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李青帝:书法节气作品集(上)

作者:睇人
李青帝:书法节气作品集(上)

李晓卿,笔名:李青帝,山东青岛人,旅居保定,爱好书法,痴迷文字,热爱生活,喜欢用心看世界,用文字记录美好。

书法节气作品集(上)

文/李青帝

前言

吾师历时一年,用书法演绎了二十四节气,书体有甲骨文、金文、隶书、行草…… 书体风格各异,有的雄浑古朴、有的秀逸清雅、有的劲健硬朗,也有的简洁潇洒…… 书法虽不尽善尽美,但不描摹、不做作,间接表达了吾师的追求和热爱。吾师,一个纯粹的书者,只因热爱,我常常感动,什么是持之以恒,什么是专注,他给出了最好的答案,身教大于言教,我因此不敢懈怠;为了学以致用,每至春节,他都带领团队义务下乡,为山村写春联,往往一写就是一个月,滴水成冰的日子,无论多累多忙多艰苦,从不推脱,我想热爱也意味着责任和担当吧。我在此把他的二十四节气集结成文,希望能让更多人看到,亦能与书法爱好者共同切磋,如有一、二,吾当幸之。

李青帝:书法节气作品集(上)

白露: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出自唐代诗人杜牧《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

墨和着露演绎着气到珠的神韵,淋漓尽致!他们知道只有抱在一起才能显出应有的高贵和儒雅。

李青帝:书法节气作品集(上)

秋分:凫雁终高去,熊罴觉自肥。

出自唐 · 杜甫《晚晴》。

“返照斜初彻,浮云薄未归。江虹明远饮,峡雨落馀飞。凫雁终高去,熊罴觉自肥。秋分客尚在,竹露夕微微。”

这个时节,天高云淡,露冷风清,高高的天空之上,南归的大雁渐渐远去,野熊们感觉自己的身体愈发笨重起来。

李青帝:书法节气作品集(上)

秋分:平分秋色

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秋天里,种麦收粮。所谓种什么因收什么果,我们也就在这因果里渡着自己的春秋冬夏。

李青帝:书法节气作品集(上)

寒露: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出处:唐 白居易《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多么美好呀,圆圆的露珠就像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新月弯弯仿佛就是一张小巧精致的弓。诗人是感性的,普普通通的一夜可以这么美妙绝伦,在这个节气里你是不是也感受到了呢。

李青帝:书法节气作品集(上)

霜降:霜降。霜降。那是丹枫江上。

出自清 黄琬璚《如梦令》。

“晓向高楼凝望。远树枝枝红酿。

睡起眼朦胧,道是芙蓉初放。

霜降。霜降。那是丹枫江上。”

霜降时正是赏枫时节,你可听到了女词人那一声惊叫。

李青帝:书法节气作品集(上)

立冬: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

出自元代仇远《立冬即事》。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

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

立冬就是冬天的开始,此时万物收藏,动物冬眠。

李青帝:书法节气作品集(上)

小雪:莫怪虹无影,如今小雪时

出自唐代元稹咏廿四气诗 《小雪十月中》。

“莫怪虹无影,如今小雪时。

阴阳依上下,寒暑喜分离。

满月光天汉,长风响树枝。

横琴对渌醑,犹自敛愁眉。”

一堆作品里,人们驻足欣赏,都赞小雪形象、生动,小雪便以为自己真的成了那朵洁白的雪花,飘飘然起来,也学雪花飘飘洒洒,正陶醉间,“嘀嗒”一声一滴墨汁落在地板上,摔得粉碎,地面黑了一片,人们厌恶地跺跺脚,唉!

李青帝:书法节气作品集(上)

大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出自唐代白居易 《问刘十九》。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古人在不经意间把日子过成了诗,试想屋外寒风凛冽,屋内红炉对酌,这是何其温暖何其风雅,你是不是也来一杯?生活诸多风雪,何妨先温一杯浊酒呢。

李青帝:书法节气作品集(上)

冬至: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出自唐代杜甫的《小至》。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浮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表示寒冷的冬天来临,民间由此开始“数九”,这一天白昼最短,夜晚最长。虽然进入三九天,但“冬至子时阳已至,道随阳长物将萌”。

李青帝:书法节气作品集(上)

小寒:小寒鱼塘冰封严,大雪纷飞不稀罕

这是一句民间谚语,此时天气变得异常寒冷,“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大概就是这个时候。

李青帝:书法节气作品集(上)

大寒:小寒大寒,无风自寒

这是一句民间谚语,一年中最寒冷的节气,也是二十四节气最后一个,过了大寒就立春,而春节恰恰就在立春前后,所以有“大寒迎年”的说法,这时候虽然寒冷,却是忙碌喜庆的,人们开始准备年货,腌肉做豆腐,迎接新春。真是“一岁枯荣一岁寒,且待新春花开暖”,是充满希望的日子。

李青帝:书法节气作品集(上)

立春:东风带雨逐西风,大地阳和暖气生

出自左河水《立春》。

“东风带雨逐西风,大地阳和暖气生。

万物苏萌山水醒,农家岁首又谋耕。”

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立春标志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过去,开始进入风和日暖、万物生长的春季。在自然界,立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万物开始有复苏的迹象。

李青帝:书法节气作品集(上)

雨水: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语出唐代诗人杜甫《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这是一首描绘春夜喜雨,表现喜悦心情的名作。“潜”“细”写造化发生之机,细密的春雨意境沁人心脾。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我们总说来日方长!其实来日未必方长,且行且珍惜,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注:此文成于2022年2月6日,大部分是冬奥会倒计时节气交替时出现的古诗词,因为喜欢,所以集结,就像这书法。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