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我的故乡在农村,但我很幸运,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人称书香门第,所以作为女孩子的处境还算好一些,但整个社会重男轻女的观

作者:进取百香果Hy

我的故乡在农村,但我很幸运,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人称书香门第,所以作为女孩子的处境还算好一些,但整个社会重男轻女的观念根深蒂固,无形的势力强大,女孩子的生存空间非常狭窄,这是很自然的。童年时代的我,亲眼看到周围妇女的悲惨命运,常常感到迷惑不解。

葛家是一个很大的家族,各支住满前后两三个村庄。先辈曾出过翰林,曾祖父葛国良号文翰,有“贤良方正”的头衔。祖父葛寅东号敬堂,是最后一代秀才,属牛,生日是5月29日,活到现在应是135岁了。葛家祖祖辈辈都以教书为生。曾祖父一辈堂兄弟八人中,我的曾祖父有两个儿子,我的祖父一儿一女。二爷爷虽有五个儿子,但三叔早逝,留下幼子一个;四叔早逝,留下女儿一个;五叔一个女儿;六叔没有孩子;小叔三岁就夭折了,所以二爷爷只有一个孙子。曾祖父的堂兄弟,只有七曾祖有个儿子,其他曾祖父都过早地去世,留下寡妻孤独地面对人生。七曾祖父的那个儿子,儿媳也就是我的五奶奶。因此,五奶奶有了儿子就成为几位曾祖母盼望和争夺的过继人。五奶奶的重男轻女思想达到残酷无情的地步,简直让我胆战心惊。

一、不幸的婴儿

五奶奶生了个女孩儿,奶奶让我给五奶奶送去红糖和芝麻。我进了五奶奶的屋子,她的小姑子正抱起婴儿,准备让五奶奶给孩子喂奶。谁知五奶奶接过婴儿来,猛地往炕头儿上一扔,就像狠狠地甩出一块木头,婴儿发出一声惨叫,尖锐而又凄厉,就像一只被踩死的小猫发出的哀鸣。我一惊,手中拿的红糖和芝麻撒落在地上。姑奶奶忙爬上炕抱起婴儿来,只见那可怜的小东西嘴唇一张一合挣扎着喘气,好大工夫才有一声微弱的啼哭,姑奶奶好言好语地劝说她的嫂子。

“给孩子吃口奶吧!好歹也是条小生命儿。”

五奶奶凶狠地说:“小丫头儿片子,要她有什么用?长大了也是个累赘,还不如让她早死了。”

亲生母亲,为什么这样心狠呢?

我望着那无辜的婴儿,五官端正,很可爱的小脸儿。姑奶奶用嘴喂她水,渐渐地她睁开了眼睛,很漂亮。刚刚来到人世的她,还不知道自己的命运,亲生母亲不要她活下来,可怜的小姑娘,她还不懂得难过和悲伤,疼痛和饥饿却折磨着她,连哭的力气都没有。她会饿死吗?

我转身离开这可怕的地方,连撒在地上的红糖和芝麻也没捡拾起来,一口气跑回家扑在奶奶怀里,哇的一声大哭起来。

奶奶一边为我擦拭眼泪,一边问:“怎么了?谁欺侮你了?”

我呜咽着说:“五奶奶那么狠心,饿死女儿。”

奶奶长叹一声,自言自语地说:“也难为她了,几个婶婆都等着跟她要儿子呢!”

我愤愤地说:“那小女孩刚出生,大家就欺侮她,亲妈妈都不抱她,还狠狠地把她摔在炕上,多可怜啊!”

奶奶抚摸着我的头,无奈地说:“女人一辈子的路,好比走山涧里的独木桥,难上难啊!千万人里,有几个不遭罪的?就说咱们家族里,老少几辈儿,你数数看。”可不是嘛,曾祖母一辈,婶婶一辈,好几个寡妇,长年躲在屋里不出家门,除了做针线活,就是纺线、织布,逢年过节,她们也不敢在人前露面,祭祖扫墓也不能参与,四季都穿一身黑衣裤,直到黑发变成了白发都是如此。她们还算幸运者,不挨打受骂,饿不着冻不着。穷人家的女人就更惨了,吃不饱穿不暖,干苦活儿,卖力气,还要照养孩子,直到死也没有一天松心的日子。

我在长篇小说《蓝翅鸟》里曾写过这段经历和感受:

奶奶领着孙女走进大门……堂屋陈旧幽暗,笨重的八仙桌旁边坐着一位干瘦的小老头儿,捧着水烟袋吸烟,两旁的椅子上坐着六位老太婆,都是奶奶的寡妇婶婆,像是木雕泥塑的人。

奶奶问了叔公公好,跪下身去磕了头,双手捧上做好的新衣服,替丈夫尽一份孝心。

叔曾祖父叹了口气,声音凄凉地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没有过继孙子,我死后怎么去见老祖宗?”

叔曾祖母们都低垂下头,仿佛犯了什么不可饶恕的错误,一副愧疚畏惧的神情。

叔曾祖父厉声说:“我没儿子,没孙子,难道连个过继的重孙都不给我,就让我窝着心进棺材?”

奶奶轻声说:“叔公公多保重,你老人家的心愿,侄媳妇一直记在心里。”

叔曾祖父摇摇晃晃地走进里屋去了。叔曾祖母们不约而同地走上前,各自从身上掏出几块钱来。奶奶怎么也不肯接那钱,恭敬而又坚决地说:“婶婆们守寡一辈子,攒几个钱不易,我万万不能要。只求婶婆们有那该做的针线活交给我,这样才心安。”

奶奶眼含泪水走出大门外,就像那风中抖动的枯树,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她望着小孙女儿,自艾自怨地说:“唉!你要是个男孩子多好!”

一代又一代的女人,有丈夫的千辛万苦地劳累着,孝敬老人,侍候丈夫,照养孩子,做吃做穿,从早忙到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耗尽了心血,只盼着儿孙长大,成家立业,一生就算圆满。那没有丈夫的女人,就苦苦地熬着,熬到满头白发,只求能过继个后人,将来不会荒坟一座无人祭扫。

人活着为了什么?

谁也讲不清楚。

可我从小就知道,女孩子是受苦受气的角色。

继续阅读