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抗日英雄之连江浦口陈盛馨

作者:人生风雨路你我常相伴

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位英雄可不得了,他就是抗日英雄陈盛馨,我们先从英雄的家乡说起吧!

说到连江浦口,这里依山伴海,钟灵毓秀,人文荟萃,相传宋代的时候,一位朝廷相士路过浦口,意外发现浦口的地形居然呈现南瓜穴状,此乃帝王之穴。这还了得,宋高宗赵构得讯后,惊恐万状,立即下旨,令相士立刻毁之。相士马不停蹄,赶到浦口破穴。从云居山俯览,浦口果然像只南瓜,周围三十六座小山,就像藤蔓上的片片绿叶,再次确定,南瓜穴是天子龙脉。相士急传圣旨,限知县五天之内,在每座山上都建一座窑,这样就可以烧枯绿叶,无法结瓜。龙脉破,无法出帝王,保全赵氏王朝。于是,三十六窑耸立在浦口的大小山脉中,故浦口又称宋窑。在这片土地还长眠着一代抗倭名将陈第将军,陈盛馨就是出生在这样一个神奇的地方。

抗日英雄之连江浦口陈盛馨

陈盛馨祖上世代勤于农耕,至祖父家道渐兴。盛馨幼聪慧好学,入私塾读书。1928年到福州三民学校读初中,1931年转入福州中学(今福一中)。盛馨身材魁梧,性情豪爽,品学兼优。

“九一八”事变后,作为学校抗日宣传队长的陈盛馨,经常深入东门、鼓岭、横屿一带农村街头宣传抗日。还经常在地方报刊发表诗文,抒发爱国之情,还参加各种体育比赛,锻炼身体,学习知识,做好从军报国的准备。

1933年,陈盛馨考入笕桥中央航校,这所学校可不得了,这所学校当时与黄埔军校齐名,第一任校长蒋介石,其实这所学校的一期就是原来的黄埔军校六期航空科,这可是一所中国最牛的富二代学校,他们是民国的富家官宦子弟,有的来自顶尖学府,有的是归国华侨,有的出生名门望族,民国大才女林徽因大家都知道吧!她的三弟林恒就是这所学校的十期学员,还有蒋介石的远亲毛邦初、中国的“兵工之父”俞大维的儿子、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的儿子,他们英武潇洒,前途无量,拥有无数人艳羡的一切。但他们却自愿成为了人肉炮弹,他们就是中国史上第一代战斗机飞行员,真正的天之骄子,抗战期间,他们大部分都以身殉国,平均年龄才23岁,这才是真正的富二代。

抗日英雄之连江浦口陈盛馨
抗日英雄之连江浦口陈盛馨

不是所有的“高富帅”都有机会进入这个的学校,要知道当年很多报考的航校的学生是从燕京、清华、圣约翰等名校出来,文化素质及品行素质都很高。他们都满怀爱国热情,时刻准备着为国捐躯。但能够入选的学生少之又少,据当时资料记载,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期应试者达一万余人,经过体格及文化考试筛选后,及格者仅400人,占总应试者的4%。你以为这4%就能成为飞行员了,错了,飞行学员在飞行训练中淘汰率很高,他们每日半天飞行训练,半天理论学习,学习的理论课程有:飞行原理学(包括空气动力学和飞行原理)、飞机发动机学、飞机构造学、航行学、空军战术、无线电通讯、英文、体育以及发动机学的工厂实习。最后有三分之一学员被淘汰无法成为飞行员,所以真正能成为飞行员的,那都是非常拔尖的!

实现了当航空兵的凌云壮志。他曾对同学说:“列强之所以敢于欺侮大陆者,不过凭借海空优势而已,我投考空校,期在空中杀敌。”将赴浙江之日,与诸同学告别,赋诗云:“书生报国恨无方,今幸荻偿自觉光,我期杀敌吞三岛,深仇累世永难忘。”并在《同学录》上题词:“……问何时重握手言欢,要待到直捣黄龙胡儿遁走。”在空军学校期间,陈盛馨不畏艰辛,勤学苦练,成绩优异。1935年6月,从空军学校驱逐兵科第四期毕业后留校见习。同年12月1日,被任命为少尉飞行员,编入当时空军九个大队中最优秀的第四大队,驾驶新式的美制“霍克”双发动机战斗机。

第四大队可不得了,在当时乃中国空军史上建树最多的大队,中国空军最强劲的部队,曾任第四大队大队长的高志航连墨索里尼都称赞像高志航这样出色的飞行员,在整个欧洲,也只能找到一两个,可见第四大队的飞行员是何等优秀。

