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从这四次激战中可以看出:武松很可怕,狂化的鲁智深比武松和卢俊义更可怕?

梁山一百单八将的武功各有特点:豹子头林冲蛇矛像毒龙出洞,大刀关胜青龙偃月横扫千军,鲁智深禅杖如泰山压顶,小李广花荣神箭例不虚发。

世上根本就没有无敌之将,各种武功路数也是相克相生,要问梁山各路高手中谁最难对付,读者诸君肯定会想到行者武松:武松的武功或许不是最高的,但却是最会打也最难打的,如果把梁山一百单八将缴械后跟老虎关进铁笼子生死相搏,最后能活着出来的,除了武松之外没有几个——按照小说原著描述,能赤手搏虎的好汉仅武松一人而已,如果公孙胜不施法、李逵不持刀,也就够老虎吃一两天的。

从这四次激战中可以看出:武松很可怕,狂化的鲁智深比武松和卢俊义更可怕?

武松的战斗经验是从生死搏杀中得来,他在吃过几次亏之后汲取了经验教训,后来上阵杀敌就是一个原则:狮子搏兔,亦用全力,只求胜利,不择手段!

咱们今天的话题,就是通过四场打斗,来聊一聊武松与鲁智深卢俊义完全不同的战斗特点,并请读者诸君品评一下:如果武松与这二位马上步下的顶尖高手决战,会有怎样的结果。

受招安之后,梁山好汉的个性好像忽然消失了,只有不肯改穿军装的鲁智深、武松、公孙胜等人保持了鲜明的特点,这特点也表现在他们破辽国、打田虎、灭王庆、征方腊的激战之中。

鲁智深三拳误杀镇关西郑屠,上五台山受智真长老点化之后,下手就变得极有分寸,能生擒的就绝不拍死——鲁智深是生擒敌将数量最多、级别最高的好汉,跑得比戴宗还快的“神驹子”“小华光”马灵,“永乐圣公”方腊,都是被鲁智深很礼貌很客气地一禅杖拍倒后生擒。

从这四次激战中可以看出:武松很可怕,狂化的鲁智深比武松和卢俊义更可怕?

马灵和方腊被六十二斤的水磨浑铁禅杖打倒,却既没有伤筋也没有动骨,可见鲁智深不但手下留情,而且对禅杖的轮转,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鲁智深用雷霆手段显菩萨心肠,武松则是用搏命手法求一击必杀,在征方腊的两次激战中,我们就看出了武松与鲁智深的不同之处。

在征方腊的杭州之战中,鲁智深见了对面的邓元觉十分高兴,说出的话也能让人笑破肚皮:“那宝光国师邓元觉,引五百刀手步军,飞奔出来。鲁智深见了道:‘原来南军也有这秃厮出来!洒家教那厮吃俺一百禅杖。’也不打话,轮起禅杖便奔将来。”

鲁智深只看见邓元觉是个“秃厮”,却忘了自己也没头发,他跟邓元觉对战纯属见猎心喜,心中并没有多少杀气,所以两人翻翻滚滚斗了五十余合不分胜负,把武松看得很不耐烦:两军阵前上死搏杀,讲甚规矩?将那秃厮一刀斩了便是!

从这四次激战中可以看出:武松很可怕,狂化的鲁智深比武松和卢俊义更可怕?

武松既不想跟邓元觉比武较技,也不在乎什么江湖规矩,拔出戒刀就冲了上去。

宝光和尚邓元觉心中有数:对面这个大胖和尚还没玩儿命,自己也只能勉强维持平手,现在又多了一个虎面头陀上来,风紧,扯呼!

有自知之明的邓元觉跑掉了,不知死活的贝应夔送货上门:“忽地城门里突出一员猛将,乃是方天定手下贝应夔,便挺枪跃马,接住武松厮杀。两个正在吊桥上撞着。被武松闪个过,撇了手中戒刀,抢住他枪杆,只一拽,连人和军器拖下马来。嗝察一刀,把贝应夔剁下头来。鲁智深随后接应了回来。”

武松杀贝应夔,先扔刀再抓枪,然后捡起刀来剁脑袋,电光石火之间打完收工,鲁智深也没有撤退,而是一直站在身边替自己的武兄弟掠阵——有鲁智深在后面戳着,武松当然敢丢下戒刀去夺枪。

从这四次激战中可以看出:武松很可怕,狂化的鲁智深比武松和卢俊义更可怕?

