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山、水、树构成的交响曲,黄鼎绘《重岩飞瀑》

人们常说,高人逸士喜欢寄情山水。准确说,山水中有苍郁气息,假若光秃秃的山水,很难让人觉得心神畅快。故此把山水画比喻成山、水、树共同构成的交响曲。在山水画中可以释放压力,感悟自然,走进画家构建的艺术世界。

交响曲一般分为四个乐章,第一乐章奏鸣曲式,第二乐章复三部曲式,第三乐章小步舞曲,第四乐章奏鸣曲式。清代黄鼎画的这幅《重岩飞瀑》也有四部分,山、水、树、情思,充分体现了传统山水画重视的意境美,值得认真欣赏一番。

山、水、树构成的交响曲,黄鼎绘《重岩飞瀑》

黄鼎 重岩飞瀑

有人觉得,交响曲来自西方,山水画表现的是东方情韵,没有办法进行类比。事实上,欣赏美的时候没有那么明确的界限,对美的感悟,不分东西。《重岩飞瀑》中的高山,采用大斧劈皴技法,看上去壮美险峻,带有阳刚之美。奏鸣曲式的特点是快速的曲调,充满活力,让人感受到乐观积极。这样看来,山水画和交响曲给人带来的感动,何其相似。

复三部曲式舒缓深沉,表现内心的思考,像不像画中的瀑布。黄鼎采用留白的手法,表现瀑布的形状。激荡的浪花表现瀑布飞泻的速度,动静相宜,让人联想到时光流逝。用笔有虚有实,用墨有深有浅,再现了交响曲中的节奏。

山、水、树构成的交响曲,黄鼎绘《重岩飞瀑》

黄鼎 重岩飞瀑 局部

黄鼎画树采用传统手法,画中松树尤为精彩。感情释放过后,开始描绘各种细节,支撑感情基调。仔细看,黄鼎画树干重落笔,然后提笔拉线,最后轻轻收笔。在这个重入轻出的过程中,配合弯曲转折的细枝,营造出树木繁茂的样子。这些细节,很像交响曲中的风俗性场景,看似无足轻重,假若一旦缺失,让人无法接受。

山、水、树,三者共同作用,表达出黄鼎寄情山林的快乐,多么像交响曲尾声展现的欢庆场面。黄鼎画《重岩飞瀑》的时候,肯定不会想这么多,甚至他也不会这么想。但艺术最有魅力的地方在于,每个欣赏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阅历,理解作品。

山、水、树构成的交响曲,黄鼎绘《重岩飞瀑》

还有一点,欣赏交响曲和欣赏山水画,都能融入人生的思考。黄鼎描绘崇山峻岭、飞瀑层林,旨在表现文人享受生活, 不忘坚守道德操守。淡泊洒脱的人也有青云之志,暗合文人画关于人品和画品的艺术主张。

当找到一个新鲜角度欣赏一幅画的时候,忽然发现艺术的本质,就是关于美的描述。山水画的美感和交响曲的美感,两者带来了同样的感受。

山、水、树构成的交响曲,黄鼎绘《重岩飞瀑》

黄鼎是清代画家,属于正统派。他的山水画像交响曲也说明了他创作中一个缺点,那就是表现手法程式化,每一笔都有前辈的影子。看一眼,就能感受到他想表现的思想。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