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金梧桐企业巡礼|高淳陶瓷:从产品到文化,让老产业萌发新亮点

近日,在南京文化产业协会、“创意南京”文化产业融合公共服务平台公示的南京市第九届文化产业“金梧桐奖”获奖名单中,高淳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园(以下简称“高淳陶瓷”)入选了“2021南京市文化产业A级园区”。

金梧桐企业巡礼|高淳陶瓷:从产品到文化,让老产业萌发新亮点

从陶瓷产品延伸到以陶瓷文化打造旅游景区,是高淳陶瓷大力推动陶瓷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出现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近年来,高淳陶瓷向作为传统和优势产业的陶瓷业开出转型良方,通过融合艺术文化增加产品附加值、借力科技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对接三产延伸陶瓷产业链等有效方式,让老产业萌发出新的增长亮点。

匠心铸就传统工艺

金梧桐企业巡礼|高淳陶瓷:从产品到文化,让老产业萌发新亮点

1980年,“玉泉”炻器首次亮相广交会就备受外商青睐,让高淳陶瓷一度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陶瓷出口企业之一,产品畅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进入90年代,美国率先提高陶瓷产品的铅镉溶出量标准,推出美国加州标准,其铅和镉的溶出量要比国际标准严格30倍左右。而陶瓷产品的铅镉溶出主要来源于陶瓷装饰的贴花纸。在当时的工艺水平下,采用普通花纸很难控制达到美国加州标准,而不用陶瓷贴花纸,陶瓷产品就显得单调。

金梧桐企业巡礼|高淳陶瓷:从产品到文化,让老产业萌发新亮点

终于他们在中国历史名瓷的研究中得到启发:可以直接用釉水装饰产品,不仅铅镉溶出量几乎为零,而且符合美国的卫生新标准。但由于窑变釉烧成采用两次烧成,釉烧时釉水顺势自然流动、交叉融合,烧成缺陷多。作为工艺品百里挑一自然不是问题,但作为日用陶瓷消费中对价格要求高,提高成活率成为窑变釉日用化、市场化的严重制约。

为此,公司技术工艺人员层层揭示窑变奥秘,他们调整窑炉气氛,提高了烧成成活率,采用现代素坯乳胶印花等新工艺,使传统窑变色釉更加绚丽多彩、层次丰富、机理美妙、趣味无穷,将“泥与火”的工艺推向到新的高度。从90年代中期以来,每年2000万件“玉泉”窑变釉餐具,从美国、加拿大,到日本、韩国,再到欧洲,风行国际市场,成为影响世界的中国健康陶瓷品牌,高淳陶瓷被授予“国家出口安全示范企业”称号。直到现在,追求“自然、本色”的“玉泉”炻器已成为中国陶瓷“网红”,在特色酒店、经典民宿、白领办公室等场景随处可见。

潜心修炼“内功”

金梧桐企业巡礼|高淳陶瓷:从产品到文化,让老产业萌发新亮点

“内里”的修炼不止于工艺技术,还有创新能力的提升。

“我们所说的创新是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坚守工匠精神,二是提高创意设计能力。”高淳陶瓷副总经理王贵夫表示,从2007年公司建立高淳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园之后,一直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通过产学研合作,引进中央美院、南京艺术学院等设计团队,并大力培育创意设计人才。目前,公司已形成一支国际一流的陶瓷设计创意团队。

金梧桐企业巡礼|高淳陶瓷:从产品到文化,让老产业萌发新亮点

“通过瓷器去表达中国文化、讲述中国故事,这是人们对于盛会的一大愿景。”王贵夫表示,在第二届中国进口博览会宴会中,“尊上1958”国宴瓷采用独特的国韵黄、浮雕金等工艺匠心制作,实现了传统经典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体现了“国际范、中国风、上海味”再次成为经典。

如何根据不同的宴会设计不同的用瓷?“首先要深入研究会议的主题、内容及地域;二是通过设计瓷器的造型、颜色来表达中国历史与文化。”王贵夫介绍到,第一届“一带一路”峰会的“丝路国宴”午餐用瓷,由圆形的展示盘和八角顶盖组成主格调,表达中华民族和谐、圆满的愿景;花纹为隋唐时期的“宝相花”,传达了吉祥、美满之意;开窗选用“富春山居图”,展现了中国传统的山水艺术文化,诠释“一带一路”精神。正如《人民日报》曾刊文称,“传统文化的发扬,当有‘大足以容众’之胸怀,有‘海纳百川’之气度”。

陶瓷小镇吹起工业旅游风

金梧桐企业巡礼|高淳陶瓷:从产品到文化,让老产业萌发新亮点

“一开始发展工业旅游,主要作为国瓷品牌的宣传方式,后来慢慢意识到陶瓷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精髓,应该让更多人了解它、熟悉它。”王贵夫介绍,高淳国瓷小镇于2018年7月开馆,不仅是江苏省、南京市首批特色小镇,也是一个融陶瓷产业、文化体验、休闲旅游等于一体的新型旅游业态。去年,国瓷小镇被评为长三角最佳文旅融合旅游小镇。

金梧桐企业巡礼|高淳陶瓷:从产品到文化,让老产业萌发新亮点

从高淳的陶瓷小镇广场进入通透洁白、充满现代流动感的高淳陶瓷博物馆,到处充满“瓷性”。博物馆主馆共有三楼,一楼是中国历史名瓷展,展示了哥、官、汝、定、钧五大名窑及景德镇窑、磁州窑、耀州窑、宜兴紫砂的代表作品;二楼是中国当代国家用瓷展,二十一世纪以来在大陆举办的APEC峰会、G20峰会、一带一路峰会、金砖国家峰会等使用的国家用瓷囊括其中,可谓集当代国瓷之大成;三楼,展示了大陆近百位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的代表艺术品,乃当代中国艺术陶瓷之精髓。其中李守才的“凤戏牡丹大瓶”、宁钢的“荷鹤瓷板”、邱双炯的“自在弥勒佛”等。

除了展示之外,在生产线上,还可以观看到陶瓷的“成型过程”、“烧成过程”、“装饰过程”等多个制作过程;在陶瓷体验馆内,可以深度体验陶器从陶泥变成素坯,再蜕变成精美的陶瓷……“从‘听、看、做、用’,将旅游参观者转变为参与者,在双向交互的过程中学习陶瓷文化。”王贵夫认为,工业旅游将知识性、趣味性和参与感完美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新型的深度旅游方式,现在已经成为研学旅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未来还准备将老的工业厂房进行改造,让人们能更直观地参与到工业旅游中。”

金梧桐企业巡礼|高淳陶瓷:从产品到文化,让老产业萌发新亮点
金梧桐企业巡礼|高淳陶瓷:从产品到文化,让老产业萌发新亮点

来源:南京文化产业协会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