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49年后的两岸牵挂:淡淡水仙花,浓浓祖孙情

1949年后的两岸牵挂:淡淡水仙花,浓浓祖孙情
1949年后的两岸牵挂:淡淡水仙花,浓浓祖孙情
1949年后的两岸牵挂:淡淡水仙花,浓浓祖孙情
1949年后的两岸牵挂:淡淡水仙花,浓浓祖孙情

2022年元旦过后紧接着2月1日就过农历年了。

想起小时候过年除夕时,爷爷都会画一幅水墨画,供在红木桌上祖先牌位前,那张水墨画中有像兰花又像青葱模样叶子的植物,缀有小花朵,颇觉雅致。

爷爷是1949年随着国民党撤退到台湾的,他是部队约聘的经理人员,不是军人。部队来台湾解编后爷爷被遣退,因为没有荣民身份,奶奶带着三个孩子跟随爷爷在底层社会为生活打拼。

爷爷后来从事海运工作,其实早已透过香港朋友和老家亲人联系上。小时候,一有老家来信常常带给爷爷好几天开心的笑容,那是叔公寄来的,他们三十多年都是这样联系,直到1987年台湾解严之后,两地直接通信,爷爷还会高兴的念信给家人听。在我读高中时,两岸开放大陆探亲,爷爷和奶奶在父亲陪同下,终于回到老家祭祖。

至2002年时爷爷已经八十岁,因脚部关节退化无法走路。在那一年的9月,我们从香港转机到杭州,我推着坐着轮椅的爷爷步出机场,看到叔公带着家人来接机,考虑到爷爷的身体状况,不宜坐车一路颠簸到老家磐安,故而决定在杭州聚会。

那是我第一次见到叔公、姑婆、婶婆与山丹姑姑,当时大家心里都有数,知道这次相见,可能是家人们最后一次相聚。相会时,他们一直在谈老家的情形,对话时有浙江口音,只知道叔公说以前老家那些满山遍野的小白花,现在随着建设开发已消失隐没了,冬天时山丘上只剩光秃秃的树枝。

听完叔公的叙述,爷爷喃喃自语着:那些花都没了吗?花不见了吗?

后来我承办台南市文化协会与闽南地区社团的交流工作。2005年我第一次至漳州看到水仙花,觉得形影非常熟悉,和小时候爷爷画的白色小花很相似,但是这里的水仙花球茎经过雕刻师们的巧手天工,呈现千姿百态的形貌,又与儿时所见的画中花不太相同。

2006年漳州水仙花协会在台南市延平郡王祠举办花展。往昔台湾每逢春节各地庙宇都会办水仙花展,1949年后水仙花球茎来源中断,这项民俗就停办了。因此这次展览吸引各地民众前来赏花,许多长者看到花露出惊喜的笑容,似乎与老朋友久别相逢。

那一年,我带着一盆水仙花到赡养院去探望爷爷。对人事已失去记忆的爷爷,闻到花香味、看到花时,先是愣住的表情,眼泪汩汩地流了下了,特别是这次居然马上叫我的名字,嘱咐我要把这盆水仙花带回家,供在祖先牌位前,还要我点香跟祖先们说抱歉,好几年没画画来祭拜。此时,我才明白原来爷爷画的就是水仙花。

看到爷爷神智难得清醒,忍不住问:“为什么您要画水仙花来拜祖先? ”爷爷不断重复说:“每到冬天,老家山上只有这花开得满山遍野,白白香香的,那时我带着你叔公、姑婆到山上摘花。你太爷爷就会拿花来供奉祖先呢……”原来我小时候爷爷画家乡的水仙花供在祖先牌位前,想必当时爷爷一面作画,一面定想着远方的老家。

2017年,我没回台湾过年,而是来到浙江磐安。走到客厅入眼所见,家具及茶几上的图案,令我心头猛然一震,这不是直立型的水仙花图案吗?婶婆说:“这些家具都是太爷爷留下来要给你爷爷的,如今爷爷不在,就留给你了。”我问婶婆为何要用水仙花的图案?婶婆说这是家族习俗,因为磐安山上盛产水仙花,过年以此作为祭拜神明及祖先牌位前的清供。

年初一,在山青堂叔带领下,我上山祭拜祖坟。当抵达墓地准备祭拜时,我在坟茔后面杂草堆中发现有几株水仙花在风中摇曳着。刹时,彷佛在告诉我水仙花的花语“Pure love”的意涵,那是思念、那是乡愁!

水仙花连结了我祖父孙三代对老家的乡愁。或许再过不久,磐安因为开发建设,满山遍地的水仙花会消失在这一片旷野田园之中,但文化血缘的乡愁是永远不会消失的。

2017年之后,我每年从漳州买水仙花头雕刻后寄回老家,同时也在厦门思明区中华街道、厦港街道及海沧区嵩屿街道钟山社区办理水仙花活动。在台湾则是从2006年开始办理花展至2020年从未间断,直到2021年因检疫问题,漳州水仙花协会找不到出口单位承接,无法运送水仙花球茎到台湾,不得不将已办15年的水仙花展停办。

今年水仙花球茎仍然因检疫问题,找不到出口单位承接办理来台,春节到元宵期间,台湾是闻不到水仙花的清香味了。古诗有云:“一勺清水挹清芬,不有轻风满室香”,相信水仙花香还是会带着浓浓的乡情四处流传,就像本文中所讲的我的家族故事一般。

本文作者:周芷茹 整理:海峡导报记者杨思萍

周芷茹,出生于台湾高雄,祖籍浙江磐安,担任社团法人台南市文化协会与财团法人安平文教基金会秘书长逾20年,致力于两岸文化交流工作,涵盖社区营造、乡村建设、老城文化再造如南安丰州、厦门沙波尾,培训文物倡导如思明区文物倡导以及台青创基地如思明区中山路龙威基地。所举办的两岸水仙花交流、郑成功文化节、花灯展的活动,至今在台湾都未曾停歇,并于2018年获得省台办〝最佳摆渡人〞的殊荣。其著作有《遇见安平头家》、《遇见安平艺术家》、《海吼的边界》、《2021 安平人历史图像》、《王城西绘本》。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