识度极高的笔调,写下小兽们在她生活与灵魂里刻下的痕迹。李敬泽的《天与春秋》中王朝的更替、秩序的颠覆,让我们从另一个侧面看到中国文化丰富和宽阔的部分。陈福民的《遥想右北平》是当代学者与历史的深层对话,不妨视为作者对家乡的致敬礼赞。《梁庄十年》是梁鸿作品更具文学性的一篇,用全新视角审视了中国村庄的变迁,将梁庄的人们再次带回我们的视野。

“2021年中国当代文学新作品排行榜”揭晓 24部作品入选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回顾百年历史,抒写光辉足迹,成为报告文学的突出主题。黄传会的《仰望星空》聚焦大陆航天事业,全景展现“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孙家栋院士及一批航天人的人生轨迹和重大贡献。陈启文的《中国饭碗》则将眼光投向中国的粮食安全,用大量事实和细节揭示了中国由“吃不饱”到“吃得饱”并且“吃得好”的历史性转变。杨丽萍的《舌尖下的中国外卖小哥》以纪录片式的笔触呈现了城市外卖小哥群体的生活状态。

“2021年中国当代文学新作品排行榜”揭晓 24部作品入选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恩杰

编辑/乔颖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