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那些成功康复的抑郁、双相患者,他们的父母做到了这几点

本文字数约:5200 字

阅读时间约:5 分钟

本文章节:

01、家长这样做,孩子会加快康复

02、父母和孩子的三观要积极、一致

03、为什么很多医院没有心理治疗?

04、我们机构的收治年龄范围

最近,我们分享了大学生抑郁症/双相障碍患者刘可的心理干预过程,以及其病情的分析、带来的启发。

这一篇文章我们想谈谈刘可的爸爸,他对女儿顺利康复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位父亲的一些优点和做法,值得其他患者家长学习,也帮助自己的孩子加快康复。

下文还会解答一些读者的疑问。我们总说我们主要针对青少年抑郁症、双相障碍、强迫症进行诊疗,那成年人就不收治了吗?

其实也不完全这是这样。

下面我们会解释我们收治患者的范围,以及具体的原因,解答一些患者家庭的疑问。

刘可爸爸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刻,尤其是他的性格和处事方式。

我们接触过很多患者的父母。孩子患病后,大部分都是母亲更懂得理解孩子,更理性和更有智慧。在孩子康复的过程中,她们起了很大的作用。

而大部分患者的父亲在孩子康复过程中参与较少,又或者有点固执、自以为是,不能很好地与孩子共情,理解孩子患病的根源。

当然,这也与一些客观因素有关。很多父亲忙于工作,是家庭主要的经济支柱,他们也为家庭付出了很多;而整体上男性的情感没有女性那么细腻,综合这些原因,很多父亲对孩子的关注和体贴相对少一些。

所以,很多患者接受心理干预时,是由母亲陪护的。我们做家庭治疗时,也经常只能对母亲进行,引导她们先深刻地自我反省、改变和提升,再告诉她们如何去带动丈夫积极改变。

说实话,这些妈妈真的很不容易!

而在刘可家庭里,很多情况却恰好相反。

刘可的妈妈性格比较急躁、严厉,虽然从不打孩子,但生气起来就容易对孩子摆黑脸、训斥,这些无意中的“冷暴力”对刘可造成了叠加性心理创伤,是后来她患病的心理根源之一。

而刘可的爸爸性格温和、耐心,遇事沉着、理性,不容易灾难化思维,也很少跟妻子和女儿急,懂得包容家人。

催眠治疗师Lucy寻找刘可病症背后的心理创伤时,从没有发现她爸妈争吵的事件。可见她爸妈日常相处是比较融洽的,面对妻子急脾气,她的爸爸能够很好地应对、接受,起码没有给孩子造成明显的负面影响。

那些成功康复的抑郁、双相患者,他们的父母做到了这几点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还有,她爸爸在自述文章里提到,刘可上小学时成绩很好,经常考年级第一,但考试前总想请假,不想参加。

很多家长会接受不了,一下子灾难化思维,“孩子不去上学,成何体统?”“区区一个考试就想逃避,以后长大遇到困难怎么办?”

这些家长很可能会焦虑,揪着孩子问个究竟,软硬兼施地强迫孩子去考试,甚至批评、指责。这很容易对孩子造成叠加性心理创伤,久而久之,孩子对考试更加抗拒,会形成严重的学习障碍。

但刘可的爸爸对此很淡定,他说,“我觉得这也没啥,不去就不去呗”,就给老师打电话请假。

其实刘可当时不想考试,背后很可能是有一些心理隐患的。她的爸爸可能没有去主动去深究、解决,但至少他没有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把问题扩大化,还懂得包容、尊重孩子,刘可的这个问题也不严重,后来慢慢就缓解了。

总的来说,刘可的爸爸是其家庭得以维持、家庭气氛大体上也不错的重要原因。

如果他的孩子没得病,那听起来这就是一个普通的家庭,没啥特别的。但孩子得病了,这样良好的家庭氛围,会对孩子的康复有很大帮助。

刘可一家找到我们后,她的爸爸从头到尾一直对我们非常信任、配合,在那么多患者的父亲中,这也是比较少见的。

而且,刘可开始接受心理干预后,她妈妈很快就有事回家了,后续主要由她爸爸陪护。

她爸爸把这个任务完成得非常好。他不但谨遵我们所说的一些注意事项,还没有跟女儿发生任何矛盾,而且一听到女儿想做饭,立马就去租了个公寓。

我觉得刘可有这样的父亲真的非常幸运,他是很多父亲的学习榜样。

在对刘可爸爸进行家庭治疗时,我说,他在家庭中已经做得非常好了,但还可以继续提升。

比如,他要从妻子原生家庭的角度去理解妻子的性格,她肯定是从小也遭受过一些叠加性心理创伤的,所以遇事容易急躁、灾难化思维。

那他要给予妻子更多的包容,有智慧地化解妻子的一些情绪波动,以及妻子和女儿有时发生的矛盾。这不但可以让刘可康复得更好,甚至可以部分修复她妈妈遭受过的创伤,她妈妈的性格也会变得更理性、温和。

