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书中那点味菩萨为何救妖怪?曲然:闲读偶札(一)菩萨救妖读《西游记》本来是快快乐乐的,但却总碰到令人愤慨的事情,那就是每当

作者:真命兔子—曲然·知竹

书中那点味

菩萨为何救妖怪?

曲然:闲读偶札(一)

菩萨救妖

读《西游记》本来是快快乐乐的,但却总碰到令人愤慨的事情,那就是每当孙大圣出生入死把可恶的妖怪捉拿到手,立即就被菩萨救走了。

你看,那黑风山的黑熊怪,黄风岭的黄毛貂鼠,莲花洞的金角大王、银角大王,乌鸡国的青毛狮子,火云洞的红孩儿,通天河的河怪,金 洞的青牛,小雷音寺的黄眉怪,獬豸洞的金毛,狮驼洞的青狮、白、大鹏金翅雕,比丘国的鹿,竹节山的九头狮子,天竺国的玉兔……它们偷得上界菩萨的某种宝物作护身之器,下界为妖,残害人间。每当孙悟空以其百般变化,万般神通,又经多方求助,几度生死,好不容易把这些妖怪捉住时,菩萨们便十分及时地赶来,将妖怪从孙悟空的金箍棒底下一一救走。

善良的读者尤其是小读者(因为小孩子更喜欢看《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捉妖怪)看到这种事情总就弄不明白,菩萨是“好人”,为什么他们却总是去救那些“坏蛋”(妖怪)呢?其实,只要我们把书再细细一读就能完全明白其中的底细。原来,这些菩萨与妖怪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或是看炉司罄的童子,或是沾亲带故的亲友,或是悦目的宠物,或是心爱的坐骑。不是吗?通天河里的河怪是观音莲池中的金鱼,獬豸洞里的金毛是她的坐骑;先在乌鸡国为妖,后又到狮驼洞伙同白、大鹏金翅雕作孽的青毛狮子是文殊的爱物;莲花洞里的金角大王、银角大王是太上老君的金银二童子;小雷音寺的黄眉怪是弥勒佛那司罄的童子;狮驼洞的大鹏金翅雕便是如来佛祖转弯抹角的一个舅爷……既然如此,就怪不得大慈大悲的菩萨偏要去救那些作恶多端的妖怪了。

孙悟空对付得了形形色色的妖怪,可是却奈何不了各路菩萨。观音、灵吉、文殊、普贤、太上老君、太阴星君、南极寿星、太乙天尊、弥勒、如来佛祖,听听这些名字,你就知道都是些德高望重,恩惠远播,威镇四方,法力无边的主,你孙悟空本事再大,头上还带着紧箍咒,命运直接掌握在这些人手上。他们叫你放,不放也得放。如果孙悟空一怒之下拿出当年在花果山上为王时的犟脾气来,就是不放,不仅不放,而且手起棒落干脆把那人人痛恨的妖怪结果了,那又将是一出什么戏呢?成年的读者一定能够熟练地预测出孙悟空的下场。但是,孙悟空毕竟在五指山下被如来佛祖压了500年,他除了向菩萨进谏一言:“既收他(妖怪)回海,再不可令他私降人间,贻害不浅!”也就只好放。孙悟空的棱角的确被磨圆了,也正因为他变得听话了,乖巧了,菩萨怎么说怎么好了,所以后来才也成了佛。

《西游记》中的这些故事告诉人们,修炼成佛,得到正果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孙悟空便是个好榜样。

书中那点味菩萨为何救妖怪?曲然:闲读偶札(一)菩萨救妖读《西游记》本来是快快乐乐的,但却总碰到令人愤慨的事情,那就是每当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