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针灸刺法总结,二十六种针灸手法

作者:微笑饼干小程医生

一、合谷刺

《灵枢经》讲:“合谷刺者,左右鸡足,针于分肉之间,以取肌痹,此脾之应也。”即将三根针,扎到肌肉上,状如鸡足。

二、关刺

即直刺筋的尽端。可以治疗筋痹证,注意针刺时不能出血。因肝主筋,所以关刺与肝脏相应。《灵枢经》说:“关刺者,直刺左右尽筋上,以取筋痹,慎无出血,此肝之应也;或曰渊刺;一曰岂刺。”

三、豹文刺

《灵枢经》:“豹文刺者,左右前后针之,中脉为故,以取经络之血者,此心应也。”

即针刺病变部的前后左右,针刺点如豹的斑纹一样。

四、半刺

《灵枢·官针篇》:“半刺者,浅内而疾发针,无针伤肉,如拔毛状,以取皮毛,皮肺之应也。”

五、赞刺

《灵枢·官针篇》曰:“赞刺者,直入直出,数发针而浅之出血,是谓治痈肿也。”

六、傍针刺

《灵枢·官针篇》“傍针刺者,直刺、傍刺各一,以治留痹久居者也”。即中间扎一针,旁边斜着扎一针。

七、阴刺

《灵枢·官针篇》:“阴刺者,左右率刺之,以治寒厥,中寒厥,足踝后少阴也。”

八、浮刺

《灵枢·官针篇》曰:“浮刺者,傍入而浮之,以治肌急而寒者也。”

九、短刺

《灵枢·官针篇》:“短刺者,刺骨痹,稍摇而深之,致针骨所,以上下摩骨皮。”

十、输刺

《灵枢·官针篇》曰:“输刺者,直入直出,稀发针而深之,以气盛而热者也

十一、直针刺

《灵枢·官针篇》:“直针刺者,引皮乃刺之,以治寒气之浅者也。”

十二、扬刺

《灵枢·官针篇》曰:“扬刺者,正内一,傍内四而浮之,以治寒气之博大者也。”

十三、齐刺

《灵枢·官针篇》曰:“齐刺者,直入一,傍入二,以治寒气小泻者,或曰三刺,三刺者,治痹气小深者也”。

针灸刺法总结,二十六种针灸手法

十四、恢刺

《灵枢·官针篇》:“恢刺者,直刺傍之,举之前后,恢筋急,以筋痹也。”

十五、报刺

《灵枢·官针篇》:“报刺者,刺痛无常处也,上下行者,直内无拔针,以左手随病所按之,乃出针复刺之也。”

十六、偶刺

一针刺在胸前,一针刺在背后,即“前后配穴法”或者是“俞募配穴法”,就是这种刺法的发展。

十七、粹刺

《灵枢·官针篇》有“粹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所谓燔针是以火烧针,将针烧红后刺入皮肤,要求速进速出,如用手探汤。

十八、巨刺

《灵枢·官针篇》:“巨刺者,左取右,右取左。”即左病取右侧穴位,右病取左侧穴位。

十九、毛刺

《灵枢·官针篇》:“毛刺者,刺浮痹皮肤也。”

二十、大泻刺

《灵枢·官针篇》:“大泻刺者,刺大脓以铍针也。”

二十一、分刺

《灵枢·官针篇》:“分刺者,刺分肉之间也。”针刺直达深层肌肉的一种方法,用来治疗邪在分肉的疾病。

二十二、远道刺

《灵枢·官针篇》:“远道刺者,病在上,取之下,琐府腧也。”

二十三、经刺

《灵枢·官针篇》曰:“经刺者,刺大经之结络经分也。”

二十四、络刺

刺皮肤上的小络脉,使其出血以泻邪的一种治疗方法。

二十五、输刺

《灵枢·官针篇》曰:“腧刺者,刺诸经荥腧,脏腧也”。

二十六、缪刺

也是刺小络脉,但遵循左病治右,右病治左的原则。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