还有,我希望他要对女儿过去的性格有更深入的认识。

刘可从小性格内向,这有没有先天的因素?这个我们无法完全排除。但这背后明显还有很多叠加性心理创伤,我们予以修复、再进行积极引导后,她现在跟人交流很主动、很顺畅,性格发生很大的变化。

我们认为,一个人的性格有可能受到先天因素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有限,而且可以逆转。就算有一定的先天因素,但如果个体成长环境良好,没有遭受明显叠加性心理创伤的话,这个人的性格也可以很积极、乐观。

那些成功康复的抑郁、双相患者,他们的父母做到了这几点

所以,一个人后天的经历,对性格的养成才是最关键的。

而我们的深度催眠下病理性病理性记忆修复技术(TPMIH),也能够寻找到性格弱点背后的叠加性心理创伤,予以高效化修复、并再进行积引导后,个体的性格会快速发生明显变化。

从这个角度来看,江山易改,但本性也可“移”。

所以,刘可的父母经历过女儿患病有幸康复后,以后照顾孙辈的话一定要注意,别再重蹈覆辙。他们应尽量避免对孙辈造成叠加性心理创伤,甚至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孙辈形成阳光、积极、外向的良好性格,将女儿患病经历转化为家族的财富。

此外,我还引导刘可的父母要主动地理解孩子的一些想法,一家人的三观要一致。

刘可父母成长于60、70年代,那时国内的发展仍比较落后,对比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非常大。他们对西方发达国家有崇拜,这很正常。

再加上,可能刘可父母的人生际遇中,遇到过一些不公平事件,他们认为这与国内相关制度、文化的弊端有关。

所以总的来说,刘可父母对西方发达国家有点崇洋媚外,有时会抱怨国内社会的一些不足。刘可说,“我爸像个愤青!”

在其父母的影响下,刘可也一度对西方发达国家很憧憬。她中考考得不理想,就决定不参加国内高考,要出国留学,可能也是受到了这方面因素的影响。

但刘可真正出国后,发现西方发达国家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甚至也有不堪的、不公平的一面。

当然,这也与她当时频频与国外同学、老师发生冲突,遭受了叠加性心理创伤有关。但我们也不能排除,那几个老师可能真的有歧视华人的倾向。

总之,刘可出国后可能经历了“巴黎综合症”,后续她的表现属于典型的“一出国就爱国”。她现在出国留学,是为了完成未竟的学业和继续深造;但在内心深处,她对祖国有了更多的认可,也不盲目崇拜西方国家了,涉及到一些方面时,她对国外甚至是不屑的。

所以在接受我们的心理干预前,她爸妈一说国外好,她就生气,指责爸妈不爱国。这是她在国外遭受的心理创伤被激活了,但也反映出她的三观已经改变了,可她的父母还没觉察。

所以,在做家庭治疗时,我特意向她爸爸指出了这一点,一家人的三观要保持一致。

从目前的社会形势来看,刘可的三观是更加理性、积极的。我们要从多个角度理性看待国内社会和西方社会的优劣。

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们国家取得非常大的抗疫成就,展现出强大优势和国力。而西方国家近年来的一些做法,跟他们标榜的所谓平等、自由、正义根本就不一致。

刘可父亲对此很认可,他也意识到自己盲目崇拜国外及背后的原因了,承认自己还停留在过去的观念,没有与时俱进。现在他的改变很大,主动去靠近女儿的三观,一家人的三观冲突减少了,家庭氛围自然更融洽了。

总的来说,刘可康复得那么好,除了因为我们的系统化深度心理干预,以及她自己的努力之外,她的父母功不可没,尤其是她的父亲。

我们一直强调,孩子患病了,父母中至少有一人要深刻地自我反省、改变和提升,要学习科学的精神心理学知识,并具备智慧,这会明显加快孩子的康复,整个家庭都会有所提升。

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家长,要及时意识到这一点,并尽快行动起来。

文章的最后两部分,想解答一些读者的疑问。

刘可爸爸在自述文章里提到,为什么国内精神科里鼎鼎大名的北大六院,居然没有心理辅导科?

