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翻子神拳董宪周轶事(四)替师比武亮真招

翻子神拳董宪周轶事(四)替师比武亮真招

董宪周(1797~1889)字硕甫,江湖贺号“宪大爷”,又号“京南大侠”,是清代中国北方翻子门派的掌门人、翻子拳、少林拳武学宗师、扬名立万大义士。

早年董宪周在家中随“南京到北京,天下把式数李公!”的武学大师李恭(1785~1858,字公然)习武期间,在深秋时节一个早晨,董宪周和跟随习武的堂弟董眀魁(1799~1882,后改名董林字海川,八卦掌武术创始人和主要传播者);以及跟随习武的表弟杨景山(1808~1859后“四大名山”之首,号“飞腿侠”),三人刚吃罢早饭,下人通禀有三位客人求见。一见面方知,前天傍晚从京城来了师徒三人,住在了开口村十字街客栈,今天早饭后,师徒来到村南董府,是来找董宪周的老师李恭较技比武的。

原来李恭在北京宫廷禁卫军中做教头时,比武打败了一位塞外武林高手,一时在京城传的沸沸扬扬。武师无颜再在北京授艺立身,只好回塞外老家授徒度日。这位武师多年来一直耿耿于怀,卧薪尝胆苦练本领,一心想打败李恭重新京城立号。几年后到京城才知道李恭已经卸甲归田,被请到京南开口村董府授艺。于是便一路寻来。董宪周知道来人用意后心中已有不悦,便告诉他们说恩师有事回老家,三两天后才能回来,不妨先和自己过过招,胜了他再和师父比试。

翻子神拳董宪周轶事(四)替师比武亮真招

武师点头答应,示意一个年长的徒弟上前比试。明魁一心想出手被宪周拦住并对明魁、景山说:“事情由我恩师引起,自然由我师徒了结,你们俩不用管,一旁观战也就行了。”于是宪周拉开架势和武师的大徒弟拳脚相加战在一起,十几个回合后宪周见隙一个快拳正中对方面门,对方被击出一丈多远,仰面朝天躺地不起。

武师见状忙让小徒弟过去搀扶师兄,宪周也示意眀魁、景山过去帮忙。宪周拱手对武师说:“看来只有请前辈指点几招了。”武师刚看宪周和徒弟比武时,心里就有点凉,对宪周迅猛刚劲疾风闪电般的拳脚功夫自知胜算不大,便回言道:“当年我和令师比试的是掌法,今番过来主要还是比试一下掌功。”于是双方约好当晚在村北“六郎堤”阴坡下一古墓比试掌上功夫,武师三人便告辞回客栈准备去了。

晚饭后,宪周、眀魁、景山来客栈找到师徒三人一起来到古墓,见数株参天古树环绕几座荒丘,遍地野草萋萋,靠北面有一通硕大厚重石碑下半截部分埋入土中,地上部分仍足有五尺高,前面摆有祭台和香炉。武师对宪周说:“昨天我师徒来时路过此处,这个地方很静很适合我们较技,我们比掌时一人站在碑前,一个击打,打中不支者败。”然后主动站在碑前,请宪周先出掌击打。宪周道:“既然如此那董某就恭敬不如从命了。”说着来到近前,气沉丹田挥动右掌大喝一声:“得罪了!”只听啪的一声,感觉像是打在了铁板上一样,振的膀臂发麻。宪周知道武师在衣服里动了手脚,暗暗心里也多了一个心眼。武师离开后,宪周站在了石碑前面对武师说:“前辈请吧!”武师心中暗喜,运足全力拍向宪周前胸,只听啪的一声巨响,武师颤抖着手臂疼的嗷嗷直叫唤。原来武师一掌打在了石碑上,宪周身体极为敏捷,在武师掌落下来之前已经迅疾移身站在了石碑后面。

武师三人已伤两位,无心再比,只好认输。三人连夜离开了开口村北去,从此再也没有回来过。这正是:

替师比武亮真招,

兔滚鹰翻快似猫,

泄气拔钉恩怨泯,

做人唯重品德高。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