鲁智深求稳,武松斗狠。鲁智深打架,就想硬碰硬打个痛快,而武松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拿下对方的首级。为了取敌人性命,武松先不顾自己性命,结果是敌人首级到手,自己的性命也没丢。

在苏州城内,鲁智深和武松再次合作斩杀了三大王方貌,这次还是鲁智深负责赶鸭子,武松负责杀鸭子:“小巷里又撞出鲁智深,抡起铁禅杖打将来。方貌抵挡不住,独自跃马,再回府来。乌鹊桥下转出武松,赶上一刀,掠断了马脚,方貌倒颠将下来,被武松再复一刀砍了。提首级迳来中军,参见先锋请功。”

鲁智深是打赢了就好,武松则是只分胜负也决生死,而且决出生死之后还要割取首级,以确保对方死得不能再死了。

从这四次激战中可以看出:武松很可怕,狂化的鲁智深比武松和卢俊义更可怕?

从这两场打斗中,我们能看出鲁智深既不要战功,也不想要对方性命,将敌人打败之后就不再赶尽杀绝,而武松只要结果不在乎过程,为了取得自己想要的成果,可以采用一切正常或非正常的手段。

武松的战斗特点与鲁智深不同,跟卢俊义也有很大差别,让卢俊义去砍对方的马腿似乎很困难,这位拳棒天下无对的河北玉麒麟,有点太过珍惜羽毛了。

卢俊义的武功无疑是很高超的,一对一打架,很少有人能凭武力战胜他,辽国耶律四小将一拥齐上也不行:“卢俊义一骑马一条枪,力敌四个番将,并无半点惧怯。约斗了一个时辰,卢俊义得便处卖个破绽卖个律宗霖把刀砍将入来,被卢俊义大喝一声,那番将措手不及,着一枪刺下马去。”

从这四次激战中可以看出:武松很可怕,狂化的鲁智深比武松和卢俊义更可怕?

耶律四小将的武功,应该跟梁山八骠骑差不多,卢俊义以一敌四打了两个小时,说明他招式严谨,体力持久,而武松在面对耶律四小将的老爹,也就是御弟大王耶律得重的时候,根本就不肯浪费一点时间:“鲁智深引着武松等六员头领杀入辽兵太阳阵内,那耶律得重急待要走,被武松一戒刀掠断马头,倒撞下马来。揪住头发,一刀取了首级。两个孩儿逃命走了。”

鲁智深原本是跑在最前面的,但是遇到敌方大将,却把功劳让给了武松,武松也毫不客气地笑纳了耶律得重的首级——无论是鲁智深还是卢俊义,都不会想到先撂倒对方的战马。

这三场战斗,显示出了卢俊义枪法精熟、鲁智深禅杖刚猛、武松戒刀狠辣,接下来的第四场战斗,则完全可以说明:不要招惹武松,更不要招惹鲁智深,鲁智深发怒,要比武松更可怕。

在乌龙岭战斗中,武松被包道乙的飞剑斩断左臂,原本已经很少发怒杀人的鲁智深真的急眼了:“鲁智深一条禅杖,忿力打入去,却夺得他那口混元剑……鲁智深却杀入后阵去,正遇着夏侯成交战。两个斗了数合,夏侯成败走。鲁智深一条禅杖,直打入去,南军四散。夏侯成便望山林中奔走,鲁智深不舍,赶入深山里去了。”

从这四次激战中可以看出:武松很可怕,狂化的鲁智深比武松和卢俊义更可怕?

混元剑上有妖术加持,但是眼见武兄弟重伤,鲁智深在暴怒之下什么也不怕,不但抢得妖剑,还对敢于拦路的夏侯成展开了不死不休的追杀——智真长老原本是让他“逢夏而擒”,但是急痛攻心的鲁智深,却把夏侯成追上拍死了。

通过这场战斗,我们看到了鲁智深的真正实力,可能还在武松之上,他此前的几场战斗没有斩将,只是不想斩而已,一旦鲁智深变成了勃发金刚之怒,那就会人挡杀人、神挡杀神。

四场战斗盘点完了,我们看清了卢俊义、鲁智深、武松三人的战斗特点和特长,似乎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鲁智深动了真气真火,战斗力可能比武松还高,而卢俊义太讲究堂堂正正,如果跟武松单挑,获胜的几率应该不是很大。

从这四次激战中可以看出:武松很可怕,狂化的鲁智深比武松和卢俊义更可怕?

武松为求胜利不择手段,甚至可以以身犯险以命搏命,在这一点上,卢俊义当然不如武松,但是鲁智深也非贪生怕死之人,如果触碰了他的底线,比如武松兄弟受伤,那时候鲁智深就会变成胖大一号的武松,全怒状态下的鲁智深,武松也得退避三舍……

当然,说狂怒的鲁智深能打赢拼命的武松、守规矩的卢俊义会败给不择手段的武松,这只是笔者一家之言,最后的结论还得由读者诸君来下:如果卢俊义、鲁智深、武松都处在巅峰状态、使出一切手段,三人一对一单挑,最后获胜者是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