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38年广州失守,华中已成抗日生命线,刘少奇临危受命赶赴前线

作者:卡比兽讲历史

1938年10月,武汉、广州相继失守,全国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日寇针对这一情况,逐渐转变策略,开始对国民党实行以诱降为主的作战方针,将军事进攻直指八路军、新四军!

当时,日寇已经将军队推进到开封、信阳、合肥、岳阳、芜湖、杭州一线,投入的兵力多达百万。他们认为:“只要控制中原,实质上就能支配中国。”

此时,华中已经成为了抗日的生命线,但是国民党顽固派却在日寇的诱降下,大举反共,在多方制造摩擦!

刘少奇在这样的情况下,临危受命,被任命为中原局书记(后为华中局书记)。

1938年广州失守,华中已成抗日生命线,刘少奇临危受命赶赴前线

刘少奇

刘少奇分析当时的华中情况时说:“发展华中的最好时机,事实上已经过去了,但还没有完全过去,还来得及补救。”

1938年11月23日,刘少奇同朱理治、郭述申、李先念、谭希林一行离开延安奔赴中原。他们一到河南渑池,就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工作当中。

刘少奇根据中原的政治、军事形势以及地理特点,从实际出发,决定撤销湖北、河南省委,建立鄂中北区党委及豫南、豫西、鄂豫皖、豫皖苏省委。

他明确地指出:“沦陷区党的任务是建立党的组织,发动群众,武装群众,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创建根据地;未沦陷区党的任务是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发动群众,武装群众,积蓄力量,准备游击战争和支援敌后抗战。从而,在思想上、组织上基本纠正王明投降主义错误。”

1939年1月15日,以李先念为司令的新四军独立游击大队向武汉外围挺进,以开辟新的抗日根据地。针对武汉失守以后,抗战已进入相持阶段的战略形势,刘少奇对不同的地区做出了不同的部署。

他说:“豫西地处敌我斗争的前沿,还有沦陷的可能,因此摆在豫西党组织面前的任务是,随时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为此还要大力发展党组织,加强统一战线。豫西南情况不同,还会稳定一个时期。”

“整个中原地区的形势,是开展游击战争的形势,是发展的形势,你们这个地区还是国民党顽固势力统治区,在当前的形势下,是要隐蔽、精干、保存力量,在上层人士中积极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在友军工作中,要积极进行和上层人物交朋友的活动。同时还告诫他们,最近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出现一股逆流,国民党顽固派怕群众起来抗日,怕群众拥护我们。在他们力所能及的地方,压制抗日救亡运动,打击我们。对此,你们要有精神准备。对在国民党军队中的中共地下党员,则要求他们下决心沉下去。”

1938年广州失守,华中已成抗日生命线,刘少奇临危受命赶赴前线

刘少奇(摄于1941年)

对于鄂中地区,刘少奇指出:“你们那里有国民党的桂系部队,有川军,也有蒋介石的嫡系部队,还有地方势力。这些部队中间,有进步的,也有倒退的;有主张团结抗战的,也有坚决反共的。他们互相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矛盾,斗争是很复杂的。”

“你们得进一步做好统战工作,同时,坚持独立自主的方针,要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要争取时间,扩大武装力量,迅速打开敌后抗战局面。”

在刘少奇的指挥下,鄂中特委高举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大旗,声势浩大地发展抗日武装。不久,便组织了公安寨伏击战和夜袭云梦城两次著名的战斗。特别是在公安寨伏击战中,我军击毙日本天皇的皇亲,在日寇军中造成巨大震动,应城至宋河全线日军为他戴孝三天!公安寨战斗,是党领导的鄂中抗日武装对日军的第一次重要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鄂中军民倍受鼓舞。

对豫苏皖边区根据地的开创,刘少奇提出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的原则,由小块发展到大块,有一块发展到多块,然后连接在一起。这一重要的指示,令豫苏皖边区立刻成为了联系华北、华中各个抗日根据地的枢纽,成为了我军向东挺进,开辟苏北的前进阵地。

1938年广州失守,华中已成抗日生命线,刘少奇临危受命赶赴前线

刘少奇在延安杨家岭窑洞里写《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华中等来了刘少奇,就像是奄奄一息的病人等来了妙手回春的神医,几个月之内,华中的抗战形势焕然一新。

刘少奇坚决贯彻执行了党中央发展华中的指示,根据实际情况,因势利导,坚定地提出:“向敌后发展,在敌后放手发动群众,放手扩大新四军,坚持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反共顽固派,独立自主地建立抗日民主根据地。”

彭雪枫后来对李波人说:“少奇同志这一来,许多根本问题都解决了。”

1939年3月18日,出色完成任务的刘少奇奉命返回延安。在离开之前,刘少奇再次分析了当时的抗日形势以及华中各个地方的实际情况,对各省的工作都做出了周密详尽的计划,为之后开展抗日新局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