1937年8月14日,中国空军飞行员陈盛馨和他的战友驾机与日寇轰炸机9架在杭州市激烈空战,我军击落敌机6架,首次空战大捷,举国欢腾,人心振奋,国民政府遂定“八·一四”为空军节。翌日上午,日空军木更津大队不甘失败,10架日机再次侵犯杭州我领空,第四大队以一中队的飞机迎击,将敌机拦截在钱塘江上空。敌机呈品字形企图闯入笕桥上空,我机即向敌机猛击。陈盛馨抱定有我无敌、视死如归的决心,奋勇当先,先控制住敌机死角,用重机关枪向敌机扫射。数分钟内他独自击落敌机二架,董明德击落敌机一架。当时,中外报纸纷纷报道,称陈盛馨为“空战英雄”、“抗日盖世英雄”。日本“空军王牌”木更津大队“不可战胜”的神话破灭了。

抗日英雄之连江浦口陈盛馨

前几日我慕名探访了陈盛馨故居,位于连江县浦口镇浦西路146号,由其祖父建于1900年。故居坐南朝北,从正门院墙至后院深26米,阔29米。占地面积770平方米。门庭和大门门坊为清代拱式建筑,门坊画匾泥塑双狮戏球图,蓝底金漆依稀可见。门前两边原是一个小花园,如今已看不到了。当年,此园中还长有一棵大龙眼树,霜晨风夕,少年陈盛馨常在树下看书、朗读诗歌。进门为天井,用宽二尺、长一丈的条石铺成,整齐有序,平坦美观。左右披榭并有环廊,正座八扇七间,中为正厅,雕梁画栋,刻有山水花鸟图案,十分美观。左右厢房分为前后八间,杉木门扇、隔扇、窗棂均有精美花鸟虫鱼雕刻,大堂正中悬挂着蒋介石挥笔亲题“英勇可嘉”四个大字的牌匾。

抗日英雄之连江浦口陈盛馨
抗日英雄之连江浦口陈盛馨

如今的老宅已不复当年的风采,偶遇院中的少年郎竟不知此宅的主人是何等英雄呀!就连周边60多岁的老者也不知我们的民族英雄,我深感痛心。

穿越历史烟云,那段浴血奋战、救亡图存的不屈岁月,依然震撼人心,当年的一幕幕却又顿时出现在了脑海:

一战成名后,我们的大英雄陈盛馨的辉煌战绩仍在继续,1935年8月25日,陈盛馨与24位战友又奉命驾机出击上海大场日军炮兵阵地及在川沙口登陆的日军。敌机拼死抵抗,仍被我击落6架。在激战中,陈盛馨奋不顾身,飞机中弹10多处,左脚掌被子弹击穿,仍忍痛飞往指定地点降落。在此后的汉口战役中,他率部奋勇作战,屡歼来犯之敌。1938年9月,陈盛馨因战功卓著,升任第21分队副队长。1939年3月,他奉命率机保卫武汉,与38架敌机在空中激战,击落敌机12架后,陈盛馨身受重伤入院治疗,11月伤愈返队,升任21分队长。12月30日,他率机参加柳州空中大会战,以击落日机8架而我方无一伤亡的辉煌成果,创造了中日空战史上我方前所未有的大捷,使日本空军为之丧气。

因陈盛馨指挥有方,作战英勇,全队被调往山城重庆,负责保卫战时首都空防。1940年4月29日为日本开长节,陈盛馨预料日机必于此日偷袭重庆,率队严阵以待,沉着应战。在后来3个月的空战中,共击落敌机31架,写下了大陆空军史上光辉的一页。9月13日,日军40架飞机进犯重庆,陈盛馨率部勇敢升空应战,战况空前激烈,双方损失惨重。他的飞机被敌弹打中87处,手掌负伤,仍奋战到底。1941年5月,盛馨奉命率队前往印度接收苏联支援的E—15战斗机和美国B—25与P—38战斗机,而后返甘肃休整。20日,日机34架空袭兰州,他率机奋勇迎战,独自击落敌机2架,所率5架飞机全部安全返航。同年12月1日,陈盛馨擢升第四大队副大队长,代行大队长职权,晋级中校,奉颁三星奖章。接任新职后,他益感责任重大,对全体飞行员说:“第四大队乃中国空军史上建树最多的大队,中国空军最强劲的部队,余被任此职,实感兴奋与光荣,愿与大家共同勉力,为国立功!”众飞行员为盛馨慷慨陈词所感动,决心奋勇杀敌报国。

抗日英雄之连江浦口陈盛馨

1942年8月3日,陈盛馨驾驶美式P—43型1221号战机试飞,在成都双流机场上空盘旋飞翔,因机械失灵,不幸以身殉职。空军总指挥下令哀悼,授予烈士称号,国民政府颁发状褒:“成都抗战,因公殒命,忠贞为国,殊堪矜式,永志哀荣”,蒋中正亦题匾“英勇可嘉”相赠。陈盛馨的壮烈一生,堪为空军骄子,不愧抗日民族英雄之称号。

我们的幸福来之不易,我们不能忘记历史,请记住我们的英雄——陈盛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