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搜索视频重新出现,成为一段亲子情,使这个国家分离了13年

作者: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来源:沈阳 Daily-Shenyang.com

搜索视频重新出现,成为一段亲子情,使这个国家分离了13年

父女俩互相拥抱,抽泣着

搜索视频重新出现,成为一段亲子情,使这个国家分离了13年

感谢您发送旗帜

"那是我小时候,经常坐在父亲的肩膀上,父亲是孩子的梯子,父亲是拉车的牛......"我一唱起《爸爸》这首歌,沈阳市民王女士就泪流满面。她做梦也没想到,已经离开这个家庭13年的父亲找到了!4月23日,她再次牵着父亲的手,父女俩一起回家了!

5月6日,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纷纷采访沈阳市救援管理站、四川省乐山市救援管理站等单位,还原了这13年跨度、千里之外家庭搜寻的成功故事。

搜索视频重新出现,成为一段亲子情,使这个国家分离了13年

聋哑的父亲在13年前失去了联系

2008年4月4日,王女士将永远不会忘记她生命中的这一天。那天早上,父亲王胜福早早起床给女儿做早餐,而他自己因为有事可做,来不及在旅途中吃早餐。

王胜福和妻子离婚,一直独自一人与女儿同居,父女相互依存,感情深厚。王女士没想到,那天早上,成了父女命运的分水岭。

事发当天直到23点,王女士没有等父亲半个消息,她很着急:父亲小时候打针有问题,导致耳聋哑,外出时也没有留下家人的联系方式......王女士给亲戚朋友打了一轮电话,但没有留言。

焦急的王女士报了警,但民警反应迟钝。"我在家里找到了我父亲的身份证,所以我决定他离得不远,但事实证明,正是这个线索误导了我。她后悔全家被限制在沈阳寻找方向和范围,错过了找人的最佳时机。

她从未放弃寻找父亲

"父亲,你在哪里?"这种呐喊,总是在王女士的成长岁月里回响。一晃,13年过去了,有亲戚劝她注销父亲的账目,但她坚信父女还有一天团聚。

13年来,王女士从未放弃寻找王胜甫,至今仍保留着父亲的身份证。

久而久之,王女士长大后是一个出色的年轻女孩,结婚生子。成为母亲后,她想念已经分离多年的父亲。尤其是每个元旦,期待重逢的她心里没有味道,此时,她会忍不住流泪。

"我最害怕看到街头乞丐,不知何故,我总是觉得那里有一个父亲,所以我总是寻求帮助。

乐山从省里救出一名无家可归的老人

"没想到这个聋哑老人背后会有这么曲折的故事。5月6日,四川省乐山市救援管理站负责人魏亚兴告诉记者,2020年10月28日,乐山市救援管理站接到电话,部分市民表示,在乐山市中区一座桥下的广场上,发现了一名无家可归者,魏亚星立即带领工作人员赶到现场。

"当我们到达时,我们看到一个老人躺在电池卡车上睡觉。魏亚星告诉记者,经过观察,老年人是聋哑人,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不能提供有效的个人信息,只能用肢体比对。由于老年人不能规范手语,救援站虽然邀请了手语老师,但仍然无法与他们交流,从而增加了寻找亲人的难度。

不过,老人能写出三个字:"王胜福"。"

"他只能写自己的名字,剩下的写不出来,我们手也看不懂。魏亚兴回忆说,因为老人来自外省,找亲戚的难度增加了不少。

搜索视频帮助很大

半年后,僵局被一段视频打破:今年4月17日,乐山市救援管理站将王胜福的家人寻人信息发布到该站的官方改组账号上,并很快在全国救援系统中转发。

魏亚星告诉记者,国家公安系统有一个"马益民寻家工作室",其工作人员首先看到这段视频留言,他们通过截图获得了王胜福的肖像照,很快得到了公安系统省级网站人员的合作,通过照片身份对比,4月19日,好消息来了,此人怀疑沈阳市人。

"当我们收到消息时,我们联系了沈阳救援部门寻求帮助和支持。"魏亚兴说。

记者从沈阳市救援管理站核实了解到,在驻地与多部门共同努力下,经过几次曲折,终于联系到了王女士。随后,沈阳救援管理站工作人员在微信中加入了王女士,并转发了一段搜寻视频,面对她父亲的视频形象,王女士喜极而泣。

4月23日上午,离散13年的王胜福父女在乐山市救援管理站团聚。"爸爸,女儿,来接你吧。"王女士在父亲的手上打架时扑了一下父亲的胳膊。然后,父女俩幸福地手牵着手,一起在回家的路上。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唐桂阳图片提供,乐山市救援管理站

本文摘自沈阳日报-沈阳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国家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传播和传播服务。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