他们去北大六院求医是2018到2019年间,那时候该院有没有心理辅导科、没有的话具体原因是什么,我们不得而知。

就算当时真的没有设立,应该还是有很多客观因素的,不只是心理治疗效果的问题。

现在的北大六院设有心理治疗服务,去年还发布过相关新闻,有需要的读者可以自行去了解。

不过,刘可爸爸的疑问还有一个更深层的意思:

北大六院已经是国内最顶尖的精神科专科医院了,为什么在这里看了那么多专家,还是治不好孩子的病?

孩子服药的效果不好,想找靠谱的、适合孩子的心理治疗资源,怎么就那么难?

这涉及到精神科药物治疗和一般心理治疗的局限性。

精神科药物治疗对于抑郁症的局限性,我们以前详细谈过,临床规范的抗抑郁药治疗至少对50%的抑郁症患者是效果不佳的,即使是用药经验丰富的大专家都难以完全逆转这种情况。

那一般的、或者说主流的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方法呢?有可能局限性比药物还要大一些。

目前主流的心理治疗流派有认知行为疗法(CBT),精神分析疗法,人本主义疗法。其中,精神分析疗法虽然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逐渐被摒弃了,但在大陆,仍占有很大的比例。

那些成功康复的抑郁、双相患者,他们的父母做到了这几点

国内很多精神科大夫一开始接触心理治疗时,往往学的就是精神分析疗法。以前的中德精神分析培训班,是国内精神科资深的大夫才有资格参加的。

可这些精神科大夫利用精神分析疗法去治疗患者时,很快就发现这很低效。对很多患者而言,治疗效果还不如精神科药物。

现在精神分析疗法有所发展,形成了新精神分析流派,但整体来说还是低效的。而目前更能得到循证医学认可的认知行为疗法(CBT)、正念疗法也在国内开展得越来越多,可还不算绝对的主流。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医院的精神科还是以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为主的。绝大部分精神科大夫还是倾向于从生物学层面去看待抑郁症、双相障碍等常见的精神疾病。

相信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这种诊疗模式在国内外仍会持续,药物治疗仍是主流。

当然,随着我们国家心理服务领域的不断完善和进步,长远来看,这种情况肯定会慢慢得到改善。

刘可在预约我们的面诊前一度有过担心。她发现我们的文章、视频里经常强调青少年患者,可她那时都20来岁了,我们会不会收治她?

这其实也是很多患者、家属对我们的疑问。

其实,我们所说的“青少年”是一个泛指的概念。

12岁到18岁的孩子确实是我们的主要收治范围。可如果患者、家庭对我们非常信任、配合的话,收治的年龄范围可扩宽到28岁左右,但主要仍是学生群体,比如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等。

至于28岁以上的群体,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我们也收治过。

以前我们收治的一名学生患者,他被其他精神科大夫诊断为双相障碍和强迫症。我们利用深度催眠寻找其症状背后的心理创伤时,发现有很多是他妈妈带来的。

因为他的爸爸很早就出轨了,对他妈妈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创伤。从患者3、4岁开始,他妈妈像祥林嫂一样,经常在他面前说起这件事,抱怨、指责、贬低他的爸爸。

患者当了这么多年的“情绪垃圾桶”,形成叠加性心理创伤。他很痛苦,也对妈妈感到愤怒,“我妈妈把我当成了情人,而不是儿子。这些事情不适合跟儿子说!”

直到该患者接受我们的心理干预时,他的妈妈有时还是会控制不住地抱怨。患者实在忍受不了了,他请求我们给他妈妈做心理干预,修复妈妈的心理创伤,那样他才有可能康复。

我们考虑后同意了。催眠治疗师Lucy对患者妈妈做了两次深度催眠下创伤修复,主要针对其丈夫出轨的心理创伤进行修复;效果也很明显,该患者的妈妈真正从心里放下了这件事,再也不对儿子絮絮叨叨了。

当时,该患者和患者的妈妈都对我们非常感谢,但客观上,这耗费了我们很多的时间和精力。

所以,我们的心理干预技术能不能用于28岁以上的患者?理论上也是可以的。

但因为这个群体的三观都相对比较固定了,有的还有人格改变、甚至是人格障碍。我们就要花很多的时间去与他们建立信任关系,让他们理解并认可我们的心理干预理论和技术,这样才可能会有明显的效果。

可我们现在精力、时间都非常有限,我们选择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放在12到28岁的群体身上,主要以学生群体为主。

那些成功康复的抑郁、双相患者,他们的父母做到了这几点

这部分群体的三观、人格可塑性都相对较强,心理干预的起效会更明显。而且他们是家庭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当他们康复后,不仅可以很好地实现自我价值,还能给国家带来贡献,社会意义是很大的。

因此,希望未能接受我们系统化深度心理干预的患者、家属予以谅解。

我们也会争取在心理干预技术的复制上取得突破,造福更多患者家庭!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