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当我拖延时我在想些什么?心理学:4种类型的拖延者,你是哪一种

明天一定开始跑步!

看完这集就开始工作!

当我拖延时我在想些什么?心理学:4种类型的拖延者,你是哪一种

拖延,在很多人的生活里扮演着一个奇妙的角色。

虽然很多人嘴巴上说很讨厌“拖延症”,但不可否认的是,拖延这件事,的确给我们带来了一些短暂的愉悦感。

这也是拖延症之所以这么常见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因为把事情拖一拖,的确还挺让人“感觉良好”的。

遗憾的是这种感觉通常不会持续太久,当下的问题很快就会把我们拉回到现实中来,由于时间的损耗,紧迫性的变强会让人的焦虑感直线飙升。

拖延,是很常见,可是要改变拖延,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还是那句老话,每一种改变,都是从了解自己开始的。

你知道在拖延行为背后,潜意识里的那些相关的想法吗?

以下4种类型的拖延者,你属于哪一种?

权力型拖延者

症状:个性自我,是现代很多人的一种内心追求。所谓个性,其实就是一种权力感——只有我能够支配自己的人生,别人没有权利对我指指点点。对于权力型拖延者来说,拖延事实上就是他们找回自我权利的方式。

当我拖延时我在想些什么?心理学:4种类型的拖延者,你是哪一种

权力型的拖延者通常生活在一个严厉的家庭环境里。父母常常会对TA提出一些苛刻的要求,甚至会表现出一些极端的控制欲。他们会不断的去催促子女做一些他们不愿意做的事情,而对于子女来说,即使有些事情是正确的,依然会采用拖延的战术来找回自己的控制感——你叫我去做,我偏不做,我的人生依然是掌握在自己手上的。

产生拖延行为的原因:对于权力型拖延者来说,拖延是他们找回自己的一种方式。因为外界给予他们的成就压力太大,即使他们知道,那的确是一条通往成功人生的正确道理,可是过大的压力只会让他们想要逃离。拖延能够让他们获得一种释放感与解脱感,用来对抗这些外来的压迫。

改变策略:离开高压的环境,找回自己的掌控感。在自我成长这件事情上,很多人会认为,一切都需要从自己的内在性格上寻找原因。事实上,外界对于一个人的行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除了改变自己,我们也需要选择一个适合自己成长的环境。如果原生家庭让你感受到过大的压迫感,那么与父母保持适当的社交距离,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对自己的能力进行客观的评估,如果处于一个远超过自己挑战区的工作环境,那么也可以考虑换一份工作。我们是需要离开舒适圈没错,在挑战区里挑战自己。但如果你认为自己长期处在恐慌区里,那么换个环境,或许才是正确的选择。

完美主义拖延者

症状:很多人在做事情前,大脑都会进行一定的规划。完美主义型的拖延者,往往会在事情开始前,就给自己绘制了一张美好的图景。可是当着手启动时,却会被一些细节破坏了自己脑海里完美的想象,最后选择了用拖延来回避这些“污点”。

当我拖延时我在想些什么?心理学:4种类型的拖延者,你是哪一种

产生拖延的原因:完美主义,被认知学派心理学家伯恩斯归类为生活中常见的十种认知偏差之一。完美主义之所以会盛行,是因为固定型心态在暗中作祟。用固定型心态去思考的人,会将自己等同于自己的表现,就是说如果自己做的不够完美,就认为自己是一个糟糕的人。不愿意去见到自己的不完美,因此就用拖延来欺骗自己。

改变策略:对于完美主义的拖延者来说,培养成长型心态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成长型心态是用一种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自己。把不完美当成自己经验的一部分,把自我成长当成是一种打怪攒经验的过程。与固定型心态以结果为核心不同,成长型心态是以体验为关注的重点的。如何将固定型心态切换成成长型心态,重点就在于把对结果的绝对关注一部分释放到对于过程的关注。关注过程,能够有效的降低焦虑的水平,寻找这件事情的乐趣,不管是团队协作还是技能学习,都能够抵抗完美主义带来的拖延。

回避成功的拖延者

症状: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人生活的核心,就在于获得一种优越感。随着文明的演化,从社会竞争的逃离出来,回避竞争的避世心理,也成为了一些人内心优越感的一种来源。

当我拖延时我在想些什么?心理学:4种类型的拖延者,你是哪一种

产生拖延的原因:对于这类型的人来说,回避,是他们远离“战争”的一种方式。回避成功的拖延者往往内心是一个捍卫“和平”的斗士。让自己抽身,不参与到别人的争夺之中,将这些社会资源让给别人,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自我感觉良好的来源。

改变策略:对于一些具有足够生活资源的人来说,回避成功的确不是一件什么大不了的事。可能TA家里的确有矿,不争不抢也可以过上自己的小日子。可是对于很多人来说,自己明明没有那么多的资源,可是还是总是用一种不争不抢的心态来要求自己,结果到最后发现自己处于一个生活艰难的窘境之中。对于这类型的拖延者来说,客观的评价自己的处境是很重要的。即使不愿意去加入到社会竞争之中,也要给自己树立一个个人的成长目标。成长不一定是需要与他人竞争获得的,阿德勒的优越感也是一种个人化的定义,追求卓越是每个人的内心需求。

害怕被拒绝的拖延者

症状:拖延症还常见于人际关系之中。被动性择偶就是这种类型拖延者常见的一种表现。除非对方主动,否则自己绝对不会主动示好。在遇到一些工作或其他人际关系问题时,面对需要去向别人求助或提要求时,也会陷入到一种焦虑感之中。

当我拖延时我在想些什么?心理学:4种类型的拖延者,你是哪一种

产生拖延的原因:害怕被拒绝,是人的一种本能反应。因为每个人的生存,都是建立在被别人接纳的基础之上的。每个人小时候都是一个需要依赖父母喂养的孩子,如果受到父母的忽视与拒绝,那么生存很有可能就会面临到问题。在原生家庭中,获得了足够的关注与照料的孩子,往往能够在人际关系中形成足够的安全感。相反,则更可能会对人际关系产生恐惧与回避的心理。

改变策略:对于回避社交的拖延者来说,自我接纳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将自我价值的判定过多的依赖在他人身上,才会过度的去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虽然我们总在谈怎么改变自己,但伴随在“改变”这个行为里,往往是一些深深的自我厌恶与焦虑感。别急着想要改变自己,把注意力从别人身上回到自己身上,关注自己、了解自己、认识与接纳自己,这就是最好的改变。

每个人的生活里,都会面临到许许多多的问题。

拖延,是我们获取即时愉悦感的一种方式。

我们的身体总是偏爱一些能够立即获得快乐的事情,忽视那些具有长远价值的事物。

快乐很重要,自我实现也很重要。

一个人之所以会拖延,最深层的原因,往往也是缺乏自我接纳造成的。

认识自己,是一件充满价值的事。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宇宙,去探索它,你会发现,自己要远比自己想像的宽广得多。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