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成都地铁工地出现明朝太监墓,墓志讲述“男男合葬”的五百年往事

2014年3月,成都地铁7号线金象寺附近工地上,一块原汁原味的彩色墓砖出土。随着考古发掘的深入,一片气派瑰丽的明代古墓群展现在人们面前。

经过考古前期探明,这里有13座古墓,排成东西两排,都用大型条石垒砌而成。墓葬形制大体一致,但也有些许区别。

有的拥有前中后三室,有的只有前后两墓室,有单人墓,也有双人合葬墓。

成都地铁工地出现明朝太监墓,墓志讲述“男男合葬”的五百年往事

其中的几座豪华墓葬装饰复杂,墓室内封门石上红白相间的龙图腾,四周刻着祥云,八字墙的两边,还有彩绘的人物图案,飘逸的红色衣袖、蓝色发带动感十足。

根据以往考古经验判断,这里应该是一处明代太监墓葬群。

明洪武十一年,太祖朱元璋将其第十一子朱椿封为蜀王,洪武二十三年朱椿来到成都就藩。

跟随他而来的,还有一批身份特殊却起着重要作用的人,他们就是宦官太监!

成都地铁工地出现明朝太监墓,墓志讲述“男男合葬”的五百年往事

在五百多年前的成都,宦官们曾经拥有令人羡慕的权势和财富。他们不但能够左右藩王的意愿,也在整个四川的政治经济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发掘刚开始,大家就发现这里的墓葬被盗掘破坏得十分严重。盗墓分子十分猖獗,使用了砂轮机、膨胀螺丝等现代工具,打开封门盗掘墓葬。

成都地铁工地出现明朝太监墓,墓志讲述“男男合葬”的五百年往事

虽然经过盗掘,在墓葬中还是有文物出土。第12和13号墓出土了数量不少的明代瓷俑。

成都地铁工地出现明朝太监墓,墓志讲述“男男合葬”的五百年往事

有趣的是,这两座墓是双室合葬墓。两个宦官为什么要合葬在一起呢?

他们之间有着怎样的故事?

幸运的是,墓室中出土了保存完好的墓志铭。从文字中我们可以解读到他们二人的生平:

成都地铁工地出现明朝太监墓,墓志讲述“男男合葬”的五百年往事

成化十四年,8岁的魏玉离开贫瘠的家进入蜀王府,跟着典膳司马公与奉承司阮公。为了不忘两位的养育之恩,他被赐姓“双”。

从此,世上再没有魏玉,只有王府中的一个小太监“双玉”。

和“双玉”童年入府,也被两公养育的还有一个6岁的孩子

叫作

“阮英”。就这样两人从小就成了无话不谈的伙伴。二人死后双室合葬在了一起。

成年之后,双玉从蜀惠王的贴身侍从做起,由于聪明伶俐备受恩宠,一步步走进了王府的

权力中心

成都地铁工地出现明朝太监墓,墓志讲述“男男合葬”的五百年往事

在墓志铭中还写到,明嘉靖十年,双玉太监督导修整了成都龙爪堰的功绩,他的地位步步高升已经成为了“典膳”,其职位类似于今天的副厅级干部。

很快,到了清理发掘最后一座8号墓。由于自身坍塌严重,此墓被“大揭顶”式的从上方揭开。清理到前室的供桌附近时,从淤泥中发现了一对青铜灯台、两对瓷罐。

整个墓葬出土文物最为精美的是一对鎏金银爵。他们装饰有蝙蝠和仙鹿的纹饰,琢工精美造型别致。此外,还有许多明代青花瓷碗、瓷罐。

成都地铁工地出现明朝太监墓,墓志讲述“男男合葬”的五百年往事

这是此处最后一座墓葬,打开后室的墓门,即可见到埋藏在这里的最后一个秘密。狭小的墓室中,潮湿的环境让棺木已经腐朽变质,墓主也只剩下残缺的尸骨。

清理工作十分艰难,狭小的墓室只能容纳一个人进入蹲着清理混杂着尸骨和随葬品的淤泥。放置在墓室最里端的“买地券”上有几行文字,写着“明故蓝池石公卒于嘉靖三十一年五月初”。

这是一位

“石玥”的明朝人。

8号墓主腰间系了精美的玉带,身上挂了琥珀串珠。经过实验室修复后,展现出了它们原来的面目。

成都地铁工地出现明朝太监墓,墓志讲述“男男合葬”的五百年往事

由于地铁施工时间紧迫, 经过文物专家论证,成都市政府同意对这一明墓群实施异地搬迁保护。

易地搬迁

地点在明蜀王陵附近。

让这些墓主人重新回到蜀王身边,也许是他们最好的归宿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